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罗伯特·赖特 文/万维钢
此文经过自己的删减,归纳,备用。感觉实在是太好的文字。
美国很多人在学佛,西方已经形成一整套佛学体系。
亚洲佛教中的“超自然”因素去掉,只留哲学和冥想修行方法论,是“现代化”的佛学。
“佛学”比“佛教”更好,不应该用宗教的眼光看佛学。
相对于其他宗教,佛教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允许你* 思辨 *,从不要求你* 盲目相信 *。
西方佛学,有最大的优点,是不故弄玄虚,用尽可能简单明白的语言把道理说清楚。
没有六道轮回,
没有因果报应,
更没有“神通”。
基本上是把佛陀当成一个觉悟了的哲学家。
量子物理学解释了佛学,扯淡
区分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和各种跳大神的“仁波切”的最重要标准,就是得知道底线在哪里有证据的才说,没有证据就别说。
下面是关键词
一、“烦恼”和“苦”
1.什么是“苦”
人生是在受苦,这个意思被人各种发挥。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是个觉悟者就可以不感到苦?
佛经最早用梵语写成,但纯正的梵语现在已经失传,今天佛经语言只有巴利语、汉语和藏语。
巴利语是中古印度的雅利安语,跟梵语非常相近,可能最符合佛陀原本的说法。
巴利语可以直接用英文字母书写,西方佛学也比较认可巴利语的佛经。
“苦”的巴利语,是dukkha,有人考证,dukkha 在巴利语中的意思,也可以被翻译成“不满足”(unsatisfactoriness)。
也许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苦”其实就是“不满足”?
【不满足必然产生欲望】
2.快乐是个错觉
苦就是不满足,快乐则有几个特点:
第一,完成某些事,你能获得快乐。
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第三,对于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
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大脑必须永不放弃,永远追求快乐才行。
对我们来说,这个局面非常可悲。
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正所谓“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
这是一个无间道!
【十八层地狱的最底层】
人难道不是这样吗?
在做某个事情之前,我们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觉到很空虚。
这就是苦。
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
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
3.烦恼也是错觉
人各种情绪其实是自然选择对思想的编码,编码是可能出错的。
第一种错误:环境变了,编码没变。
看到甜的、高脂肪的食物会特别想吃,是一种*假的*感情。
路上开车,遇到有人抢道,你会愤怒,这里的愤怒,也是一种假的感情。
第二种错误:“假阳性”。
对风吹草动害怕的情绪在原始社会很管用,但是在今天就会导致我们的各种焦虑。
面对陌生人,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人!可是我们特别关注自己给别人的印象。
我们的种种情绪中错觉实在太多了。
我们以为能得到快乐,其实快乐非常短暂。
我们对糖很有感情,糖吃多了对我们有害。
我们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都是瞎担心。
所以佛说,人生充满了苦,而烦恼都是虚幻的东西。
这就是赖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对“苦”和“烦恼”的解释。
二、“无我”的科学
内观派(Vipassana),认为当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能获得三个认识。
第一个认识“无常”,也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个概念似乎很容易理解。
第二个认识是“苦”(dukkha),我们说过,“苦”是来自于“不满足”。
第三个认识是“无我”,
先说一本佛经。这很可能是佛陀觉悟之后所说的第二部经典。
1.《五蕴皆空经》说什么
“无我”,就是你并不存在。
五蕴,是构成自我的五个东西,中文叫做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赖特这本书用现代的语言,是这么解释的——
【形态】色蕴(physical body),就是人的身体,英文中经常把“色”这个字翻译成“form(形态)”,这里指代人的身体;
【情绪】受蕴(basic feelings),就是人的基本感情,比如痛苦、高兴、担忧;
【感觉】想蕴(perceptions),就是人的基本感知,比如视觉、听觉、嗅觉;
【习惯和行为】行蕴(mental formations),它说的是我们的精神形态,也就是想法和行为,包括一些复杂的思想、我们做事的习惯和倾向性;
【自我意识】识蕴(consciousness),就是人的意识。
佛陀搞小班授课,教学方法是启发式。
佛问第一个僧人,你认为你的身体是你的吗?僧人回答说是啊,身体是我的一部分。
佛说,如果一个东西是你的,那你就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它。比如你的身体病了,你能说让病好就好了吗?如果你长得不好看,你能马上让自己变好看吗?僧人回答说,不能。
佛说,身体既然不受你的控制,那就不是你的一部分。
类似的道理,佛陀跟第二个僧人对话,说我们的基本感情,也不受我们的控制。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想要不痛苦也不行。所以感情只是*影响你*的东西,而不是你的一部分。以此类推,佛得出的结论就是五蕴都不是自我。
火吠舍不得不回答这个问题,只好说,我不能控制我的身体。
佛陀就说,那你就不是你自己的国王。
佛陀的这两场论述,可惜我都不在场啊。如果当时我在场,一定会问他一个问题:五蕴都不是我的一部分,那“我”到底只是不以五蕴的形式存在呢,还是根本就不存在呢?
2.非我非非我
3.无我的心理学
所谓的“自我”,是一个幻觉—— 我们至少可以说,你并没有一个*单一的*自我。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别人看你才是个靠谱的人。
否则你要是说“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做,反正我就做了”,那你就完了。
更进一步,你还得自己相信自己是个靠谱的人,你觉得自己办事有条理、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不是随便的人—— 这样你才能跟自己和睦相处!
不但如此,大脑有时候会故意忘记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只记得自己的种种高光表现。大脑甚至还会高估我们自己的水平。
也就是说,与世界精确交流并不是大脑所擅长的,大脑爱做的事情是先欺骗自己、再欺骗世界。那么由此来说,“自我是一个幻觉”,这句话就是有道理的。
使用现代科学可以印证佛学中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并不神秘,甚至可以说相当浅显。
三、大脑是个多元政体 【理解大脑的模块,更加在概念上接近计算机】
1.恐怖片和浪漫片
恐怖片和浪漫片开启了你大脑中不同的模块。
恐怖片开启的模块叫“自我保护”,它想让你和其他人在一起抱团取暖,所以你就要去到人多的地方。
浪漫片则开启的是前面说的“求偶模块”,它会让你更愿意找一个私密的地方,所以你想要去人少的博物馆。
那问题就来了:到底哪个模块代表“你”呢?
2.你还是你吗?
现代心理学的“模块论”,给佛陀说的“无常”,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人并没有恒定的自我,你在不同时刻其实是被不同的思维模块所左右。
求偶模块说了算的时候,你是一个形象,自保模块说了算的时候,你是另一个形象。
我们看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时刻表现得很疯狂,事后会后悔,他会说当时的我好像不是我一样。而别人看到他疯狂了,就会说别冲动!你现在不是你自己!
那人到底有多少个“自己”呢
至少有七个。
3.七个模块
自然选择给人的大脑提供了七个思想模块——
1 自我保护,前面刚说过;
2 吸引配偶,也就是前面说的“求偶模块”;
3 保住配偶,也就是防止配偶跟别人跑了,这个模块一旦开启,人的注意力就不是在异性上,而是在潜在的同性竞争对手上了;
4 群体认同感,希望加入组织,获得社交和团队合作;
5 关爱亲属,保护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基因关联的人;
6 社会地位;
7 避免疾病,我们看到不干净的东西会感到恶心,喜欢舒适的环境。
“模块说”,现在基本上是学界的一个共识、或者说至少是主流的学说之一。这些模块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我们大脑中一直存在的。
人一出生,大脑就已经“预装”了这些模块。
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见到美丽异性也想追求、看到脏乱差环境也会反感。
但是请注意,模块只是逻辑分类,并不是说大脑中有哪个区域负责哪个模块。这些模块之间也并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不像你手机里的APP 一样,想用哪个程序就把它调出来,不用就关闭这个再打开另一个。
模块之间有互相影响,而且无缝切换,常常一个模块还没结束,另一个模块就已经启动了。
我们大脑的决策权,基本上就被这些模块轮流掌握。人的大脑其实是一个多元政体。
4.自由意志在哪里?
人脑不是君主制,而是一个“多元政体”。每个模块都可以暂时接管你的大脑,轮流坐庄,各个模块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
这种模型是近年以来心理学家对大脑最新的一个理解。
模块占据你大脑的方法,是感情。
每个模块都向你输出一个感情,哪个感情强,哪个就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
这就好比你身处一大帮朋友、谋士和下属之间,他们每个人都在跟你说话、都想让你按他说的办—— 谁说话的声音大,谁就更能吸引到你的注意力,你就容易听谁的。
不但感情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比如你现在想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体会自己的一呼一吸。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很多想法就会不断地冒出来—— 这些想法,也是从各个模块中冒出来的。
而且这些模块还根本不靠谱,他们给你出的主意常常根本就是坏主意。你被“他们”迷惑,他们不是“你”,这正是佛陀说的“五蕴皆空”和“无我”。
佛陀说你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
我理解,这就好像一屋子的人都在让你干这干那,而你非常酷,直接忽视大部分人的声音,自己选择了对你最有利的意见—— 哪怕他的声音很微弱。
“内观”派的冥想方法。这是一个功夫,得勤学苦练才能掌握。
四、冥想的方法
练习的方法,就是静坐冥想。
1.师承
冥想界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派别。
禅宗 。禅宗是思考一些公案,像寓言故事一样,有时候搞些言语上的“机锋”,来个顿悟。比较适合诗人。
藏传佛教 。冥想方法主要是想象视觉意象,适合艺术家。
“内观” ,追求的是“正念”,英文叫mindfulness,内观,适合心理学家。
内观要求自己的观察者,体察自情绪是怎么回事儿,好像一个心理学家在分析自己一样。内观派很有科学精神。
西方知识分子中间,非常流行冥想。冥想是达到心流体验的一个办法,冥想是个有效的休息和减压方法,包括Google 公司都专门给员工设立了冥想室。
内观的冥想可不仅仅是为了休息,也不是什么陶冶情操之类的小资活动,我们的是佛学。
内观冥想的目标,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
2.“正定”和“正念”
冥想的形式非常简单。只要不睡着就行。
第一步就是坐下。
第二步,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
这可一点都不简单。有个概念叫“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的正常状态是随机漫步,各种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地冒出来,你会做各种白日梦。这个状态就是默认模式网络。我们其实很享受这个状态,有时候还能获得一些创造性的发现。
但是冥想,恰恰要求你不能进入默认模式网络。你的思想不能信马由缰,必须专注在呼吸上。能坚持专注的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
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我理解专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练习把握对自己大脑的控制权。
如果你能专注很长的时间,据说,你将进入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赖特曾经达到过这个状态。他说在长时间的专注之后,获得了一种非常深入的平静,有一种巨大的喜悦感,大概类似于服用LSD 的感觉。
达到能专注很长时间的水平,你接下来就有两个门派的选择。佛学有个说法叫“八正道”,我们大约可以粗略地理解成修行的八种方法。八正道的第七叫“正念”,第八叫“正定”。
如果你选择一直保持专注呼吸的状态,你的功夫就是“正定”,这是小乘佛教的修炼方法。
正定以后是正念,也就是美国流行的“mindfulness”。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
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专注于什么都可以。
这就像是我们平时说的“活在当下”。
就是你的心思不要总思前想后,应该专注于身边事物的深刻之美,对世界有一个诚实的认识。
但是内观中的活在当下不是目的,专注于一个事物的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洞见。
这两天我也尝试了冥想,我发现我很难专注于呼吸。我刚专注起来,马上就会有一个想法出现,我的思想总控制不住地想这想那。
那入门以后是个什么状态呢?
3.专注的两个层次
冥想功夫从低到高,大概至少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你能够不受强烈感情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剥离开。
只要达到这个层次,你马上就能体会到冥想的好处。
这个层次赖特达到了。比如牙疼,普通人可能会抱怨和对抗牙疼的感觉,你越反感,你觉得越疼,最后你的整个大脑被疼痛感劫持。而冥想的做法,是你先承认这个疼痛感的存在,然后不理会这个感觉,跟它保持距离!
这就好比你从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疼痛感。赖特有一次牙疼,他打了个比方,说过去不会冥想的时候,牙疼起来的感觉是“ouch~!”,相当于中文里“哎呦哎呦”地疼;会了冥想,现在是“whoa”,好像你看到别人牙疼而发出的一声感叹,大约相当于中文的“哎呀?”
疼痛感仍然存在,但是现在的你不会被这个感情所制约。你知道,疼痛的,并不是“你”。
练到这种功夫,你在生活中就再也不会感情用事,你永远都能调整好心情。
更高的层次,则是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都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
绝大多数情况下打扰我们专注力的都是各种小想法共同点——
都不是你当时正在做的事。要不在过去,要不就是未来。都和“你”有关。
常常都与另外一个人有关。人都是社会动物,我们总爱想“人”的事儿。
想法是由模块产生的,通过某种感情吸引你的注意力,“试图”劫持你的大脑。
这里说“试图”其实不太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你被各种想法所吸引,自己想要跟着想法走。
怎么跟想法剥离呢?方法仍然是当一个想法来了的时候,你要承认它的存在,然后跟它保持距离,不去想它,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呼吸。
赖特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说你站在一个火车站,各种想法就是火车,眼前的火车纷纷来了又走,而你始终不上车。赖特还没达到这个层次,他有时候会上车—— 但是车开动以后,他能从车上跳下来!
咱们回想一下,这两个层次,强烈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们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者扼杀它们—— 我们是承认它存在、允许它出现,但是不受它影响。你就这么默默地看着它们从你眼前经过。
达到第一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
达到第二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
没有任何东西能打扰和控制你。这种能力实在太厉害了!
用佛学的话,就是你会逐渐脱离“苦”,接近“涅槃”。
但是这个功夫非常难练。
并不是往一个方向拼命用力就能做好—— 这其中,充满了矛盾。
4.四个矛盾
我们经常说高水平做事就是在各种矛盾中把握一个恰当的“度”。赖特在这本书中就列举了学习冥想过程中你会面对的四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无为”和“成功”。
《无为》里说你越想做到无为,就反而越不是无为;你放松不去想它,反而能做到无为。冥想也是一样,你越想要专注,反而越难做到专注。你不刻意追求成功,反而能达到成功。
第二个矛盾是,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
这就是那些想法繁多,总是想这想那的人,他们对思想和情感的控制能力差。正因为控制能力差所以才更需要冥想。也正是因为控制能力差,他们更难以做好冥想。
第三个矛盾是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
就好像牙疼,你越想它越疼,但如果你承认牙疼,选择接受事实,你反而能跟它保持距离不受影响。你越要把它推开,它反而离你越近,而当你接受它,它反而控制不了你。
第四个矛盾是你越是了解“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
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上来就说我能控制我自己,那你就控制不了你自己;你要是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你反而迈出了控制自己的第一步。
建议你用几分钟时间尝试一下冥想—— 我不太相信你能坚持十分钟。
五、正念自控法
前面我们重点说了“五蕴皆空”、“无常”和“无我”的思想:人并没有单一的自我,大脑中至少有七个模块轮流控制我们的决定。从这个框架出发,我们能从中推导出一些看待事物的新方法。
比如说,我们可以给“自控”这个概念一个全新的解释。所谓“自控”就是能管住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儿”,而不被短期的诱惑所吸引。“自控力”一直是励志和成功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解释,非常前沿,和你以前听说过的那些说法很不一样。我们有最新的研究结果支持,我们会讲一个哈佛大学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和一个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的方法和实验。
如果说你在2017年只看一篇关于自控的文章,那就应该是这篇文章。
传统上说“自控”、“意志力”,都是用“理性”战胜“感情” —— 感情上我很想吃甜食,但是理性告诉我吃甜食对身体有害,所以我拒绝甜食。一个著名的比方就是“象与骑象人”。人的感情就好比是一头大象,而人的理性就像是驾驭大象的骑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骑象人控制大象,对吧?
还有一个常见的说法,说人的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你越锻炼它,它就会变得越强,对吧?
这些说法,我自己以前写文章也讲过。 但是今天看来,它们可能都过时了。
1.买,还是不买
咱们先来说一个实验。我们知道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的科研经费都相当有限,有时候做实验说给受试者奖励,结果也就奖励几块钱。但是在这个实验里,麻省理工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可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想看看消费者到底怎么花钱。
实验中,研究者给每个受试者差不多100美元,让他们随便花。受试者要浏览一个购物网站,用这笔钱想买啥买啥—— 条件是,在他们做决定的时候,研究者要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密切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
研究者发现,在一个人决定买与不买的过程中,人脑中的两个区域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个区域是“伏隔核”,它的作用是提供愉悦感—— 当人预期能得到回报、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伏隔核就会变得活跃。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面对一个商品时他的伏隔核越活跃,他就越可能买这个商品。
第二个区域是“岛叶”,它的作用和伏隔核正好相反,当你预期到痛苦或者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岛叶就会变得活跃。可想而知,岛叶越活跃,人就越不会买这个商品。
我觉得这个发现很有实用价值。如果一个销售人员能时刻监控他周围顾客的大脑活动,来个精准推销,岂不是可以少费很多口舌吗?
好,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人面对某个商品,他既想买、又不想买,那哪个区域活跃呢?答案是两个区域都活跃。一方面,这个商品能给你带来愉悦感,让你产生想买的冲动;另一方面,你会犹豫买这个商品会不会有弊端,这笔消费是不是浪费钱。
而最终决定到底要不要买,就得看伏隔核和岛叶这两个区域,哪一个*更*活跃。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两个区域都是感情区域。请问在这个决策过程中,理性的作用体现在哪呢?
2.理性对感情,还是感情对感情?
我们看到的购买决策过程其实是两种感情的较量。正面感情超过了负面感情你就买,负面感情超过正面感情你就不买。这其实符合人脑的“模块说”,大脑随时被各个模块接管,谁的声音更大谁就做主—— 而每个模块,都是感情模块。
决策,其实是感情和感情的竞争。
本我
那理性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赖特说,
理性的作用是给感情提供信息和辅助。
理性是超我
赖特举了一个例子。他特别喜欢吃巧克力,但他也知道巧克力含糖高,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那么当赖特纠结于要不要吃一块巧克力的时候,难道说“不吃”就是理性的,“吃”就是感情的吗?其实两个声音都是感情的。
一个感情是想吃巧克力。它为了说服其他感情,会列举各种*理性*的理由—— 你一会儿不是还要工作吗?吃巧克力可以让你的精力更充沛。
但是不吃巧克力,也是一种感情,这个感情是想获得健康和长寿。这个感情也会列举*理性*理由,说巧克力吃多了身体会变胖。
也就是说,每一个感情模块都在使用理性来帮自己说话。
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武器。
目前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认同了这个说法。哈佛大学的乔舒亚·格林(Joshua Greene)教授认为,人所谓的抽象理性思维系统,是位于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正好和多巴胺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知道,多巴胺系统能够评价每件事情的价值有多大,提供快乐的回报。说白了,这就是说理性也是演化的产物,并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
每个模块的工作方式,都是感情。
情绪,是人类的底层逻辑
并没有哪个模块比哪个模块更理性—— 各个模块都可以调用理性。我们的意识以为自己在做理性分析,其实意识只不过是在倾听各个模块用理性来为自己找理由而已。
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自控的关键就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感情。
3.自控的机制
以前的说法,自控力是一种肌肉,你越练越强。但我们仔细想想这个比喻,其中似乎有问题。比如有个人一开始意志力就很薄弱,喜欢喝酒,越喝越迷恋喝酒的感觉,最后无法自拔,那么显然他的“自控力肌肉”根本就没用上。那么我们就要问,如果自控力肌肉这么容易就用不上的话,自然选择为什么还要给大脑留下这个设定呢?
还有,生活中有些非常自控的人,可能明明爱喝酒但是知道喝酒误事,平时滴酒不沾—— 结果偶然遇到挫折、精神崩溃,喝点酒,这么一喝就“破功”了,很容易又变成一个嗜酒的人。这似乎也不对,照理来说,他练了那么久的自控力肌肉应该很强才对,怎么一下子就没用了呢?
可见“肌肉说”不太可靠。而“模块说”,则提出了另一种自控的理论。
我们大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各个模块的感情力量强弱对比的结果。想要管住自己不吃巧克力,你就应该希望“不吃巧克力”这个模块的力量变强。
而模块变强的机制则是“满足感”。比如说这次“吃巧克力模块”战胜了别的模块,成功地让你吃到了巧克力,你马上就能获得一个快乐的满足感,那么下一次争论的时候,“吃巧克力模块”的力量就会更强,别的模块就更争不过它。
在争论中取胜—> 获得快乐奖励—> 自身力量更强—> 下次争论更容易取胜
通过快乐的方式建立更多的仔自信
快乐的感觉,正是自然选择最喜欢的激励手段。而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这就是为什么短期冲动总是难以克服,一次次的满足只会让它一次比一次强,你最后必须加大剂量才能让它满足,就好像吸毒一样。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戒酒很长时间的人,偶尔喝一次酒就马上就又想喝酒,因为他的喝酒模块并没有失去力量,只不过一直被压制而已!偶尔喝一次酒带来的巨大的满足感,就足以把它再次激活。
这也是为什么要吸引一个人去赌博,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让他赢,一次次的赢牌给他带来的刺激越来越大,他就很容易陷进去,难以自拔。
如此说来,最好的自控方法应该是打断正反馈,不让相关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
这正是佛学的自控法。
4.正念自控法
我们现在说的这个方法是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在研究中亲测有效的办法。布鲁尔找了一些烟民来做戒烟实验,他教给烟民们的方法,其实就是咱们说的“正念冥想”。
布鲁尔的方法分四步,缩写为RAIN ——
识别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当你想抽烟的时候,你要意识到,想吸烟是一个感情。
接受这个感情(Accept the feeling)。不要把这个感情推开,不要对抗,要承认自己想吸烟,而且承认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
观摩研究这个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这个感情,它的力量有多强?是我身体的哪个部分有吸烟的需求?这个感情有“颜色”吗?是什么“材质”的?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
分离(Non-attachment)。你和这个感情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想吸烟了。
冥想的时候,我们练习任凭各种情感在眼前过但是不参与,练的就是这个功夫。
这个办法,和“用意志力压制对抗”,非常不一样。布鲁尔打了个比方。比如现在有个机关,只要老鼠一碰这个机关,就能得到食物。老鼠就代表你的感情,机关就代表你是否接受这个感情。以前的意志力训练是推开这只老鼠,不让它去触碰机关。而现在这个正念方法是允许老鼠去触碰机关,但是碰到机关后并没有食物给老鼠。感情出来了但是得不到回报,那么时间长了以后,这只老鼠也就不会再去碰机关了。
意志力方法是“对抗”,正念方法是“化解”。
实验结果是布鲁尔这个方法比美国肺科协会推荐的传统戒烟方法更有效。
其实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自控问题。比如你工作的时候爱走神,总想去看看手机,那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你先承认自己想看手机,然后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为什么想看手机,分析分析“看手机”这个感情到底是个什么性质……你可能就不想看手机了,然后你就可以回过头来继续工作。
如果果一个人想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可是工作过程中管不住自己,不知不觉玩手机浪费了一个小时,那他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是自己情感的奴隶。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人。
六、什么叫“色即是空”?
我们再说一个听起来特别玄的概念,叫“色即是空”。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世界是空的吗?你现在坐的这把椅子,明明是真实存在的,它怎么是空的呢?
有些人说万物都是空的,也许可以理解成我们生活在一个Matrix 之中,是在玩虚拟现实游戏,什么都是虚幻的。可是,就算你告诉我这个又有什么用呢?我的人生是游戏,难道我能退出吗?
赖特的解释是,确实,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很多是虚幻的东西—— 而且你确实能退出。
认识到世界是“空”的,对你有好处。
1.存在与内涵
电锯声仍然存在,但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甚至觉得电锯声还挺好听,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
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内涵(essence)”。
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锯。
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 就是“色”。
2.色的性质
第一,内涵是自动产生的。
第二,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
第三,内涵都是主观的。
第四,无感则无视。
我们是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色”的世界。
3.觉悟者眼中的世界
第一点,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
第二点,人们对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
人并没有固定的性格,只是在不同的情景之下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不贴标签,你才能了解到他更真实的一面。
正念是选择注意力的能力。如果你能把各种故事和标签带来的感情都剥离掉,红酒也还是红酒,它的味道都在,但是你能获得更真实的味道体验。
经常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
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
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
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
佛学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无我”和“空”,我们都说了。把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有一个更高级的层次。
七、因缘动力学
这本书前面一直是在用现代科学的成果去验证佛学,但是今天到最后一部分,我们要讲的是修行到了很高的境界是一个什么状态,这就没有很好的科学证据了,你很难找到很多修行的人来做实验。
但我们今天也不是讲玄学。我们可以做些理论探讨,听听修行者的描述,还有赖特的个人体验。
1.物我两忘的体验
赖特本人的冥想水平不算高,但是他的功夫也没有白练,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一次,在冥想的过程中,赖特感到脚上有个疼痛感。他当然没有被这个疼痛感控制,他观察疼痛感。就在这个时候,窗外又传来鸟叫的声音。在那一时之间,赖特突然觉得脚上的疼痛感和窗外的鸟叫声,*都不是*身体的一部分—— 又或者说,它们*都是*身体的一部分!
赖特感到,“自己”和“外面”,的分界线,消失了。
《盗火》里也提到过,这是很多宗教人士都有过的体验,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和万事万物融为一体。
这个想法有道理吗?“我”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线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皮肤就是分界线,身体以外的是外界,身体以内的是自己。但是赖特说,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个分界线其实并不明显。
比如说,人体之中有很多和人类共生的细菌,有些细菌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肠道中的某些细菌就对身体健康很重要,而且还能左右我们的情绪。有实验发现如果把一个人的肠道细菌给换掉,这个人的性情都可能会变。那么请问,你的细菌,是“你”的一部分吗?
还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那简直比自己病了还难受。那么请问,孩子是不是“你”的一部分呢?
再比如说,有种病叫“镜像触觉联觉(Mirror-touch synesthesia)”。患有这个病的人,如果你触摸他身边的人,他就会感觉你在摸他一样,那个感觉非常真实。那么请问,皮肤还是他身体的界限吗?
对大脑来说,脚完全可以不算是“自我”的一部分。脚上的疼痛只是从大脑外面传递给大脑的信息而已。而窗外的鸟叫声也是从大脑以外传递给大脑的信息。以此来说,脚疼和鸟叫,似乎没有明显的区别。
那么佛学里的“无我”,就还有一个外部的体验。
“无我”的内部体验是,五蕴都不是“我”的一部分。“无我”的外部体验,则是外部的东西,也是我的一部分。我和外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连在一起的,没有任何东西*单独*存在。你可以说“我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也可以说“我就是世间万物”。
到这一步,你可以说“世间万物是空的”,也可以说“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这两句话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意思,但这里面水可就深了。印度教坚持认为世间万物是一体的,大乘佛教坚持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空的。其中区别到底是怎样一种境界,我们没有体验过。
但这一切并不是文字游戏。 意识到自己和外部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可以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2.贪嗔痴
先说一点理论。前面咱们讲过“苦(Dukkha)”,我们知道苦是因为不满足。换一个说法,佛学认为,苦来自“tanha”。“Tanha”这个词有时候被翻译为“爱”、有时候被翻译成“欲”、还有的翻译是“贪爱”。
Tanha 的字面意思,是饥渴。但佛学中,tanha 既可以表示你喜欢一个东西得不到,也可以表示你不喜欢一个东西、你想和它分开却分不开。这就涉及到另一个佛学概念,叫“三毒”。
所谓三毒就是贪、嗔、痴。中文网络中对三毒有很详细也很玄的解释,但赖特这本书里的解释非常简单——
贪, 就是被一个事物所吸引。钱财、异性或者名声,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你想得到,这种感情就叫贪。
嗔, 中文字面意思是愤怒,但它泛指一切负面情绪。凡是你对什么东西有负面情绪,想排斥,都叫嗔。
所以贪和嗔其实就是tanha 的两面。
而因为你有了tanha,你就会对各种事物做自动的感情判断,觉得这个就是好的、那个就是坏的—— 如同昨天我们讲的那样,戴上了有“色”的眼镜,你观察世界就不再准确了,这就是痴。痴,就是蒙蔽了双眼。
贪+ 嗔= 痴。
所以,修行者要想体验到空,去除痴,就必须克服tanha。那tanha 是从哪来的呢?Tanha 是你想把什么东西拿到自己这里来、或者想把什么东西从自己这里拿开—— 之所以有tanha,恰恰就是因为你认为你和外界之间有一个分界线。
举个例子。赖特有一次参加冥想培训班,班上一个同学竟然在冥想的时候睡着了,而且还打呼噜。赖特平时脾气暴躁,他就觉得这个人太可恨了,自己不好好练还打扰别人……他产生了“嗔”。
当然,赖特马上用冥想去观察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他就平静下来了。这时候,赖特就感到自己和那个打鼾的人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个人发出鼾声,鼾声进入赖特的大脑,大脑中对鼾声产生感情评价,感情评价导致tanha,tanha 又影响了赖特本人。
换做以前的赖特,会把自己和那个打鼾的人给分隔开,想要排斥那这个人。而现在的赖特,是把自己和自己的tanha 分隔开。
所以,认识到无我,和克服tanha,是相辅相成的。
把这个功夫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是“涅槃”。
3.涅槃是一种什么境界?
有学佛的人推测,
涅槃有四个特征——
完美的幸福感
彻底的平静感
内心完全的自由
对周围事物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怎么才能达到涅槃呢?
佛学中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叫“缘起”。
用一句话来概括缘起,就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缘起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因果链条。每件事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每件事发生又都会有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另外一件事的原因。
而属于人的一条特殊缘起链条,叫做“十二因缘” ——
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
爱
取
有
生
老死
这十二因缘的说法有点玄,但是对其中从“六入”到“爱”,赖特给了很直观的解释——
所谓“六入”,就是人的感官;
因为有感官,我们就和外部的世界发生了接触,这就是“触”;
因为“触”,我们就对事物有了好坏评价,这就是“受”;
因为有“受”,就有了你想要和不想要的,这就是“爱”,也就是tanha。
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因缘之中。或者你也可以说,我们是被因缘所控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条件的”。
涅槃,就是摆脱了因缘的控制,变成了“无条件的”。
历史上有很多修行者被认为达到了涅槃。但就看现在活着的人里面,似乎没有谁说我已经到达涅槃,你们敢不敢拿我做个科学实验。所以涅槃还是一个神秘的状态。现在有的西方佛学人士认为人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涅槃,你最多可以追求*在某一方面*不受限制。
也许我们应该把涅槃当成一个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每进一步,你都会更自由。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科学上来。
4.超越自然选择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我们之所以要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万事万物,之所以有贪和嗔,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大脑的设定。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我们就认为它是好的,就贪,反过来就是坏的,就嗔。你可以把佛法当成一个超越自然选择的方法。
为什么要超越自然选择呢?因为自然选择的设定具有天生的不合理性。
赖特说,自然选择给每个人的基本假设就是,你是特殊的,你比别人重要。我们总是从自我的视角出发,去判断好坏。但是这个基本假设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生物,不可能每个生物都比别的生物重要,不可能每个人都特殊。
那我们能不能换个视角。如果你能跳出自己,用上帝视角或者说宇宙视角去看世界,那么“无我”和“空”这两个概念就很自然了—— 它们等于就是说,你并不比其他事物特殊。
一块腐败发臭的肉,从人的视角来看,它里面有细菌、对健康有害,显然是个坏东西。但是从细菌的视角来看,腐肉恰恰是它们繁殖的温床。这就是“色即是空”。认识到这一点,这块肉就是一块肉,并不存在好与不好。
也许这就是佛学的意义所在:
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两千六百年前,佛陀体察到了自然选择给人的思想的限制。他没有任何现代科学工具,但是他发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解决方法,还发展出一套知行合一的佛学体系。、
佛陀走得非常非常远,以至于后世的人已经难以理解他。
两千六百年后,现代科学让我们再一次发现同样的问题,使得我们可以学习佛陀的方法,印证佛陀的思想。
全书到这里就讲完了。但是我们的问题远远没问完。读这本书过程中我有很多感想,明天,我想专门谈谈我关于几个大问题的感想。
八、如是我闻
我想把佛学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观念,和老百姓眼中的佛教作一点比较。你可能认为我今天说的大逆不道、太偏激了,但你也可能认为我说的还不够彻底。
我认为佛法,
大约说是“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两个基本点是“无我”和“空”。
“无我”,是给我们一个客观的视角。
“空”,则是客观视角之下的平等观念。
而一个中心,则是“自由”。
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让我们做更自由的人。
我想从这个基本认识出发,不预设其他任何的假定,做一点逻辑推导。
那么你也许就会发现,老百姓、各种“仁波切”、乃至于一些“大人物”,对佛法有这么三个认识,是存在悖论的。
咱们先说最简单的。
1.学佛是为了求保佑吗?
有些人会布施给修行佛法的人,比如送些大米之类,希望他们吃了我的米就能带给我“功德”。老百姓这么想,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我想探讨一下: “功德”,是佛法吗?
我们知道西方化的佛学里面没有超自然力量,不存在因果报应的说法。但我想说的是,即便存在“功德”这个机制,这种贩卖功德的做法,也不符合佛法。
咱们干脆假设布施真的能换来功德。你给庙里捐款,庙里就能通过某种神秘机制让你心想事成,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认为这是合法的生意。僧人如果真有这个能力,完全可以开办这样的生意,这也是一种服务。或者,僧人思想境界高,不屑于收钱,你只要给我吃点米,我就能保佑你家孩子考上大学,这也是合法的服务。合法的意思,是符合“国法”。
但是如果你说这个服务符合*佛法*,那我就要提出一个逻辑质疑。人们之所以“求”佛,是因为心里面有一个欲念,凭自己的力量满足不了,有什么东西想得得不到,于是就去贿赂佛祖,指望佛祖帮他得到。
求佛的人付出一点小小的代价,佛祖就满足他一个大大的欲念。佛祖这岂不是在纵容别人的欲念吗?
佛法的核心思想的是人不应该被自己的欲念控制。佛陀如果听说你有一个欲念是通过世俗力量无法满足的,他肯定劝你舍弃这个欲念,他怎么可能动用超自然力量帮你满足欲念呢?
佛陀的教育是不戴有色眼镜看人,而现在谁布施你、谁在你眼中就得到了特别的对待,你这不是贪财好“色”吗?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是不是就根本不应该“求”佛?
佛学处处强调自由,自由首先得自主,连五蕴都是空的,那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外部的力量呢?
你的感情想要什么东西得不到,你就通过贿赂佛祖的办法来得到这个东西,你的感情不想要什么东西,你就通过贿赂佛祖的办法让这个东西远离自己—— 这哪里自由了?
这跟佛法不是南辕北辙吗?
2.佛法让人消极吗?
我们印象中有一种人出家是因为看破了红尘。或者失恋了、或者家破人亡、总之是各种不幸,决定退出游戏,不玩了,去学佛。
这似乎是说佛法最适合没有感情的人,你老老实实过个简单质朴的生活,打坐冥想就是你的娱乐了。
如果人人都这么消极,世界还怎么进步呢?
但是我们了解的佛法,似乎从来都没说要让人*没有*感情,佛法一直说的是不要被感情所*控制*。
冥想只是观察感情,不是要消灭感情。
如果有一个人,他有很好的创业想法和技术,想开个公司,想把公司做大做强赚很多钱—— 请问如果佛陀在场,会不会反对他这么做呢?我觉得佛陀不见得会反对。
佛陀真正反对的是被某个东西劫持。
比如现在有个老王,特别想赚钱,认为赚钱是第一位的。为了赚钱,老王牺牲了跟家人的相处时间。老王的亲朋好友,在他的眼中被自动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是有利于他赚钱的人,一类是帮不上他赚钱的人,而他只跟第一类人交往。老王看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是用钱的角度去看,有利于他赚钱的他就关注,跟赚钱没关系的他就直接忽略。
佛陀会认为老王的双眼被蒙蔽了,他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之中。佛陀反对我们成为老王。
而另有一个老张,虽然也开公司也赚钱,但是他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他尊重每一个人,真诚地跟亲友相处。他认为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经常关注一些跟自己的事业无关的事情。哪怕你做的事儿他完全不懂,他也愿意听你讲讲。他随时都能发现周围美好的东西,一天到晚心情愉快。佛陀应该会认为,老张的眼中的世界更真实。
假设还有一个老李,情绪非常消极,对外部世界根本没兴趣,眼里看什么东西都是灰色的,我猜佛陀会像反对老王一样反对老李。老李也是被自己的感情劫持了,他沉溺在以往的失败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想把世界都变成灰色。
佛陀本人活着的时候,可是非常积极进取的。他到各地发表演讲,跟人搞辩论直播,每次都必须自己赢了才高兴。他带了很多徒弟,留下一大堆话。佛陀是在做一个事业,而且他也在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3.做慈善该“以慈悲为怀”吗?
通俗作品里的出家人爱说一句“以慈悲为怀”,可是我们考察佛学的基本原理,
真正的慈善似乎不应该以慈悲为怀。
佛法讲“无我”和“空”,慈善也应该从这里出发。
我之所以要做个好人,是因为我认为*我自己并不特殊*。
那么首先我不能为了自己加害别人,其次如果我有能力,我应该像造福自己一样造福世界,这就是慈善。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流行的两种慈善观念,都是错的。
第一种慈善行为比较低级,是做慈善是为了购买功德。
比如有人打着信佛的旗号买的一些爬行类动物放生,这是慈善吗?这是购买。这和去庙里捐钱一样,都是为了自己。
第二个慈善行为,是出于共情作用去做慈善。
人类有个其他动物可能没有的“共情作用”,就是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看到别人难过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很难过。
比如说,你在路上看见一个乞丐,身体残疾,你觉得他太惨了,你心里也难受,所以你就要帮助他—— 而你帮助他就等于是帮助了自己,因为自己也不那么难受了。……这个做法,难道不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吗?
今年早些时候,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 )出了一本书,叫做《反共情》( Against Empathy )。布鲁姆反对因为共情作用而做慈善。
咱们想想乞丐这件事儿的道理。这个乞丐故意把自己搞得很惨,他就得到了很多钱。而另有很多残疾人不屑于出来乞讨,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可是因为你没看见他们有多惨,结果他们拿到的钱没有乞丐的多。这公平吗?
再比如说,现在有些遭遇不幸的人在网上搞募捐,他得到的捐款,几乎就是取决于他能激起别人多少共情。如果我们仅仅是因为共情作用而捐款,这就等于是谁的故事越催泪,谁拿到的钱就越多。这合理吗?
还有,发生了地震灾害,电视台就会搞一些捐款晚会。有时候因为晚会节目给力,收到全国人民的捐款远远超过了救灾的实际需要,那么多出来的这些钱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政府把钱拿去干别的事儿,捐款人肯定不干,说我们捐的钱必须专款专用。可是如果真的都专款专用,难道让曝光和宣传决定哪个灾区收到的钱最多吗?
其实从佛法角度,出于共情作用捐款和购买功德是一样的,都是从“我、我、我”这个视角出发。 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应该以上帝视角—— 或者说宇宙视角去做慈善。
咱们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有一支足球队,你是主教练,你要决定今晚的比赛谁上场。站在每个球员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上场。而你,有三个标准可供选择。
第一个标准是谁将来给我回报,我就让谁上场。这显然是自私的,你这是受贿—— 或者,也可以说你是在贿赂将来能给你回报的球员。
第二个标准是看谁可怜让谁上场。比如小王已经很长时间没打过主力了,他家里很困难,你觉得今天应该让他上场挣点比赛奖金。这也是自私,你是在满足自己的同情心。
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呢?
是你站在球队、公司、联盟、观众,所有相关人员的立场上去做决定。那么正确的标准就一定是谁水平高就让谁上场。
我们看现在西方很多富豪做慈善,不是今天高兴了就给谁多少钱,而是科学安排,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把慈善作为一个专业的事情去做。
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最适合你做*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如果你在路上遇到老人跌倒了,你应该赶紧帮助他—— 这么做不是因为他让你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而是因为第一,这件事应该做;第二,你离他最近,这件事最适合你做。注意,这个选择可是上帝视角—— 就算让佛陀本人安排,他也会派你去做。
也许“义不容辞”,是比“慈悲为怀”更好的慈善理由。换句话说,也许慈善的最高境界是,我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应该被做*,而不是因为我自己*想要做*这件事。
最后总结一下。
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修行的目的是不受自己情感的控制、不受外部刺激的控制,是自己觉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自己的自由选择。
活在当下,从心选择,内观自己,独立思考,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自己的感情和情绪。
这大概就是佛学的基本含义。
学了佛,其实就是一个拥有觉悟看世界的哲学家。
宗教,就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