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方法论
标点窥文(3):标点符号的由来和普及

标点窥文(3):标点符号的由来和普及

作者: 啄木鸟的卓 | 来源:发表于2022-10-19 11:55 被阅读0次

整理/ 啄木鸟的卓

《标点符号用法》最新版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有学者指出会有一些表示句读的符号,暂且忽略不计),为什么没有呢?这跟人们的阅读速度有关。古时候读书,皓首穷经也就那几本,所以那时候的博学更多的是指深读。我小时候特别信服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在看来,百遍对于那时候的读书人来说,估计是最低消费。不像现在,极少有能读上两遍的书。

其实,不光中文在古代没有标点。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也都没有标点。标点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五六百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出现并成为最古老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成了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就想做大量印刷来摊薄成本,于是他们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

很显然,我们的标点符号是由西方传入的。但大家肯定遇到过“中文符号”和“英文符号”的问题,足见,我们现在通用的标点符号,并非全盘西化,而是在我国古代的“句读”“圈点”等标点和符号的基础上,再引进西方国家的一些标点符号,经过百余年的使用改造融合而成的。

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即学习外国的技术,以对付外国的侵略。要学习,先得了解。西洋标点便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国。

我国第一个介绍西方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的外交官张德彝。他在1868-1869年写出的《再述奇》(今名《欧美环游记》)记述了他在美、英、法三国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见闻。其中有一段对西洋标点符号的叙述,是我们见到的最早介绍西洋标点的文字。

在中国第一个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著书立说的人,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很了解中西文化的某些差异。1904年,他在所著的《英文汉话》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些新式标点符号,这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917年5月,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之文字改良观》,提出了在文章中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主张。《新青年》杂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喉舌”,自创刊之日起,一直坚持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1919年4月,北京大学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六教授,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大会议决通过。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这一议案。议案的颁布,标志着新式标点由个人提倡走向国家推行,走向法治,这极大地推动了标点的使用和普及。

经过几十年发展,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进一步规范了标点符号的使用。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和社会需求对原标准进行修订,2012年6月1日,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正式实施,代替了原来的标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标点窥文(3):标点符号的由来和普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ye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