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断鸿零雁记

作者: 采尺书庐 | 来源:发表于2019-12-08 10:44 被阅读0次
书评|断鸿零雁记

当国门被迫打开,外国文化渐渐渗入中国文人的思想之中,其中不乏有留学者,而无论如何,他们骨子里还淌着纯正的中国人的血。而苏曼殊不同,他本身就是中日两国的结合体,他也似乎在尝试着追求某种统一。

苏曼殊无疑是个性情中人,或者说,是个多情之人。可是,偏偏是如此的“六根不净”,他却捡起度牒当了和尚,统一了“空”与“色”。他不是我们印象里超脱世俗的和尚,而是在红尘中领悟佛道的和尚。

翻开《断鸿零雁记》,一上来就是扑面而来的“中国味道”。

“百越有金瓯山者,滨海之南,巍然矗立。每值天朗无云,山麓葱翠间,红瓦鳞鳞,隐约可辨,盖海云古刹在焉……”

如果不是清楚自己在看什么,看到这个开头,我大概会觉得这是《聊斋志异》中的另一个故事。

的确,很美的文言,美得不像是出自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甚至,这文字给人的感觉满满的都是诗的柔美。很难想象,这真的是一本小说。

再翻上几页,看到苏曼殊翻译的拜伦的《大海》,他用中国式的审美,将原作的“英国味道”尽数抹去了,只剩下如《诗经》般的浪漫主义情怀。可能因为他翻译得太好了,我想找到别的翻译版本都很困难。

总之,他的文字,让你不得不承认,他骨子里有中国人的血。

可是,随处可见的“新元素”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当然会有不一样的文学作品。

第一点,苏曼殊没有采用古时候惯用的“全知视角”来写这本小说,而是用一种类似自传的形式,以第一人称“余”的限制性视角来叙述。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其对人物的刻画更为精致。

第二点,这本小说的重点在于人物而非情节,这区别于章回体小说用波澜起伏的情节来吸引听众的模式,将人物尤其是其内心描写得十分生动。以至于即使整本小说的情节在逻辑上有些许问题,也不能否定这是民国初年的一部成功之作。

第三点,也是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点,就是小说的悲剧结局。若将其全部归功于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理念似乎不太严谨,但这种提倡“真情的流露”的思想对于苏曼殊应该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他有“真情”,所以他会纠结,他会在当了和尚之后还纠结感情问题。

我看到很多将《断鸿零雁记》与汪曾祺的《受戒》进行对比的,这两本小说的风格截然相反,《受戒》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而苏曼殊这里却是通篇的病痛与眼泪。

所以,让我姑且把他的这种“纠结”,称为“悲剧意识”吧。

回忆看过的很多中国古典故事,发现其实中国人是一直都有悲剧意识的。中国人喜欢悲剧,欢欢喜喜大团圆的结局往往出现在外国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里。可是,以往的悲剧大多都会秉承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法则,在最后给人以安慰。

虽然是悲剧,但是在《梁祝》里,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了;虽然是悲剧,但是在《窦娥冤》里,窦娥的冤情被她父亲平反了;虽然是悲剧,但是在《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与焦仲卿化鸟双飞了……

显然,这些悲剧都悲得不彻底,这些故事在最后都会有一条“光明的尾巴”,来告诉人们天地的善意、世间的美好。

而在这里,“踏遍北邙三十里,不知何处葬卿卿”。我们看不到美好与光明,只落得一声叹息,这就是苏曼殊的“悲剧意识”。我承认悲剧“美”,但仅仅是在故事中。大概他自己想让读者看到的是他的惨、三郎的惨,而非什么“悲剧美”。

对于苏曼殊而言,他独有的血脉,一半让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一半又给了他不羁的性格,这共同成就了他的与众不同。这种统一,将不同的文化揉在一起,可是,我们不知道,在他的心中,是“同”还是“恫”。

相关文章

  • 书评|断鸿零雁记

    当国门被迫打开,外国文化渐渐渗入中国文人的思想之中,其中不乏有留学者,而无论如何,他们骨子里还淌着纯正的中国人的血...

  • 2014.7.18《断鸿零雁记》书摘

    《断鸿零雁记》by苏曼殊 媪续曰:“三郎,尔先在江户固为公子,出必肥马轻裘,今兹暂作花佣,亦殊异事。虽然,尔异日东...

  • 《断鸿零雁记》苏曼殊

    在佛教看来,人所居住的世间,称为“娑婆”。“娑婆”即“堪忍”之义,意谓人来到这个世间之后,时时处处充满痛苦,必须安...

  • 题苏曼殊【断鸿零雁记】

    一代情僧,天之骄子。身世飘零,剑胆琴心心。为家为国,立诗立文。画集禅意,侠骨柔情。断鸿零雁,传奇芳茗。 情僧多情写...

  • [原创歌词 断鸿零雁·记苏曼殊]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词客飘蓬君与我” 两年前写的,我的第一首词[...

  • 读书小记

    余枕上读苏蔓殊《断鸿零雁记》,虽此文已逾百年然今日读之仍有悲鸿之鸣不绝于耳,闻之令人肝肠寸断,灯下细读之只觉字字珠...

  • 断鸿零雁寄残篇

    《己亥杂诗》 其一 一枝窗满绿, ...

  • 《断鸿飘零记》札记

    《断鸿飘零记》大概10月份开始阅读此书,至于为何读此书,到时没很大的缘由,只是在论坛里面看到此书,饶有兴致,遂读之...

  • 牛年寄友(一)

    当年聚散两茫茫, 断鸿零雁各一方。 吴门烟水念旧雨, 燕巿行人忆萧郎。 自古长亭多芳草, 何处青山无夕阳。 岁月轮...

  • 十月,仓皇四海为家日

    倏忽南下,倏忽北上,断鸿零雁的嘶鸣声里,每个人都被风蚀的岁月撩拨的忧心忡忡而又步履匆匆。 01/松嫩平原我甚至希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断鸿零雁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qm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