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是谁坐在佛堂经殿中,透过层层叠叠此起彼伏的颂经声,却独独感受到了她的真情话语?岁月蹉跎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辈子,经筒转啊,长头磕啊,忘却了攀附权贵,抛掉了达官显赫,放弃了来世的修行,可曾得到了想要的温暖?和那惊世骇人的相见?一个是求神拜佛的香客,一个是受人膜拜的活佛,在仓央嘉措的“信徒”这首诗中,以情修佛的人儿啊,究竟谁是谁的信徒?
![](https://img.haomeiwen.com/i7362374/fc097cd926a3a692.png)
原来坐在佛堂经殿的是他,年轻的六世达賴喇嘛,格鲁派法王仓央嘉措。在他四岁时被确认为五世达赖的转世儿童,成了暗中被守护的灵童。十岁他就离开父母被秘密送往巴桑寺学习佛法。在他十四岁时被公开活佛身份,十五岁在神秘华丽的布达拉宫行了坐床典礼,正式称王。从此仓央嘉措听取法相经典,学习梵文声韵知识,从班禅大师等有道上师学习大量显密经典,成为真正让人仰慕的,高高在上,供奉在佛堂的活佛。
但他却是那时候最可怜的王。他没有实权,只是政治的木偶,被利用的一个棋子,被抛来甩去。而且他是那颗最孤独的棋子。“王在高处不胜寒,唯念亲恩低呢喃。”他心里的痛苦是多想跟亲人诉说,可是亲人在哪里呢?命运作弄人,当他出生有神奇异象时,就注定了他和父母是要被分离的,因为据说他是五世达賴转世。十岁少年被带走的一瞬间,就是一生一世的永别,政治需要,他是再不能见生他养他的双亲。不知他那宁静安详的妈妈,勤劳善良的爸爸,可知别后的少年活佛是怎样地思念着他们?流泪哭泣,滴血成诗。
“山上的草坝黄了,山下的树叶落了。杜鹃若是燕子,飞向门隅多好!”门隅,他最挚爱的故乡,浓浓的孤独和浓浓的相思,亲爱的父母,故乡的山水才能抚慰得了。
同时永别的还有他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女孩子玛吉阿米。 生命力旺盛的少年,十五岁的活佛从此一人住在金碧辉煌,宏伟奢华的布达拉宫。青灯黄卷,经声佛火,他所有的生活就是学经、辩经,无处不在的孤独包裹了他,爱和友谊才能抚慰他。但他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成千上万的凡夫俗子都在艳慕仰望他,如同仰慕温暖绚丽的太阳,谁又知道平静笑脸的他比凡人成倍的忧伤?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从他的“十诫诗”,可曾看到他凄凄惨惨的哀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问菩萨也问自己,这是如何的矛盾纠缠?
最不堪重负的是仓央嘉措的内心,那盏精神希望的明灯啊,在哪里?他高高在上的被供奉在法位上,却是一个徒有其名,空有华美外表没有自主的傀儡,被权势之争利用的进退全不由自己的棋子。他付出了亲情,爱情,自由,青春,却连自己去留的自由和空间都没有。在他二十岁时,他在面见班禅大师洛桑益西时拒绝受戒,还要求收回沙弥戒返俗。就此世间有了各种他行为放荡的流言,红尘烈酒也许是他自我解脱的方式。
“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放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从他的诗句,可曾感受到他承受了普通人所不知的痛苦和心灵上绝对的孤独?
世事难料,因那时西藏的政权斗争,蒙古人拉藏汗统治了西藏,他对仓央嘉措多方为难,指责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沉迷酒色,请求康熙大帝予与废立。康熙大帝命令废除仓央嘉措,移往京城。最后,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神秘遁走。
仓央嘉措留诗一首:“白色的野鹤啊,请将飞的本领借我一用。我不到远处耽搁,到理塘去一遭就回来。”据说,这是仓央嘉措预言他要在理塘转生的话。从这句话可曾感受到他深深的悲凉?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仓央嘉措去了,留下了生死之谜,但世间人却记住了他,和他的诗。他用贴进天然的手法写出简单却是从灵魂飞出的诗句,面朝凡夫俗子敞开心扉的情感。他的诗从中国十七世纪中叶到现在,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引用藏族高僧的话:“六世达賴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
读到了仓央嘉措的《信仰》,很是喜欢这本书。如若有缘,你也可在此书中去更多地了解仓央嘉措,更多地去感受这些让人心灵颤动的诗。
在看得见你的地方
在看得见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在看不见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7362374/9ac10ad542416133.jpg)
(完)
我是Ocean蔚蓝的海,感恩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