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读过很多书,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一类的书。《中庸》《孟子》《论语》信手拈来,儒家、道家、佛家均有涉猎。上大学那会儿,我只读过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和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后来认识了二哥,在她的推荐下,我买来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读,断断续续的,并没有养成每日坚持读的习惯,说来真是惭愧。随着我对二哥的了解越来越多,她在我心中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上,书不是一天读成的,二哥现在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坚持,来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她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超乎于一般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早已经超乎于一般的语文老师。
二哥很低调,从来没告诉我们她今天要上公开课。当听到主持人念到她名字的时候,我耳朵瞬间竖起来了,内心十分期待着这来之不易又惊喜连连的第一次。在二哥的《天地有信》中,我看到了一个身着黑色长裙,肩披紫色围巾,头发攒起于脑后的国学先生,她循循善诱,时而点赞夸奖,时而俯身倾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回婉转,吟诵、追问、引导,一气呵成,余味悠长。
课堂上,二哥让“信”这个古老的文化概念生发出了更多的趣味。漫画的导入,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漫画的思辨,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信”,只有学会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利他。在她的引导下,“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它像小溪一样,细水长流,浸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想起去年十一月在论语碑苑,二哥识得不少甲骨文;想起寒假的时候,大哥二哥和我一起讨论之前在曲师大看到的几扇屏风上的小篆,二哥严谨的学风和广博的学识让我敬佩,我忍不住翻看许慎的《说文解字》,接着借助网络查阅了相关资料,再一次验证了二哥之前的推测是正确的,由此我对二哥又多了几分崇拜,同时也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今日在她的课堂上,我又看到了大屏幕出示的“诚”“信”等字的甲骨文、小篆,看着看着,我竟觉得连这字都变得可爱起来。二哥生动的讲解,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到了古代的学堂里,教书的先生面目慈善,时不时地俯下身子查看我是否将汉字书写正确。
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让一个人的气质变得与众不同。为人内敛沉稳,言谈得体大方,随机自嘲,幽它一默。二哥真是我的宝藏二哥!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天地守信,守的是自然规律。守得住自然规律,天地就能完成利他的使命。二哥是天下的一人,替天行道,从不藏着掖着,总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拉上一把。所以,在课堂上,她能将自己置身于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中间,但她好像从未把他们当成孩子,她始终用她的平等,用她的大格局影响着每一个人,潜移默化,由表及里。
现在的二哥,应该感谢当年拼命读书的自己。跟着大哥二哥这样优秀的读书人混,我哪辈子能赶上她们?那么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又怎么敢每天只读一点点书?
所以,我扯着耳朵告诉自己:别犹豫了,读吧!使劲读吧!
附《吕氏春秋•贵信》及二哥上课流程:
《天地有信》授课流程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
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华不盛,则果实不生。
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则长遂不精。
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谷不坚,则五种不成。
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地不刚,则冻闭不开。
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
——《吕氏春秋•贵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