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八面玲珑,聪明绝顶,游刃有余的行走在官场之中;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从官场最底层摇身成为帝国的中流砥柱。
他当初拟定的制度,直到今天还在一直使用
他不甘平庸,苦读数载,成为始皇帝最离不开的人。
他才高八斗,就连战国名将蒙恬,蒙毅,都奉他为老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3752846/1c931930a8508c77.png)
1.老鼠哲学,环境决定你的人生
你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出息,抱怨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抱怨自己的工作只挣着如同枷锁般的固定死工资,抱怨自己苦读数十载得来的文凭却无法帮助自己实现心中伟大的报复。
现在,我已经说了四个抱怨,但是你们可知道在数千年前,有一个名叫李斯的人也跟你们过着一样乏味的生活。
有些不知道李斯的读者会不经意的发出这样的疑问:“李斯何许人也?”
那我就简短介绍一下李斯。
李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可是谁曾想有这么多“家”的人,最开始的时候也只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
而他的工作是什么呢?
粮仓看守员。
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地位仅仅比门口保安高出一点点的职位。
但是圣人就是圣人,就连看守粮仓都能悟出具有价值的人生哲学。
一日李斯闲的无聊,四处张望发呆,便看见茅房里跑出几只老鼠,浑身都沾着粪便,体态瘦小,被后面大黄狗追的东逃西窜,惶恐不安。
不过李斯不以为然,直到李斯去粮仓检查库存的时候,却发现粮仓之中有几只体态肥硕的老鼠,躺在稻谷之中,好不悠然自得。
这一幕在李斯的心中如同电击一样,使李斯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
为何都是老鼠,两者之间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茅房中的老鼠食的是糟粕,住的是简陋发臭的狭小房间,还要被大黄狗追的东逃西窜。
而谷仓之中的老鼠食堆积如山的稻谷,住宽大的房屋却悠然自得,好生快活。
想到这里,李斯大彻大悟,原来环境不同,人的生活也截然不同。
的确,环境能决定人的生死。
也能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试想,孟母不三迁,孟子可能会变成屠狗宰猪之辈。
试想,韩信不去刘邦的阵营,可能世间再无“兵仙”韩信,只有在项羽门前站岗的巡逻兵。
试想,杜月笙不去上海滩闯荡,而继续留在当初的水果店当学徒,何来日后的“上海皇帝”
![](https://img.haomeiwen.com/i3752846/41841cdef3a3a0e8.png)
2.你对成功的渴望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
大丈夫于人世间,有两个问题必须要问问自己:“活着的时候怎样站着?死去的时候怎样躺着?”
留在粮仓继续当看守员,注定这一生碌碌无为,就如同住在茅房的老鼠,为了苟且偷生,还要躲避大黄狗的追赶。
死去的时候,也只会被胡乱埋在某个乱葬岗里。
名字可能会被自己的后代提起,也有可能被永远遗忘。
最终,肉体会在棺椁之中腐朽烂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华为泥土和空气。
到那时,上天入地,掘地三尺,也不会找到半点关于粮仓看守员李斯的名字。
你,也是如此。
历史上成功的王侯将相似乎都有一种非常默契的精神,那就是:舍得一身剐,能把皇帝拉下马。
李斯更是如此,只不过他没把皇帝拉下马,更没被活剐,不过他曾经度过了一段十分煎熬的日子,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比活剐了还难受。
那就是为了提升自己,不能与家人见面。
在李斯悟出“老鼠哲学”之后,便罢官求学,前往兰陵,像大名鼎鼎的荀夫子求学。
学习,是一件既挑战自己也挑战别人的事情。
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有一颗能坚持下来的恒心,而是有一颗能把任何学问都装进腹中的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掌控不好就是自负。
然而李斯,就自动把自信心调到仅次于自负的程度。
因为在荀子的门下,不极度自信,是没有办法学到精髓,毕竟知识不会传给自卑的人。
但是却又万万不能自负,因为“历经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李斯的头脑很机敏,很快就学到了精髓。
但是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李斯为了不停进步,追赶知识的脚步,有整整七年没有回家看望过家人。
李斯把对家人的万分想念化为对成功的动力。
因为他对成功的渴望太强烈了。
3.有胆识,脸皮厚,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学成的李斯并没有急于回家看望妻子和孩子,而是只身前往当时最繁华的都市――咸阳。
当时的咸阳,所有的权力都在一个人的手里,那个人就是当时的大丞相吕不韦。
李斯心里知道,想要成为王身边的红人,就要待在已经是红人的身边多学习。
李斯曾经三次被拒之门外,但是他还是“死皮赖脸”的一心求见于吕不韦。
终于,李斯“死皮赖脸”的精神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便成为吕不韦三千门客中的一员。
很快,李斯用他独特的聪明才智从这三千门客中脱颖而出,变成吕不韦的心腹。
不过李斯还不满足,因为他的目标不是当吕不韦的心腹,而是当皇帝的心腹!
李斯通过自己与吕不韦的关系,成功的结交到了羽林军(皇帝直接控制的军队)的首领王绾
因为王绾比吕不韦更接近当时秦国至高无上的王――嬴政。
为了见王一面,李斯足足隐忍了七年之久,准备和王说的话,也准备七年之久。
李斯心里忐忑不安,因为这简直就是一场赌博,赌赢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赌输了打回原形,也得罪了吕不韦,甚至连仓库看守员都当不上了,七年的时间也白废了。
而且,没有机会再重来了,短暂的人生,总共才几个七年?
4.想王之所想,做王之想做而不能做。
终于,李斯通过王绾,进了咸阳宫殿,见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王。
嬴政,这位年轻的王看见李斯并没有感到意外,而恰恰相反的是这份异常的冷静才更加意外。
李斯跪在嬴政面前五十步选的地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脱的一丝不挂,证明自己不是刺客,没有藏凶器。
这样的举动使嬴政冷峻的脸上稍微有了点表情,也多加了一丝好奇。
李斯不曾知道,这丝好奇,让他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嬴政示意李斯走向近前来,李斯跪着走进嬴政面前。
李斯这几年对嬴政对秦国做了充分的功课,知道嬴政的心病,也知道秦国的症结。
嬴政的心病就是权力没有完全巩固,因为有宗亲的打压,也忌惮只手遮天的相国吕不韦的权力。
李斯与他的老板嬴政好像有一种独特的默契,巩固自己的皇权并不是事情的结束,而是事情的开始,那么事情的开始便是――一统天下,做天下的王!
李斯跪在地上,把这些嬴政想说却不能说的话全说了出来,并且说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随后又说了一句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话:“巩固陛下权力固然重要,但是陛下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嬴政对李斯说的话很激动,尤其这最后一句话,莫非终于有人知道本王心中的志向了?
嬴政:“讲。”
这平淡无奇的一个字,让李斯兴奋的不得了,因为王对他说的话感兴趣了。
李斯沙哑的喊了一句:“陛下,那便是一统天下!不做秦国的王而做天下的王!!”
嬴政心里就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他渴望一统天下的欲望跟李斯不甘平凡的欲望更强,但是他的志向从来没有人知道,唯有这个素未谋面,赤身裸体的李斯一清二楚,此人不用,便是错失良机。
赢了,没错,李斯赌赢了,几个月之后,嬴政拜李斯为客卿,位居三公九卿。
之后他为嬴政扫平宗亲,扳倒吕不韦,一统六国,做了天下第一个皇帝的丞相。
他的妻子跟着李斯过上了使人羡慕的日子,他的孩子也视自己为榜样。
他只不过是做对了选择,豁的出去罢了。
李斯的成功,完美的诠释了“王侯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应当自强。”
懦夫的眼里任何时代都是拼爹的时代,人才的眼里任何时代都是展现自己的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