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译制片式微的年代,有一个观影群体被忽视已久,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上了年纪的电影观众。
每到周末和传统节日,很多电影同时上映,观众的选择很多,全家出动观影的也不在少数,尽管如今商业电影的目标观众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倒也不妨碍大龄观众和子女们一起观看,毕竟看的是华语电影,接受起来没有太多障碍。可惜,这仅仅是逢年过节时的短暂现象。我是每周都去影院的人,平日里几乎没有见过40岁以上的观众,个中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生活的压力,对于电影的兴趣渐渐消失,尤其是当下的商业电影极少考虑大龄观众的接受度;二是大龄观众都经历过译制片的黄金年代,对于经典的国外译制片耳熟能详,但如今的引进片保留原声配中文字幕已成绝对主流,这使得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的大龄观众极不适应,从而愈加疏远。以上恶性循环的结果便是,内地的电影院成了年轻人的专属地盘,尤其在文化生活不丰富的中小城市,电影院承担了观影、聚会、恋爱、托儿所等诸多“功能”。其实放眼世界这也是普遍现象,只是当下的中国内地影市尤为如此。
那么,谁来替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大龄电影观众考虑呢?他们现在的主要的业余生活几乎被电视上各种婆媳大战、谍战剿匪、抗日神剧所占据。遥想80年代到本世纪初,但凡国外电影放映均有“国配”加持,仅仅从90年代初每年引进的“十部大片”开始,从一个方面全面开启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这其中,配音的作用不可小觑。如今20年过去了,网络滋养下成长起来80、90后人群,早已习惯了上网看电影,第一时间接触的便是原声和中文字幕,“字幕组”在网络中早已是神一般的存在。电影院的放映方式顺应主流观众习惯,是无可厚非的。随着当年的电影观众纷纷步入中老年,却再也没有往日看电影的习惯。说他们跟不上时代是不负责任的,试问,时代为他们做了什么的呢?
我无力改变现状,市场经济讲究利益最大化,讲究投入产出比,为少数人群专门制作配音版本并大规模放映无异于慈善行为,非常的不现实。我能做的,仅仅是从网络上尽可能多的寻觅带有配音版本的国外佳片,新的或老的,放给很少去影院的父母看,他们或许尚未意识到已经“与时俱进”了,只是单纯的觉得比大多数电视剧好看。一年多以来,这已经形成习惯,成了我家每周的固定节目。
父母是被时代忽视的一群人,但不该被我们忽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