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黄帝曰:人有病患浮肿,痝然而壅,如有水状。及切其脉,则大而紧,且周身不见有痛处,形又不见消瘦,却胀满不能食,虽食亦甚少焉,此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帝曰:善。”
岐伯对曰:病痝然如水者,肾虚也。脉紧者,寒象也。身不痛者,寒入里也。病不在胃,故形不瘦也。肾虚受风,肝木克土,故不能食,即食亦少也。
由此观之,可知病生在肾,名为肾风也。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成病,肾气不升,故胃无所养,而不能食。
夫以肾虚受风,而病至于不能食,则水盛火衰,元神为之丧失,其人必善惊矣。况惊属于肝,肾受风,则肝必为之合邪,肝主惊,其邪甚者,断无不惊。
在惊已而心气定者,邪犹未入心经,若惊已而心气痿弱,则心伤神去,其人必死。黄帝曰:善哉论乎!非大神明,曷克语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