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Howie_Serious小能熊读书会第5期读书笔记。
- 认知盈余的概念
概念:空闲时间,剩余精力。整个社会都是如此,那么「多即是不同」,规模效应造成了新现象,带来新的可能性,创造了过去无法想象的、由无数「热心的」「业余人士」完成的大型项目,例如wikipedia。
所谓认知盈余,用简单话说,就是知识分享,免费的和付费的;分享并不是因为有干货,盈余即surplus,也就是过剩,认知盈余就是认知过剩,不一定高质量,不一定价值,就是闲的蛋疼。接受者也不一定认真地要去学习,而是出于空闲时间的盈余,需要消费「认知」,所以,知乎一看就是一天,收藏了很多「干货」,其实仅仅是一种不花钱的「消费」行为,不一定有用,更多是满足一种自我「认知成长」的焦虑;
- 认知盈余,一种全新的资源
从过去孤立的时间和才能中脱颖而出的而出的认知盈余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发挥作用,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不是关于「我」,而是关于「我们」。「我」无法创造Wikipedia,但是一千万个「我」组成的「我们」就可以。这种事情,在互联网这个媒介出来之前,是不可能的。
- 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发表」
自由和品质构成了两种相互矛盾的目标,正像一些人主张的,以牺牲出版物的质量为代价换取发表自由度的增长是得不偿失。
我也支持这个观点,因为,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是越多越好。
-
作者对媒体一词重新做了定义:社会的连接组织(connective tissue),媒体就是你如何知道(这个社会)。
-
热爱胜于金钱
人类的动机并不纯粹是附加性的,为了兴趣而做事和为了报酬而做事是截然不同的。动机分为两大类: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能让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而外在动机的回报则来自行为之外(比如工资)。
驱逐效应:想得到报酬这样的外在动机能驱逐想喜欢该事物本身这样的内在动机。
我的看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虽然是热爱,通过内在动机就能提供积极参与创造的动力。但是,真正在转化为行动时,个人的自律(有真正的创造能力)很重要,就好像在知乎用户中,积极答题的人比率很低。其次,即使热爱,有内在动力,如果再加上外在激励,甚至包括金钱激励,那么,创造的质量会提高很多。否则,在一个单纯靠「热爱」来义务创造的社区,总有一些「劣币」会想办法盈利,例如写段子、写软文。结果,必然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是的,某乎,说的就是你,你已经不是那个「认真的问答社区」了。
- 共享经济学
知识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具兼容性的东西,但是要想利用它,就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条件,多米尼克·弗瑞认为这些条件包括:社区规模的大小,共享知识的成本,被共享知识的明晰性(字不如表,表不如图),以及接受者们的文化规范。其中,最后一个条件就是一个社区关于事物如何运行、人与人之间关系入耳协调的一套共享假设。也就是说,一个实践社区的存在,预期说为了维护社区中某些特殊的知识,不如说是为了维护将社区团结在一起的文化。
在行也是一种共享经济,是个人经验与知识的共享。
- 公民价值(civic value)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利用认知盈余来创造真正的公民价值?认知盈余不一定等于价值创造。知识分享,不一定创造价值,很多时候,仅仅是过剩精力的一种放肆狂欢。例如,「小船」这个梗,就是无数个人过剩的精力在一些段子公司的煽动之下进行了「创作」。一周之后,偃旗息鼓。如果一个人在此期间刚好陷入一场沉睡,在「小船」火爆时睡眠,在「小船」过时后醒来,那么,他什么都没有失去,而全世界竟然觉得自己过得很精彩。
-
「仅仅满足个人情绪需求但效率低下」的爱好者群体
所有基于「认知盈余」的群体,都要当心「仅仅满足个人情绪需求但效率低下」的行为模式。个人内在动机,与群体效率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关系。确实有成员上百的「自发爱好者组织」,但是真正做到工作高效的、管理有序,其实是很困难的。 -
分享的四种形式
个人分享——在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人们之间进行,例如微博;
公用分享——其参与性更强,在一个协作的群体之间进行。例如豆瓣上的小组;
公共分享——协作群体积极尝试创造公共资源,如Apache软件计划;
公民分享——表现为一个群体积极尝试改变社会,如公益组织等;
- 群体分享
与他人分享想法、情绪甚至行为的机会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不一定是专家和学者,任何人只要需要都能够得到这些机会。但所谓的“人性本善”仅仅在具有一定治理机制的前提下才能成立。比如eBay、沙发旅行、拼车软件等等,为了成功地创造和维持公共利益,一个群体必须抵御外界的威胁(比如eBay抵御欺诈的风险),同时抵御内在的威胁(如Apache的成员计划抵御争论或惯性造成的计划偏向)。
我们需要群体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价值,而不仅是我们想要的价值。认识到应如何来创建和维护这样的群体,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所以,「在行」的模式,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分享的能力和资质。这与微信「租人」公众号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但是,关于认知盈余的大旗挥舞地再壮丽,创造价值都是基本前提。我个人,更看好前一个模式。
- 方式、动机与机会
方式、动机和机会三者的融合,从累积的自有时间这个原材料中,市场出了认识盈余。真正的变化来自于我们认识到这种盈余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会,或者更确切地说,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让我们为彼此创造机会的机会。
以群体的形式尝试新事物,是迄今为止也是将来对社会化媒体最为意义深远的利用。
但是根据市场营销理论,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必然是少数,这叫early adopter。 社交媒体的意义在于以群体形式尝试新事物?方式、动机与机会三者结合,才会出过剩时间中创造出认知盈余。机会来自新工具,动机永远在人性中,方式,就是创业者的努力方向吧?
- 最后的总结
读得很快,内容读起来似是而非,有时觉得抽象,概念多,有时觉得牵强,但也打开了不少新思路。总体来所,值得快速读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