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崔陶子
儿子很喜欢摆乐高积木。
但他有个苦恼,随着积木组合越来越复杂,细小的零件总是从摆好的积木中掉下来。这时候他就开始大哭,甚至哭得满头大汗,最后气急了就狠狠得把积木扔出去。他屡次这样,导致有一段时间家人都要把积木藏起来,害怕他再次摆积木失败后的大哭大闹。
后来姥姥发明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摆好的积木用胶布粘起来,这样那些小零件就不会掉下来了.儿子对这个解决办法很满意。
我曾经一度认为儿子这样的反应是缘于儿童的完美敏感期。在这段时间他事事追求完美,不能忍受失败这样不完美的事情发生。姥姥的解决办法看起来很完美。
但是,渐渐的,儿子这种对完美的要求越来越多,脾气越来越大。我有点失去耐心,越来越多的哭闹让我想发疯!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儿子对“笨蛋”特别敏感。
如果我做事情好,他会对我说:你真棒。当我做事情不好时,他会说:你是个笨蛋!也就是说:我做得好,我只是很棒(但并不是聪明人)。我做的不好,我就是笨蛋(而不是我这次表现差劲)。很棒和聪明人、笨蛋和表现差劲,聪明的你,能看出其中的差别吗?
这就是问题所在!
发现这个秘密要感谢一本书,叫《心理定向与成功》。它描述了固定型心理定向者和成长型心理定向者的区别。
固定型心理定向者认为智力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每一件事都是对自身智力的检测。一旦失败,那就是失败者。而成长型心理定向者相信智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改变的,一次失败只是当下的失败(这和失败者这个结论有天壤之别)。正是因为失败了才需要不断去学习,走向成功。
儿子对失败的大哭大闹就是一种固定型心理定向思维,认为自己这次失败了就是笨蛋,所以他害怕,并且用哭闹表达自己是失败者的绝望。他这样看自己,也以这种标准看别人。所以我屡屡成为了他眼里的笨蛋。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接下来该是我努力的时候了。
所谓的努力,当然不仅仅是怎么让他形成成长型心理定向思维。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先做出改变。
因为我是同样有着固定型心理定向思维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