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读《南渡北归》

作者: 辛苦快乐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20:59 被阅读7次

国家危亡之际,人们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大师们也是一样,他们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怀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在危难中恪守铮铮骨气,书写着自己和国家的传奇。

从北京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

我记住了一个细节,曾昭抡,“湘黔滇旅行团”的一名带队教师,当时是北大的化学系主任。这个教授的不一般之处,还在于他是曾国藩的后辈,在从长沙到昆明徒步跋涉的68天中,人们看到每天休息的时间,他都就近在路边或什么地方坐下来写日记,天天如此,从无间断。

西南联大在昆明成立了,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人被国民政府任命为联大常委,共同主持校务工作。

西南联大制定了“刚毅坚卓”的校训,由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填写了满江红词牌的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作者说,这是一曲20世纪中国大学校歌的绝唱,它凝聚了中国文人学者、莘莘学子在民族危难时刻最悲壮的呼喊,浓缩了联大师生在国危家难之际所具有的高尚情感和坚强意志。

真是这样的,就在校园里的茅屋教室和茅屋宿舍中,一代大师倾心奉献,培养出了无数人杰。

作为三常委之一蒋梦麟,还把自己的儿子由内地辗转来到联大,同样住进茅屋宿舍,成为联大的一个美谈。

梅贻琦的话给我印象很深,他说:“如果有条件住大楼自然要住,不必放弃大楼去住破房;如果没有条件那就该适应环境,因为大学并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校。”

大轰炸也追到了昆明,给人们带来灾难和恐惧,在1938年9月28日的首次轰炸中,日本飞机投下28枚炸弹,当场炸死190人,重伤173人,轻伤60余人。

大师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追求着高尚和希望。

相关文章

  • 接着读《南渡北归》

    国家危亡之际,人们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大师们也是一样,他们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怀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在危难中...

  • 南渡北归·南渡 +南渡北归·北归 +南渡北归·离别

    南渡北归·南渡 +南渡北归·北归 +南渡北归·离别.azw3: 内容简介······ 《南渡北归•南渡(套装全2册...

  • 南渡北归·南渡 +南渡北归·北归 +南渡北归·离别(诺贝尔奖获得

    作品名称:南渡北归·南渡 +南渡北归·北归 +南渡北归·离别 类别:历史 文件大小:1.3 MB 语言:中文 作者...

  • 读《南渡北归》小感

    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三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我读的时候的心境分别是“悲愤”、“激昂”、“苦楚”。...

  • 山月4 我们的命运,被出身成份捆绑

    山月4 我们的命运,被出身成份捆绑,扯都扯不脱。 我读岳南《南渡北归》系列,共分为《南渡》、《北归》、《伤别离》三...

  •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书评)

    ---读《南渡北归》之北归 基本上利用陪着果儿学棋的空闲时间,囫囵...

  • 读《南渡北归》

    这是有网友推荐的一本书,存了很长时间终于翻开读了。一开始描述了七七事变前后北平的动荡,二十九军部分官兵奋起...

  • 读《南渡北归》

    《南渡北归》再现了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 自1937年天津卢沟桥事变,随之北平天津沦陷,北京大学、清...

  • 读《南渡北归》

    一个暑假悄然而逝,天天围着孩子转,除此外最大的收获是读完了岳南写的《南渡北归》这套书。《南渡北归》这部1...

  • 读《南渡北归》

    自从去年下半年,心境大变,有一种自己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甚至于至亲的父母关系,也遭到了调整。我隐隐觉得有一股暗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着读《南渡北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ld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