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看到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展示她的温婉大方的气质时,你是否也想多背几首诗增加自己的气质,让自己与众不同呢?
要想更快更好地记忆古诗,我们需要学会古人读诗、写诗的必杀技——吟诵。
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读书声”说的就是吟诵的声音!古诗是声音的语言,讲究平仄变化,声音长短高低的错落。
吟诵不仅是古人读书的方法,也是诗歌创作的方式。
中国自古都是先吟诗后写诗,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苏轼“何妨吟啸且徐行”。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爱精神、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都是先吟诵出来的。
《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故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不是先默写在纸上的,而是先嗟叹一番,唱一唱,感觉一下声音是否能把情绪传达出来。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人郁闷了、高兴了,总要先吟咏一番,吼两嗓子才会痛快。
吟诵是将诗歌声韵长、短、高、低的变化很好表现出来的读法。吟诵可以使声音的平仄变化形成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我国古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所以,当我们吟诵诗歌的时候,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传达的涵义和情绪。当我们的听觉感官也被调动起来时,我们会更快地记住这首诗。
近体诗讲平仄对仗,之所以要讲平声仄声相对,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声音要有起伏,摆脱单调。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对一行,“个”是仄声,“行”是平声。吟诵如同唱歌一样,最怕旋律单调。诗歌有平有仄,声音有长有短,平声和仄声交替出现符合古人追求旋律变化的审美观。汉语诗歌的声调变化形成抑扬起伏的旋律美,展示出古人的智慧。
古诗的声音不仅仅是传达语言的途径,声音本身是有涵义的。我们通过吟诵诗歌,理解了声音,也就理解了涵义。比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叛军所俘,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五言律诗。
破字是仄声,短读表示强调,国都已经破败不堪,诗人痛心不已,城春“春”字长读,表示感慨,又是春天了,长安的春天原本是明媚的、让人畅快的,“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可是现在国都沦陷,哪里有昔日长安安定、富足的影子呢。山河在对草木深,山河依旧,草木却以荒芜。国破和城春声音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诗人的痛心疾首。
和平年代看花看鸟是闲情雅趣,杜甫写社会安定时欣赏花鸟的闲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战乱年代看乐景只会让人触景伤情。
为什么落泪、惊心,只因为感时,想到国家的混乱,只因为恨别,和亲人的离别。
烽火连三月,自从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三不是实指三月,而是多个的意思,需要长读,表示漫长。诗人陷于长安,和亲人音信断绝,最担心的就是亲人的安全,所以一封薄薄的家书就抵得上万金,“万”字需要短读,表现家人在诗人心中的分量。应该这样吟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由于忧国思亲,内心焦虑,头发也越来越稀疏,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这个时候的杜甫才刚刚45岁,却人未老头先白,说明诗人心中的愁太多了。头发也载不动许多愁了。
通过吟诵,你是不是更深刻地体会到杜甫拳拳的爱国之心呢?你不止是看到一个个横平竖直的汉字,而是唱出了杜甫的心声,和诗人生气相连,自然而然地也就记住了这首诗。
学会了吟诵这个记忆必杀技,你还怕记不住古诗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