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1503/c940051e29646846.jpg)
晚上九点半的时候,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正躺在床上昏昏昏欲睡的我吃了一惊。很多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我睡觉的时间了,所以也很少打电话来,这里面也包括单位上的领导。我拿起了手机接听,是一个老乡打过来的,说他亲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拜托我了解一下情况。谈完正事后,听说我这么早入睡,他觉得匪夷所思,因为不到晚上十一点半以后,他是无法入睡的。
放下电话,我神思浮游了一阵子:古代包括近代人,在电和电灯、电子设备发明之前,每晚夜幕降临以后,除了点蜡烛照明之外,黑咕隆咚的能够干啥呢?何况蜡烛也不便宜,普通人家经常用也用不起。因此除了上床睡觉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按照正常的推算,晚上9点睡觉是大概率的事件。当代人普遍晚上11点以后才睡,在古代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黄帝内经》里面也提倡“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要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这是积蓄精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前几天看一个文友写文章谈“中年人如何积蓄精力?”包括饮食和睡眠都是很重要的方面,另外想法要单一而纯粹,尽量降低欲望。人到中年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情绪压力问题,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情,会睡眠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很多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都是不太好的,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中老年人的精力体力下降很快,睡眠障碍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之一。当然除了饮食和睡眠,一个人有无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目标,也是充沛精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我昨天睡得还好,今天醒来的时候接近凌晨五点。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摸索和验证,初步判定我的睡眠障碍其主要根源在于“饮食过饱”。当然因为脾胃一向虚弱,我的“过饱标准”跟正常人相比要降低很多,正常人的正常饮食对我而言已经是“过饱”了,要想不“过饱”,我的饮食摄入量只能是正常的2/3左右,到了晚上应该是正常人的1/3。就比如说昨天晚上,我只吃了一个豆沙包和少量的沾酱秋葵,还有一把炒葵花籽,昨天一整天没有摄入肉类,结果就睡了一个好觉。
这会不会导致营养失衡呢?我也有过这样的担心。所以在家里买了一个体重计,每天在同一个固定的时间里面,会在体重计上称一称体重,还好体重一直保持着没有往下掉。虽然按照标准体重,我还要至少增加七八斤才能完全达标。想想很多名人比如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克林顿、甘地、刘德华、张学友……都是吃素的,个个都活得生龙活虎、活蹦乱跳,肉食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也就不那么可怕了。况且对我而言,减少肉类蛋白摄入也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我的问题主要还是意志力不足和自控力不够问题。虽然很早就意识到饮食过饱带来睡眠障碍,特别是晚上要坚决贯彻少吃这一原则,但自己又经常主动打破这一原则。就好像历史上曾经有人说过:××思想其实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实践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贯彻××思想,甚至是走到了××思想的反面,所以导致了严重的失误。这跟我前几天引用王阳明“知行合一”是一个意思——你以为自己懂得了“道理”,可是实际上没有“做到”,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这个道理你没有“真正懂”,“真正懂”的道理,懂的同时也就做到了,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希望自己的睡眠历程就像辩证法所说“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行”,在不断反复中越来越好,也让自己的精力尽快好起来。
讯飞语音输入55分钟,全文138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