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立足于单位窗前,总会眺望属于这个城市的遥远的山脉,不得不说,山是这里的代表,也是这里的精神。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寒来暑往,不管时序更替,不管物是人非,山在这里都是雷打不动的。山造就了这里,也阻碍了这里;山诠释了这里,也迷乱了这里。
也许只有在旅游人的眼中,山在这里才是赏心悦目的。而山早已是遍体鳞伤,满目荒凉。这苍凉有人远离山的原因,也有植被逐渐减少的原因,有城市污染的原因,也有环境恶化的原因。
已经很少去爬山了,因为忙,也因为没有了热情。只是在每每站在阳台上观望远处山峦时,心里总是一阵阵悸动,眼圈也总是一阵阵发热。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爬山时一种奢望,一种念想,一种梦里才能到的地方。
城市——人类进步的象征,但同时也是远离自然的避难所。城市交通发达,信息快速交流,人们脚步匆匆忙忙,环境急速恶化,飞禽走兽逐渐消失。谁还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山的时间?真成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步了。
而我却对山持着深深敬畏之情,记得小时候,就是故乡的那一溜溜沟沟、一道道坎坎养育了我的父辈,然后再养育了我和我的子孙,尽管那山是贫瘠的,高耸的,但正是那群山守候着故乡,也守候着我的思念。
从对山的怀念和敬畏中,说明我还完全没有融入到这个城市里,在这里很多时候都是因孤独而更怀念山的。
从小就生长在山里,对于山的高度,山的巍峨,山的雄奇,山的亲和,山的廖远,山的高寒,山的奇异莫不铭记于心。
故乡属于秦巴山脉带高寒区,有着北国的料峭又有着南方的细润。而山似乎成了故乡形象和俨然的代称。当人置身于大大小小的山间时,总会有一种渺小感。正如苏轼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上大学时,在外面见过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在平原人的口中,总能感受到对故乡贫瘠的谈论,也能感受到大城市里人对于山区人的异样眼神。我不知道,山在我心中留下过的痕迹还清不清晰,只是,山于我而言,总是那样亲切,那样崇高。
而不管怎样,山在心中,便总是惦念。
夜晚,风吹的珠帘动,香消残酒后,寂静下来的夜空,深邃廖远。我一个人步行于霓虹灯下,看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的影子在霓虹灯下影影绰绰,顿时不由产生一股强烈的孤独感。仿佛置身天地之间,唯有自己孤独地跋涉,路没有尽头,也看不到尽头。我像一个虔诚的圣教徒一样,在向我信仰的圣地跋涉,尽管这一路满面冰霜,但我依然坚持跋涉者着,我知道,路一直在走,却永远走不到尽头;心一直在思考,却无法预知未来。
这时唯有远远眺望远处的山峦,静静聆听山峦的呓语,心里才稍微有一丝宽慰。而思念便在这时也如决堤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小时候,家里在大山深处,除了住着的地方北山包裹着,一切的一切都因山而起,因山而终。
祖辈们年年跋涉于高山峻岭间,在那一溜溜沟沟,一道道坎坎间都留下了他们勤劳的汗水,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栖,挥着老倔头在田间耕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在这年复一年中,岁月染白了他们的两鬓,也在他们沧桑的脸上耕出深深皱纹。
这山成了他们精神的寄托,也成了他们喜怒哀乐的象征。这山里的收成直接关系着他们来年生活的好坏,如果一年都风调雨顺,年终一定会大有收成的,相反如果一年天干地燥,地里一片枯萎,他们则会叹息声不断。
但不管怎样,他们绝对不会弃山于不顾,山是收成,山是生命,山是延续,山也是希望。我们的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样的大山中,依山靠山,敬山畏山。他们那种对山的崇敬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呆板、封建,要明白就是这样的山山峁峁,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成千上万年。
无需回报,只要感恩。正是由于这里的贫瘠山脉孕育了这方水土下人们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昂扬斗志。
尽管山更多的时候是沉默,是不容,但它正是在诠释着生活在这片大地上强者的精神。不强求,不求回报,一心付出,这就是山的精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故乡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