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楼有一个小男孩跟女儿一样大,今年正好都是刚上一年级,在同一个小学。
因此,我们两家便走动的多一点。三楼的妈妈脾气也好,我们于是加了微信,每天一起接送孩子。
刚开始那段时间,我发现了这孩子的好多缺点,比如很不听话。他妈妈喊她回家吃饭,他不想走,被拖拉硬拽的拉回去,还对妈妈拳打脚踢。
妈妈无奈于是动手要打,开始拧耳朵强硬叫走。
这明显是孩子被惯坏的,我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对此有一点点建议,很想告诉她应该怎么办。
好几次话都到嘴边了又咽了回去,我知道如果我告诉她怎么办就相当于我把她儿子放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说他儿子有各种问题她一定会不开心的。尽管我说的是事实,她也可能不好意思直接否定我,但内心一定会排斥我这种行为。
毕竟谁也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家孩子有各种毛病,然后给各种建议。
还因为,给建议的时候我把自己放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好像我做的都是对的,是“正人君子”,她不会教育孩子,她是错的。我们俩站在不同的高度,她心理自然不舒服。
如此想来,我没有把我的那些“真理”都告诉她。
她也能感觉到这种氛围,主动跟我说她家孩子不好管,都被奶奶惯坏了,因此才辞掉工作专心带孩子。现在也专门学了一些育儿知识,带孩子有一些方法了。
听她说完我内心长吁一口气:幸亏没给建议,人家都知道。我会的人家都会。
这次真是一个不错的体验。
但是什么时候才能给建议呢?对方求助的时候,她明确的表达她的需求,说具体需要我的哪些帮助的时候我再拿出我那些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这时候如果帮助了她,她才会真的感激,我们的关系才是真的和谐。
所以“没求助不主动给建议”,真是人际交往的大道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