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的区别

作者: 龙宇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07:30 被阅读0次

如今姓氏已经是一个词了,但是在我们读《史记》时,经常会发现先秦时期古人的“姓”和“氏”是分开的,而且各不相同,比如黄帝是“轩辕氏,姬姓”,炎帝是“列山氏,姜姓”,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姓和氏在先秦时期分别是母系族群的血缘标识,和同一母系族群中不同父系分支的血缘标识,二者是严格区分的。

“姓”源自于母系社会,是母系族群的血缘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母系血缘关系。比如姓“姜”、“姬”、“嬴”、“姒”、“妫”的人就各自属于不同的母系族群,源自于不同的老祖母。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些上古的“姓”都有“女”字旁,而且“姓”字本身就是“女”“生”,这些正说明了“姓”源自于母系社会,和女子有关。

“氏”的出现要晚于“姓”,用于区分不同的父系血缘关系,也可以认为是对同一母系族群不同分支的标识。

比如战国时期韩国的王族是韩氏,魏国的王族是赵氏,但他们都是姬姓,跟同是姬姓的周天子是有血缘关系的。楚国的王室是熊氏,同时楚国还有屈氏、景氏、昭氏三大望族,但熊屈景昭都姓芈,往上追溯个几十代,这些人也都属于同一母系族群。

“姓”代表了祖先血缘的传承,是不能轻易更改的,但是对“氏”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封地、官职、谥号和身份都可以成为“氏”。

比如辅佐秦孝公变法的商鞅,本是卫国人,叫卫鞅,后来被秦孝公封于商地,所以改名商鞅。

而上官,太史,以及现代很多的复姓则是源于官职。

源自谥号的相对较少,比较有名的是庄氏,来自楚庄王的谥号“庄”。

源自身份的氏是“公孙”。这是一个多来源的氏。一般来说只要你爹是公子,但你们这一脉又没资格继承爵位,那你就可以叫公孙某某。

严格区分“姓”和“氏”,强调血缘的传承和族群的归属,这主要和先秦时代的封建制有关。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大夫,必须严格遵循血缘关系,所以对“姓”和“氏”的区分也很清楚。

但是秦统一六国之后,废除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后来郡县制成了中国主体的区域行政划分制度,治理郡县的官员不再是天子的亲人家属,而是选派的“职业经理人”。所以,对血统的划分和归属也就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了,“姓”和“氏”的区分也就逐渐模糊了,演变至今也就变为一个词了。

相关文章

  • 姓与氏的区别

    如今姓氏已经是一个词了,但是在我们读《史记》时,经常会发现先秦时期古人的“姓”和“氏”是分开的,而且各不相同,比如...

  • 姓氏千千万,壁纸不嫌多,16款百家姓头像等你带走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也是文明的产物。古代的姓与氏是有区别的,姓起源于古代图腾,最初的作用的别婚姻;氏最早...

  • 国常之姓与氏的区别

    终于搞清楚姓与氏的关系了。 姓:区别血缘关系,同姓的不能成婚。 母系氏族里,孩子只知母亲,不知父亲,所以往往跟母姓...

  • 与人交流时,我们为什么回复免贵,后加姓氏呢?

    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

  • 秦始皇叫嬴政还是赵政?他的儿子为什么又叫扶苏和胡亥?

    先说姓和氏的关系。 姓的起源,来自母系社会,最初是母姓,目的区别不同母亲生的孩子,防止近亲繁殖。 氏的起源,是后来...

  • 姓与氏

    姓、氏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一回事。不过从源头来看,姓、氏的差别还是蛮大的。至少从有文字历史记载的周朝开始,就有了姓、...

  • 姒姓源渊

    ☞〖姒姓〗 姒(sì)姓,中国民族姓氏,上古八大姓之一。[1]姒姓,与姬姓、姜姓长期通婚,姒氏、有蟜氏、有崇氏(鲧...

  • 【文学常识】姓氏,名,字,号。

    姓氏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秦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从汉代起就统称为姓了。上古时,贵族有姓氏...

  • 古代姓与氏

    古代姓与氏 说:在大禹时代,牵头联合治水的是一个由四大部族组成的联盟,他们的首领分别是:居于领导核心的禹,以及契、...

  • 姓•名•字•氏•号:帝王的号——年号

    相关文章: 姓•名•字•氏•号:关于氏的猜想 姓•名•字•氏•号:姓和氏基本整明白了 姓•名•字•氏•号:帝王的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姓与氏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wb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