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不乏有领导者的存在,但卓越的领导者却是千万人中的少数。一位卓越的领导者就像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引导者,可以以他们自身的经历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领导者的概念和分类
领导者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同社会不同的政治体制和不同的科学领域对领导者有不同的理解。从领导学的角度出发对领导者有这样的定义:“所谓领导者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指挥与引导追随者,行使相应权力,履行相应职责的人。”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德·杜拉克指出,领导者唯一定义是其后面有追随者。
在《开讲啦》中的开讲者王拥军医生把医生分为四类。最低级的医生叫不合格的医生,或者叫培训中的医生,就像当年他大学毕业,病历被主任扔出去一样,那肯定是不合格,因为你没有学会,那这部分医生不能保障患者的健康。比他再高一段的是合格医生,他能按指南,按主任讲的,按教科书讲的去看病,他会循规蹈矩。那比他再高级的医生,我们称之为优秀的医生,他能够把自己的经验,把自己的一些体会,把不同的病人能区分开,也就是能个体化,他的病人的愈合比别人好。在他看来,还有更高层次的医生,叫卓越的医生,就是他除了能够把别人问题解决好,他同时还能创造新的理论,新的治疗方式,新的学说,新的手段,进而让更多的病人获益。
管理学中有一个悖论:因为优秀,所以难以卓越,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电影《塞尔玛游行》仿佛让我们乘着时光的隧道回到了1965年黑人领袖组织游行的抗议声讨中,去观看黑人争取权益的艰辛。
“责任比命大”这是一位航天工作者叶培健的原则,责任成为他根深蒂固的思想。在我看来,责任就是我们给予自己的定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也应该这样。就像《人民的名义》中的陈岩石,是工人们心中的依靠,始终代表着人民的名义发声。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脑力和体力同样在社会中起着很大作用。
“己不正焉能正人”这句话份量很重,只有自身才是言行的践行者。
“家在农村种过地,老爹贩米帮过忙,出了私塾进学堂,辛亥革命扛过枪”这是青年时期毛泽东入学时填的个人经历,农兵学商全占了。经历丰富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宝藏。
追求卓越,从来不曾轻而易举。
何为卓越的领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