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从来没有梦想,瞎活。
——李诞
1
李诞是谁?从《80后脱口秀》初起,到一手包办的《吐槽大会》大火,李诞成为了脱口秀崛起后的大热。
你说,他不过是个段子手,艺人。他说的话至于加个破折号吗?其实这也是一个段子。破折号代表一个人的话,而任何人说的话都可以作为引用。所以不要盲目听信名人名言,因为缀上破折号,立即显得高大上起来。
李诞上了许知远的十三邀,最近我最爱的三个节目,加上窦文涛的《圆桌派》,齐了。很多人对许知远这个人颇有微词,特别是俞飞鸿那期,让新媒体批评的说狗血淋头也不为过。其实,完整地看过那一期发现,尽管这个人所问问题有时会尖锐会别扭,但也未像公号截图那样大失水准。某些公号不过是断章取义罢了。
之所以这个人不被大家接受,一方面与他的性格有关,不得不说他有知识分子的矫情忧伤以及不合时宜,而另一方面竟然是真实。真实到他说俞飞鸿“你真好看”,他会以自己的观点品评你为什么不一直拍文艺片,而去拍通俗片。因为直白,没有拐弯抹角的艺术,他的话语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再加上他那略磕碜不讨喜的中年大叔长相,不免被人冠上猥琐、油腻二词。
人们接受了同样不好看的高晓松,因为他会说话,人们更爱同样不好看的李诞,因为他更好笑。其实真实的表达自己,哪怕只是百分之六七十,在镜头里,他们都做不到。
我们接受不了在镜头中表达。话说男人YY过女星。女孩们也在YY男星,最流行着的话语说“睡”小鲜肉,“睡”大叔。若说男女平权的话,无论男女我们都在内心里进行着无数心理活动。但是你不能对着镜头说出来。
不再去评价许知远此人,扯远了。改日专门写一写他。或许我都不敢写他,去写一个不受大众欢迎的人,甚至是许多恶评的人,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人想做。可是,每个人都在思考,都在拿着手中的笔,敲出自己的文章来。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需要吐槽,需要质疑,也需要接受质疑的能力。但坚决抵制网络暴力。我想,如果是我每天被骂成那样,也会怀疑人生。所以,不想死的快的我,决定要先要写一写,令大家开心的李诞。
2
许知远和李诞的聊天分为两个部分。就像上半场和下半场,人的双重性格表现出来。不得不说,许知远是很奇特的谈话者,他引领受访者打开新的大门。李诞一开始只想展示其嘻嘻哈哈的一面,也就是平日里展现给大众的那副样子,而随着节目的推进,他不得不开启另一个所谓内蒙古人“走心”的模式。那是他包裹着的内心世界。
我非常喜欢脱口秀。可真正去现场看了脱口秀表演之后,我不禁怀疑,我其实迷上的仅仅只是脱口秀的表演者。必须这个人有足够的魅力,才会吸引你。否则,冷场会让你感受到说话这门艺术说不好是多么让人绝望。
而李诞就是那种天赋型选手。(还有一个我也喜欢的池子)他往那里一站,从一开始到最后一刻,都能让人笑的肚子疼。这种才能,简直就是造福人类。在如今,压抑焦躁悲苦苍凉的社会,人们想要真正找点乐子,其实挺难。真正好看的喜剧表演,很容易爆。研究说话,用这种形式博观众一乐,乐得其所。
之后李诞就把这一切看的特清楚。节目火了,人也火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用他的话说真没想到自己也能混到今天这样人五人六,穿金戴银。没什么了,也许再做大也可以努力,也许做不大就是自己能力不行。他把自己的一切看的特别透彻。这跟他从小学佛有关。我不明白最近流行的词汇叫什么“佛系”,经常会有什么“佛系青年”、“佛系小游戏”的词汇出现。可李诞身上确实让我看到学佛的影响。得到有什么意思呢?我为什么不恐惧会不会不红呢,因为我随时准备消失啊。
他染着桃红色的艳丽发色,带着圆圆的眼睛,小眼睛总是眯眯的自带笑意,看起来如此搞笑的李诞其实也许没这么快乐。或者说,谁也没有谁看起来那么快乐。我们不能把情绪那么明显地挂在脸上,特别是娱乐圈的人。正如最好的喜剧大师,往往并不开心,甚至抑郁自杀 的也不在少数。例如喜剧大师卓别林,亦或是周星驰,私下里都是很沉闷的人格。他们必须把光鲜亮丽留给这个屏幕,留给观众。
许知远谈到一半,已经无话可说。他说他不太接受这种形式。自以为是的这种戏谑。他说这种戏谑是反谈话的,会使得越来越窄,最后没有什么意义。开始我相当觉得,他在扭曲什么,李诞一直是这样的李诞啊。
紧接着,谈话风格的转变,我才明白。只有这种模样的许知远,才看透了李诞,他一直在包裹自己,用语言的糖衣炮弹裹着,让我们看不到他的真实。我们的内心甜甜的,看不到他一丝丝的苦。因为他不想让人看到,没人愿意让人看到自己的伤口,都是自己躲在暗夜里舔舐。可李诞,开始真实地展露了起来。
没想到的是,每天嬉皮笑脸的李诞,竟是虚无感十足的人。看起来矫情又伤感的许知远确实一个队生活充满热情的享乐主义者。人生真是处处充满着矛盾感。
身为内蒙古人的他,从小有着这么一种情绪。叫做“没劲”。
也许一般人不会理解。他说就是那种活着没意思。如果让他做自己,可以窝在小木屋里喝啤酒喝到死啊。真的没所谓的。这种情绪也许还有一种称呼叫做“厌世”。可他终究意识到人还是一种社会动物。他需要达到一种世人认可的成功,于是他回来了,努力做出一些成果。可他真的快乐吗?
看透了又想获得真正的快乐,其实难。人活一辈子,多在追求世俗里的成功。不管是金钱,事业,爱情,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部《红楼梦》告诉世人一切繁华皆是梦,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可大家依旧还是想好。毕竟,你怎知写出此书的曹公也莫不是想继续过上温柔乡的好日子?
穷其一生,我们首先学会养活自己,继而追求社会价值,追求个人幸福,谋求各种想要的。如果你真的厌世,那么请躲到内蒙古放羊,小木屋里了此残生。李诞说,我们那几个叔叔伯伯大爷大叔,真的就是喝酒喝死的啊。有讽刺,也有真实。
3
活着的时候,有时候会会想到一个问题,一个让你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的问题。
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活得糊涂,活到接近二十多年的时候,都没有梦想。或者也隐约想着要写作,可那个萌芽没有那么明显。甚至,连作家梦都没有做过。所以,所谓梦想,并不是一下子自己蹦出来的。而是漫长的时间推移,一点一滴的尝试,慢慢活出来找出来的。
李诞此人让我看到的就是这种随意和不教条。不是伟光正的人生,就不是好的人生了吗?励志不止一种形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真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也许我晃了半辈子才找到,也许我三十岁才找到。可那个叫做梦想的东西,在没出现之前,我也真的没有活的太差。
我就是看了太多韩剧,吃了太多没营养的垃圾食品,走了太多乌漆嘛黑的弯路,不考试不学习考前紧急抓瞎,能躺着绝不站着.......可这一切,终于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节点,到了一个转弯,一个极限。你不能一辈子看不到它,它终于出现了。
我越来越相信所谓叫做命运的东西,它会按照着它的轨迹运行。当找到梦想之后,内心会坚定不移的前行。李诞看到了,我也看到了,相信有一天你也会看到。
你会说,没见过这种一整篇叨叨到最后,连点正能量都没有的,更别提鸡血的文。自己都觉得废话连篇,还能写个几千字,也算是一种能力。究竟怎样才算的上是好文章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作家冯唐,称之为金线。
不得不说,我也是经历了许多,才确定,我为什么一定要写今日这副模样。经典阅读一大堆,不一定能写成经典,为了读者而写作,永远是一种迎合的态度。而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让你的读者去迷恋你,你要有这份魅力才行。
最喜欢看亦舒,刘瑜的散文,我便也这么写。我写的自己快乐了,开心了,表达了我的歪理邪说,解闷了,即可。这正是我写作的初衷,表达自己。太过于纠结每一个字词的意义,纠结于大道理的宣讲,甚至那种公号文风,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我不知道。至少我自己写不出,也不开心。
写自己的文,不要考虑阅读量。不要考虑梦想,就这么活。
喜欢李诞,因为自由,因为没劲,因为想笑。就这么简单。

记住,李诞永远是好玩的。
文丨袁小圆
作者的话:恭喜自己,又拾起了搁浅许久的笔,写杂文。太久都去编造小说,那是另一个世界。但突然觉得,偶尔想要说说话。说说自由自在的话,而不是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