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刚听到了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他正好谈到了北京十一学校的培养模式。该校校长李稀贵认为学校是微型社会,是培养适应力的地方,这句话的含金量非同小可。
在我的印象里,学校是学知识的地方,学生的职责则是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考试时考上高分,在这基础上,要是做到德、智、体、美、劳,那就更完美了。
相信很多人都持有类似观点,都认为学习才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当然,这里的学习指书本上的知识,因为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都再三强调了知识点和考试的重要性。
虽然素质教育正逐步替代应试教育,但是所谓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音乐、体育等技能的培养,而不太关注学生的品德、思想。学生们的生活则被各种辅导班填满,很难停下来思考人生。
不过,不管怎么样,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学校的定义还没摆脱出原有的思维习惯,我们没有看到传授知识以外的功能。
2.
李稀贵老师则把学校看成微型社会,也就是走进社会前的试错场。由于定义不一样,管理方式和培训方式也大不同。
社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因此,不可能有万能知识点。在这里,每个人需要摸爬滚打,靠强大的学习力和意志力克服眼前的困难,对抗不确性。
正因如此,北京十一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力。为此,学校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开设三百多门课程,为学生展现了真实的社会。
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尝试,发现自己的特长,在特定领域的专业培养体系里,强化自身优势,掌握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生存技能。
据罗振宇介绍,前些天,他们得到团队四十多名老师访问北京十一学校时,被学生的组织能力、待人接物能力震慑住了。
那些自愿参加接待活动的学生,自行分组,一起设计接待路线,研究得到老师的背景,短时间内,想出了完美的接待方案,其做法一点都不亚于企业里的企划部门。
看来,北京十一学校“模仿”企业到位了。
3.
北京十一学校的领导层认为适应力的捷径之一就是扬长避短,即在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强项,因此尽力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开发自身潜能。
比如,叫王凯基的孩子沉迷于音乐创作,于是学校鼓励他浸泡在录音棚里,后来他成功考入了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
很显然,该校有无数个王凯基,正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享受成长的快乐。这里有分数的束缚,但更多的是对自身可能性大探索。
的确,学校是微型社会,是培养适应力发地方。适应力离不开自身优势和生存能力,而这些能力背后的则是思维能力的比拼。
如今,北京十一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跑道上,享受着奋斗的乐趣。期待更多的学生在微型社会-学校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