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说测试工程师的沟通,沟通的环节方方面面,涉及聆听,涉及反馈,提问是中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提问,才能将隐性问题显性化,将显性问题清晰化。
提问是有技巧的,单纯凭直觉的问题是无法形成对事物的系统认知的。但是,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怎样才能让问题有力量呢?
问题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这两种问题的用处各有不同。
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问力》一书中提出开放式问题线方法,简单说起来就是七步提问法:
图1 开放式问题线第一步,将负面思维转化为正面思维。比如英语学不好,将问题从“为什么英语就是学不好”转变为“有没有可能将英语学好?”。此处将一个封闭式的批判性问题转变成了一个探索式的问题。
第二步,将封闭式问题转换为开放式问题,技巧就是加入“如何”、“怎么样”、“还有哪些”等。“如何才能将英语学好?”,这样的问题继续向探索的方向前进了一步。
第三步,用复数打开思路,比如说有哪些方法、哪些措施、哪些渠道等问题。“有哪些方法或措施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第四步,用可能性打开空间,添加“可能”、“可以”之类的词汇。“有哪些方法或措施,可能让我有效投入,提高英语水平?”
第五步,让提问的思维聚焦,加入“最好”、“最多”、“最强”等词汇。“哪个方法,可以让我更加有效地投入,提高英语水平?”
第六步,在聚焦中加入动态的力量,加入动态词,比如“开始行动、持续改进、立刻开始、不断创造”等。这时,问题转换为“我现在可以持续开展哪些行动,有效投入,提高英语水平?”
第七步,让提问上升到系统思考,让问题的主题,与周围的时间、空间,以及周围的人结合起来。
比如说“我可以持续开展哪些行动,有效投入精力,提高英语水平,并达到可以以外国人无障碍交流的能力,在工作场合中应用自如?”
这是一个先发散后收敛的过程,前2-3步提出逐步开放式的问题寻找可能性,后面逐渐让问题聚焦找到方向和答案。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与人沟通、问题探索中。
除了这种开放式问题,还有封闭式问题。封闭式的问题也是有固定用途的,比如连续追问,寻找答案,就是我们常说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从方法上来说,已经️有固定的模型可以使用,即大家熟知的5WHY模型,连续追问,问题层层深入,最终寻找出问题的答案。此处不再赘述,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搜索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