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故事
散文《“金滩村”与人之“命运”》

散文《“金滩村”与人之“命运”》

作者: 张震文学 | 来源:发表于2021-08-05 09:51 被阅读0次

            散文  《“金滩村”与人之“命运”》

          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金滩村”成了热门景点。它距银川西南方向约40分钟车程。离“西夏王陵遗址”景区不远。“金滩村”位于茫茫戈壁滩上,是特意为《山海情》耗时两个月而建成。但我进村一路之上看见有些院落似住着人家,有些许生活气息。使得“金滩村”不仅仅是一个曾经的电视剧拍摄地,更是一个“活着的”旅游景点——这不同于另一处的镇北堡影视基地。村中民居建筑格局大体相当:一层平顶砖土房屋。家家院落。门窗不施油彩,凸显花布门帘色彩更艳。有的院中堆着农具或生活用品,偶有小动物奔走其间。

          参观了“赵鸿农民文化大院”。其主人曾出演《山海情》中一群众角色。院内有一处像小剧场的演出场所:横竖几张方桌,配着条凳。前方是舞台和布景。胖胖的小讲解员说,这是平日里表演秦腔的地方。周边村民定期来此欢聚一堂。这里人们爱好秦腔。我有点疑惑,问她秦腔不是陕北特色嘛。宁夏人应该唱“花儿”呀。一旁陪着参观的老汉解释,“花儿”比较雅,会的人不多。没有流行开来。还是通俗的秦腔受村民的喜爱。

          演出场所两边分列着一溜玻璃大柜。柜里陈列着农民们以前的生活和生产用具。这些集自民间,曾经在《山海情》中作为道具使用。电视剧拍完后,就统一纳入“赵鸿农民文化大院”内。原先陈列在外。但有些被游客们把玩坏了。主人为了留住念想,保留下当地的农民文化,便收入玻璃柜中。使得参观者只可远观不得亵玩了。也许从我们这些来自城市的游客来看,这些东西最普通不过了。甚至是简陋和粗鄙的。但是,我们能理解主人敝帚自珍的努力。他保留下的不仅仅是曾经的用具,而是珍藏了一段对以往艰苦生活的回忆——毕竟在拓荒年代中,许多东西都得来不易;还意味着对现在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

          小讲解员说她自己是宁夏“西海固”来的第二代移民。他父亲和乡亲们从“西海固”家乡“吊庄”初来此地的时候,正如《山海情》中表现的情节。在茫茫戈壁中,大家白手起家。刮风、缺水、干旱、土地贫瘠这些他们都能忍受,毕竟家乡“西海固”也是如此。但是,房子要重建、土地要重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房子建成前,人们都住在“地窝子”里。小讲解员带我们去参观。所谓“地窝子”就是平地向下挖一个坑。再压个顶,与周边土地平齐。进出走斜步道。越看越像古代的坟墓;每家分到的土地得从新打理。刨除地中的石块,筛下稍细的土,使得土地保水,才能种活庄稼。地里出产也多以土豆等耐旱作物为主。所以移民们食物单一。每日两三餐土豆。大家苦中作乐,编了顺口溜戏称:“早晨煮洋芋、中午马铃薯、晚上烤土豆”。虽然移民们抛下了祖祖辈辈在“西海固”的生活和营生。但是为了家族后代的发展,决然地来到靠近银川的永宁县。这不仅是眼光,还需要一定勇气。小讲解员很庆幸父辈们当年走出移民第一步。她相信,随着国家对口扶助政策和村民们的努力,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小讲解员讲了许多自己及祖辈的故事。这是游客们喜欢听的。强于枯燥的导游词。我们感受到了千里之外人们不一样的生活和情感。我被“金滩村”村民们乐观精神和对未来充满愿景的情绪感染了。我们城市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已习以为常,却又时时抱有怨念。对比他们的生活,差距有多大,我们的精神境界差距就有多大!

          “金滩村”人生活在一个较好的时代中。这是普通人的幸运。可是个人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中,不是自己能选择的。这不禁让我想起多年前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背景,也发生在宁夏永宁县这片贫瘠、落后的苦寒之地。时间大约在五十多年前……

          66年“W革”开始后,全国在校的中学生们——无论初中还是高中生,听从政府“停课闹革命”的号召,纷纷建立“H卫兵”组织。走上街头“破四旧”,斗“坏人”。每个人都怀着青春的使命和高尚的信念。这是他们一生中最昂扬、最放纵的时候。不久之后,全国性的“大串联”运动再度风起云涌。前后持续一年多时间。为此,国内的交通、民生、经济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国家处于崩溃边缘。这些十几岁的中学生们精力旺盛,热情冲动。两个运动一发不可收。政府意识到了危险。为了改变一些大城市的混乱状况,政府决定将这些中学生们调离所在城市。所以,继之国家又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些原先被称为“H卫兵”的中学生们有了新名称——“知识青年”。因为,他们均是66、67、68年的在校中学生,后又称为“老三届”。无论“H卫兵”、“知识青年”、还是“老三届”,其实是同一批人。

          68年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本意让这些城市长大的中学生们到贫穷落后的内陆地区,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思想改造。当年宁夏银川郊区的永宁县,对口接收来自浙江杭州的下乡知青,达数百人之多。

          这些到永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中,有两位来自杭州不同学校的男女中学生。他们在远离家乡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相识。两颗青春和孤寂的心灵撞击到一起。不久他们便开始了一段充满美好回忆的恋爱。

          不料祸端乍起,打破了这对小恋人纯美的精神世界。

          虽说永宁离宁夏首府银川市不远。但从现在的自然环境来推测,当年永宁的环境必定更加恶劣。而来自江南鱼米之乡的中学生们如何能适应得了?泡着西湖水长大的孩子们,在这里,饮水都发生了困难。孩子们爱干净,每天还要洗漱。这在当地村民看来,简直是暴殄天物。水是村民们的命根子。平日里人畜饮用、农田灌溉都不够用。而这些南方娃居然用来洗头、洗脚。为此,杭州知青与当地村民积怨颇深。

          知青们适应不了眼下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他们现实的生存与来之前的宣传和想象间差如云泥。初到永宁,几百个知青被分配到各村各户农民家中。有的村民家中条件好些,几个知青睡一张炕;条件差些的,知青只能睡“地窝子”。住宿还不算大问题。毕竟都是年轻娃。白天劳累,晚上挨着床就能睡着。可是对食物和饮水的不习惯,让知青们颇生怨恨。虽然,知青们主观努力地改造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习惯。村民们也尽力地帮助这些娃娃们。可是现实的巨大差距,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弥合的。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双方都无能为力。一个全国性的运动,不能仅靠伟人的大手一挥而能成就。国内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运动开展的效果也不同。就像自然环境恶劣的永宁。本来地里就长不出什么来。农民们自己的口粮都成问题。却一下子来了几百张嘴,要一起吃掉这土地上有限的出产。况且,这些初来乍到的知青们不识务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不仅帮助不了当地农业生产,农民们还要花功夫帮助他们学习农业生产。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在农民眼中,这些娃娃们简直是来添乱的。也许农民们会向干部反映情况。可当时哪个干部胆敢对中央下达的命令提出反对意见?一旦被扣上“破坏上山下乡运动”这顶帽子,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导致了下情不能上达。干部们对现实困难或采取回避、或瞒而不报,或小修小补。所以,下面的问题越积越大。村民与知青之间矛盾越积越多,导致最终的激化。

          终于在永宁发生了一起足以载入共和国史册的“大械斗”事件。永宁农民与杭州知青是冲突的两方。风清水软的中学生如何是靠体力吃饭的农民的对手。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杭州知青的大溃散。

          前面提到的那两位正热恋中的中学生,也被卷入了这场纷争中。女孩子随着同班男生逃往银川市。到银川后,同学们都分散了。最终落得那个女孩子孤身一人流落银川街头。幸运的是,不久她就被一位在银川开公交车的当地男青年接济了。女孩子在公共汽车上卖票。她带着感激之情,在几年后嫁给了这位好心的公交司机。他们前后生了两个孩子,一个男娃,一个女娃。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

          再说那个男孩子。在械斗之前他因其它缘故逃离了永宁。当他听说械斗的消息后,冒着风险回到永宁恋人曾经插队落户的地方寻找。却已找不到她了。他想大家最终都是要回杭州的。他不知道杭州的准确方向。他只得一路往南。寻到铁道后,他就顺着铁轨向南方去。

          男孩子第一次逃出永宁时,在村民家的所有个人物品都没带出来。他身上只剩极少的钱。但是那个年代,光有钱是不够的。没有粮票,还是买不到食品。他从垃圾堆里寻找食物,或向人乞讨,过着流浪的生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回到家乡杭州。

          男孩子在回家半路上遇见一位同样流浪汉行装的人。那人告诉男孩子不能回杭州。因为,当初插队去宁夏的时候,他的户口就已经被从杭州迁到了插队落户的地方了。男孩子在杭州已没有了户口。没有户口意味着没有了粮油关系。国家配给居民的一切东西,男孩子在杭州都得不到。即使回到家乡杭州,该如何生存下去?再说,永宁县发生那么大的事。肯定通知了杭州方面。知青就是逃犯。一回家,警察就找上门来抓人了。还得将男孩子送回永宁。非但继续改造,还要严加管理。日子比之前更加艰难。

          流浪汉劝男孩子,不如跟他一起去东北黑龙江。因为,他听说在大兴安岭深处有一群同样命运的人在那里生活。他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的人。那里的生活相对有保障。毕竟山里多少出产些能吃的、能用的。

          在流浪汉的引导下,男孩子随着他一路去了大兴安岭。男孩子确实在那里遇见了一群当年被社会淘汰的人们,有的是“反G命”、有的是“地主”、有的是“特务”等等。那里许多人每天除了做些生存的必要工作,就是利用空余时间写申诉信。男孩子在那里生活了几年。虽然活了下来。但是艰苦生活和坎坷经历,使他的神经出了问题。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同正常人无两样;糊涂时思维混乱、胡言乱语。他将铝锅倒扣在头上,说这样,别人就测不到他的脑电波了,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七十年代末,政府拨乱反正。大兴安岭深处的这群人先后得到了这个喜讯。大家纷纷走出大山返乡。男孩子也返回杭州。可是到了杭州的家之后。他发现父母均已离世。家中唯一亲人——他的大哥已经结婚生子。大哥以为这位失散多年、音讯全无的弟弟已经死在异乡。所以,把弟弟之前所有的私人物品都处理掉了。当男孩子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他大哥的惊恐更胜于他。男孩子勉强在大哥家住下。他除了不断跑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和打零工谋生之外,便是打听知青女友的下落。

          进入八十年代,信息、交通等各方面都慢慢便捷了。男孩子在从宁夏回来的知青口中打听到了女友的下落。获悉她嫁给了公交司机,在银川成了家,有了孩子。男孩子固执地要去银川找她。大家察觉到他精神出了问题,试图阻止他,劝他放弃。可最终只得随便他去了。

          男孩子又孤身一人来到宁夏。他在银川终于找到了那女孩。那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而且这两个孩子都已是懂事的年纪了。当初的恋人重又相见,互诉衷肠。两人讲了分散后各自的经历。女孩子听了男孩子的讲述后泪流满面,感慨不已。当晚两人同了房。女孩子才知道男孩子虽然已经三十多岁,却仍旧是个处男。几天的交往,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

          在强烈的冲动之下,女孩子向丈夫提出了离婚。淳朴的西北汉子实在想不通,自己做错了什么,妻子这么决然地提出离婚?即便丈夫使用暴力,或者下跪哀求。终没能挽留住妻子。女孩子倔强地离了婚。男娃留给了丈夫,她带着女娃随着情人回了杭州。

          事情到此,有情人终成眷属。传统的爱情故事也就完美结局了。可是,现实的造物主就是要百般地作弄人。

          这对情人回到杭州后,马上就结了婚。他们带着女儿搬出大哥家,另屋居住。可是新婚燕尔的热乎劲儿没持续多久。男孩子精神疾病复发。他时不时地打骂妻子。说她是特务、是坏蛋。自己的悲惨生活都是由妻子一手造成的。他常常闹,搞得家里一团糟,四邻抱怨。他的妻子和女儿生活在惊恐和压抑之中。

          再说女孩子回到杭州后,生活也不比银川如意。所谓“知识青年”其实没有多少知识,连中学都没读完。她在银川,一直在公交车上售票。在杭州只能找到类似的售票工作。可是每每地,丈夫到她的单位里闹事。说某某男同事与自己妻子有私情。闹得女孩子无法在一家单位长久地工作下去,只能频繁地换工作,甚至失业。这对他们原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两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女孩子再次带着女儿离婚,搬走另过。

        多年前他们两人相继离世。男孩子变成孤老头,在病痛和寂寞中死去。临死之前,他带着深深的自责和对妻子的愧疚;女孩子也终于成为老太太。但还好,她离世之前,有女儿在身边陪伴。她的女儿,却因为母亲的两次离婚,给她带来了终生的,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

          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里,没有一个坏人。他们都是善良的好人。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不幸。如果这个故事能够写成小说,将是一部传世佳作。如同莫言的《生死疲劳》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它们表达了同一主题:悲剧中生活着一群善良的人。这些人没错,也不是“善良”的错。是他们身处的时代错了。

          现在的我们与“金滩村”的村民一样,有幸生活在一个较好的时代中。我们希望这个“新时代”能长久健康地延续下去。让人间悲剧不再发生。让善良的人们都活在喜剧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金滩村”与人之“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cm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