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提起童年,总有那么多的乐趣,那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如今的00后和10后无法想象的,今天我就来写写关于二师兄的点滴记忆。
那时,家乡的人舍不得吃穿,家里养的鸡鸭鹅一般都留着下蛋贴补家用,偶尔来客人了才舍得杀只鸡做顿美食,平时最好的食物也就是青菜炒豆腐、青菜炒鸡蛋了,而且那个鸡蛋还是和一些面粉混合摊成面皮,然后再切成条来炒菜,这样就会显得多一些,基本上是舍不得直接煎蛋的。
除了田地庄稼,每家每户最大的财产就是猪和牛了,牛是一家子的顶梁柱,农村人种田,少了牛可不行,虽然它们吃的是草,但也得照顾好,有的牛会养到十几二十年,除非太老了干不动活,一般是不会随意买卖的。
第二宝贝的就是猪了,每家最少养一条,也有个别人家养两三条的,但是喂起来开支太大,一般人家都承受不了。每年开春,大人把幼小的二师兄买回家,那一只瘦瘦的、长长的、粉红色的小东西总是急得哼哼叫,用水和点米糠喂它,一边哼唧一边大口吃完,吃饱了就睡觉,不一会儿又继续叫。过了几天,它在新家待熟了,除了每日三餐饿了才叫,其他时间就乖乖地玩耍睡觉。
记得小时候猪圈翻新,用的是砖砌的墙壁,地上打了水泥地平,当时我们的房子都还是泥土地面,我笑着跟妈说连猪都比我们住得好,真羡慕它啊!妈妈说给它伺候好了,我们过年才能吃肉啊!
妈妈用水泥石子和沙混合起来,倒进院子里挖好的凹槽,然后盖上塑料薄膜,中间时不时会浇点水。过了几天把薄膜揭开,一个很漂亮的水泥猪槽就浇筑好了,然后妈妈又请人用铁条焊了一个猪圈门,每次二师兄饿了就在猪槽里找东西吃,找不到就用它的大鼻子去拱铁门,我们听到咣当咣当响就知道它饿了,有时没到饭点家里没有洗碗水,我和弟弟就去外面打一些猪草、野菜回来给它吃,它也吃得香香的。那时的孩子三四岁就开始跟着哥哥姐姐满田野地打猪草,一群孩子经常会比塞看谁打得多、猪草更新鲜,欢乐尽在不言中。
夏天的时候,妈妈为了怕二师兄受蚊子的叮咬,还会点一盘蚊香挂在墙缝的钉子上给它驱蚊,这样做它身上被蚊子咬得也少了。当然牛也要驱蚊,妈妈会用一些稻草里面加上艾草编成一个很大很粗的草辫子,然后放在牛棚里烧,烧出来的烟有艾草的香味,蚊子不喜欢就都会飞出来,这个方法很多家庭都会用。
有时我们也会把二师兄放出来玩,它会满村子跑来跑去撒欢儿,我们跟在它后面拿一把粪锄和一个畚箕捡猪粪,那些都是田地粮食的肥料,不能丢的。有时遇到一个水坑,二师兄也会不管不顾地跳下去,上演佩奇姐弟俩的水坑游戏,经常搞得浑身泥浆,我们又不得不把它赶到河里洗干净。
一年中总有那么几次,二师兄会生点小病,这时家里请来兽医,揪住二师兄的耳朵,照着它的耳朵后或屁股上打几针,它就会痊愈了。还有,它在成长过程中,家里一般都会请兽医来进行劁猪,不让它有传宗接代的机会,因为没有丰富的经验是养不好种猪和母猪的。我曾跟爸爸一起去买过一次猪仔,看过人家一头母猪一次生下十八只小猪,那体型真是庞大啊!小猪仔们个个都挤在妈妈的肚皮地下,寻找着乳汁的出口,那场面看起来好玩又温馨。
天冷了,妈妈会给猪圈里铺上一些稻草,二师兄也知道睡到稻草上暖和一点,有时它白天无聊,就把稻草衔在嘴里甩来甩去,表演着它的摇头舞。有时家里的小鸡会跑进它的领地啄食猪槽里剩下的米糠,二师兄看到了就会跑过来咬小鸡。有一次我们没看好,小鸡就被二师兄咬死了几只,妈妈就用蛇皮口袋缝在猪圈门的下面,防止小鸡再进猪圈。
那时农村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过年煮肉的时候不能把鸡肉和猪肉放在一起,不然来年鸡就会被猪咬,哈哈!当然这是没有一点科学根据的,现在人们不养那些家畜家禽了,也就不用在乎这种说法了。
最开心的就是腊月了,先不说那些让人开心的传统节日,就是每家杀猪那天都能算得上一个隆重的日子。
杀猪那天,主人家会挨家挨户上门,请邻居们来吃猪血,然后找几个力气大的男人帮忙拽猪腿,屠夫在板凳上铺上两扇门板,地上放着大盆,在旁边支起的大锅已经烧好了开水。准备工作就绪,几个壮汉子围追堵截逮住长了一年的大肥猪,抬起它的四脚放到门板上按住,它吓得嗷嗷叫,拼命挣扎着。屠夫用绳子捆住它的嘴巴,手拿一把尖刀对准它的脖子扎进去,随着刀子拔出,殷红的液体快速流进大盆里。很多人都会围着观看,也并不避讳我们小孩子。然后屠夫把猪的一只脚切开一个小口,用一个小竹筒插进小口,使劲儿吹气,直吹得猪变得像只皮球一样胖大。接着屠夫就会在猪身上淋开水,一边烫一边刮毛,直到一只白嫩嫩的大胖猪出现在我们面前。
然后就是开膛破肚了,场面过于血腥,就不再描写了,然后一块块猪肉被切好,邻居们会买一些,大部分都是主人家留着过年待客的。屠夫把大肠小肠清洗干净,他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一般小肠都是送给屠夫的。
剩下的时间就是主人家烧肉煮猪血,热情款待围观和帮忙的人,大人小孩都可以去吃,每家杀猪都是这样。
那些猪肉是一家人一年积攒的财富,除了卖掉的少部分,留起来的就腌一腌,有的放在坛子里做水腊肉,有的晒干做干腊肉,过年自家吃一点,正月里来客人就有好菜了,当然腊月里也会杀鸡鸭鹅,那些腊肉的香味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餐桌上流传下来。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屠宰行业规范整顿,那些零散的屠夫已经不能自行去农户家里杀猪了,再有要杀年猪的都会送到指定地点统一进行,小孩子们再也不可能看到那样的场面了。而且很多农村人都移居城市,农村也几乎找不到散养的猪了,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来源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养殖场和种植基地,如果谁家还有自然养大的猪和鸡鸭,出售之时准会被人们抢购一空,那些肉吃着才是地道的香呢!
真的好怀念童年,怀念那些在田野里为二师兄拔草、房前屋后跟在二师兄屁股后面奔跑的童年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