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台:韩信和刘邦

作者: 扬子居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15:00 被阅读9次

(一)

虽然只是在浮光掠影的走了一遭,但汉中凝重的历史依然扑面而来。

古汉台:韩信和刘邦

刘邦自汉中发迹而得天下,所以定国号为汉。汉朝四百余年的光辉历史早以灰飞湮灭了,可今天大家依然记着一个自己是“汉”人。那么到汉中,就象是寻根一样。

汉中街道两旁的古玩店比比皆是,因为不懂,所以不敢唐突。古汉台就在这样的街道旁。

时间早已经将昔日的宫廷模糊了。今天看到的汉台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更象是一家小规模的历史博物馆。有字画展、革命史迹陈列,甚至还有商店。想想,这曾经是刘邦的府邸,真实感慨万分啊!

不虚此行的是见到了我的偶像曹操的真迹——衮雪。据说曹操打败张鲁兄弟之后,曾在汉中停留五个多月。滞留期间,他在石门提下了这两个字,并在字后题款——魏王。“衮雪”的意思是褒河水浪激石,如白雪翻滚。可曹操将这两个字题于石头上时,又故意将“滚”写成“衮”,少写了三点水。因为褒河的水从“衮”字左边流过,不仅仅有三点。用曹操的话就是:“江中之水甚多,何必画蛇添足”。 ——一代枭雄的幽默可见一斑。

我不懂书法,但细细观摩魏王的字,依然感到了他的开朗。难怪有人将曹操的性格比成狮子,光看他的字也确实是个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人啊!

说来惭愧,被书法界奉为经典的“石门十三品”,我的确不懂,只有仰望的份。真是唐突佳人啊——惭愧!

古汉台:韩信和刘邦

(二)

说到汉中,就不得不提两个人,刘邦和韩信。

刘邦,是一个传奇英雄。出身贫民,却终于成为大汉天子。

韩信,也是一个传奇。也是出身贫民,用自己的一生史书留名。

人们总是同情弱者,所以在刘邦和韩信的故事里倾向于韩信的多一些。但纵观他二人的故事,我们似乎能悟出一些道理。

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让唯物主义者来说就是:正确的评价自己,客观的了解形式。

韩信无疑是军事天才,但为人处事这一点他做的不好。他在年轻时,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而刘邦,经考试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韩信的一生似乎都在等待一个机会。而刘邦则更显得随遇而安。是不是韩信的志向更大,而让他遭受了更多的挫折呢?我以为不是。刘邦在看到秦始皇时脱口而出:“大丈夫就该这样啊!”这是何等的志向啊!从这看来刘邦的志向不亚于韩信。那就只能追问他们的个性了,刘邦是个极有自知之明的人。刘邦在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时说:“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这点很难得。其实越是简单的道理人们往往越容易糊涂。试问我自己可不可以坦然承认我不如那位同事呢?答案未必。文人相轻,自古使然啊!不自知,便未免狂妄之态略显,处事便会处处被动。曾国藩在居高位时还时时提醒自己“主敬”更何况我辈呢。

韩信则不然,他自视甚高。据说: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行为十分傲慢。殊不知萧何能两代为相和他为人谨慎恭敬分不开啊!不自知而终究取祸,这也是韩信性格使然啊。这个军事上的天才,在知人上也远远赶不上刘邦。就从他先投项梁,再投项羽这点来看,远不如等在隆中的诸葛亮。

历史以如烟而去,留给我们的是闲谈而已。只是有的人只读半部汉书就可安天下,有的人满腹经纶却郁郁不得志,其中的道理值得深思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汉台:韩信和刘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rb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