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培育学风建设备忘录
一、以“成就学生的学”为关键词,建立学风建设推进团队
1、组建核心团队,建立微信群(贺欢欢)
核心团队由马校长牵头,张朝阳同志作为召集人,课程教学中心、班主任工作室主导参与
2、建立学分建设月推进机制(张朝阳)
每个学月,由召集人负责,组织议论有效推进。
3、围绕学校核心课题,围绕关键词,以学月为单位,形成学风建设推进简报(张朝阳)
拍照、记录、美篇做好分工和落实,由召集人和书记员共同完成推进简报。推进简报分别报校长室和课程教学中心。
二、10月份学风建设推进讨论纪要
明确“成就学生的学”作为学校学风建设的关键词和重点。明确学风建设着力在熏陶、课程、训练、评价四个维度上系统推进。
(一)熏陶
1、深化“幸福培育小先生制”,以班级为单位,在全校范围内推开以“幸福培育小先生”(学习标兵)为师的班级学生师徒结对活动,一帮一,比进步。(责任人:年级主任、班主任,责任领导:常健伟)
2、鼓励教研组建设“学科金榜擂台”阵地,在校园内形成随处可见、随处可学的分为。(责任人:学科教研组长 责任领导:常健伟)
(二)课程
1、优化“幸福培育名人堂”课程,稳步建设成为学校层面的“学风建设”金牌课程;(责任人:陈娇波 ;责任领导:贺欢欢)
2、以年级为单位,细化阅读打卡活动,以月评日展方式,定期评比“幸福培育立达读书郎”,颁发电子荣誉证书,并纳入学校整体评价平台。(责任人:各年级主任、班主任;责任领导:李燕清、马校长)
3、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启动基于学生个体的“幸福培育自主成长心愿牌”制,通过有形的心愿牌建设,增强目标驱动影响力,推动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自发成长。(责任人:班主任;责任领导:张朝阳、肖珺心)
(三)训练
1、试点通过“堂堂清”“一分钟训练”寻找“学科进步之星”制度,以学科教师为评价载体,以信息化评价为平台,以学月为单位,定期评比班级层面的“学科进步之星”。(责任人:学科教师;责任领导:部分学科教研组长)
2、持续建设、优化学习力测评机制,不断减负增效。(责任人:曹舒展;责任领导:常健伟)
(四)评价
1、建设系统的学风建设月评价机制
A、月评“学科育人标兵”(每个教研组1人,每个年级共同体2人),对评选出的学科育人标兵集中进行公众号宣传,讲好育人故事,并面向社会选出当月的“幸福培育大先生”5名,在评先评优、晋级绩效方面予以倾斜(责任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责任领导:常健伟)
B、月评幸福培育“学习之星”,(每个班级10名,班级自行发放电子证书或纸质证书进行表彰)(每个年级推荐5名,介绍学习经验,学校集中进行公众号宣传)(责任人:班主任;责任领导:张朝阳、陈伟红)
C、月评学科进步之星(见上三、1)
2、少先大队设立学习部,各中队设立学习委员,逐步建设起系统的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内的学风建设评价机制。(责任人:张朝阳;责任领导:马校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