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美妙的声音
如果有一天的空闲,你会怎么安排?
一杯茶,一台笔电,就是阿弋周末的空闲时间。
如果这样的空闲给你十年,会是十年茶的累积杯数?还是……
现在,这里,有一个人,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练习,十年如一日(这还只是练习,不包括教学)。这样的练习没有太多的别的目的,只是源于喜欢。这个人,他是筝音悦的李老师。
“小时候省文联的老师去地方演出,小男孩儿么,贪玩儿,随便扒拉扒拉琴,老师听见了就问我‘好不好听呀’‘想不想学’,我说好听,想学,回去问家长,爸妈说可以,就开始学古筝了,就那么一直到了现在”。“其实很简单,现在想想当时如果爸妈说不可以,我也就不学了”。
“大学的时候,我也逃课,也不干什么,就是去练琴。平时生活中也是,有时间就是练琴,去找老师,也是聊关于古筝的事情”。他的世界里,古筝占据了一大部分时间,于他来说,从开始接触古筝到现在,古筝俨然已成为了日常,一件不需要思考,手指自己就会主动寻找琴的日常。
他给我的感觉,他整个人是很纯粹的,我原本准备想问的问题大概都能猜到答案,问了以后答案也真的和我的预计相差不远。在当下,这样从头至尾只做一件事的人挺少的。我能预计他的一些事儿,不是因为我多厉害,而是他的世界是我们这些旁观者也看得见的。生活当中,阿弋很少接触这样的人,在阿弋的意识里,这么简单做事做人的人,有一个标签,学者,尤其是古文学的一些老师。也许是跟他们的工作有关,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我们现在的90想象的到却没办法做到的单调和重复。很佩服很佩服这些人。
李老师,他的生活和工作相比现在的很多80后就相对简单很多。他是学古筝的,也只教古筝。从最初的学习,到现在他自己教学,他对于古筝的执着简单而纯粹。他的琴音很容易就能够让你静下心来,他自己说起古筝,也是这样,大概传统的东西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能让你整个人的状态很“平和”的魅力。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李老师来大稿4年了,却对于艺术区里的很多邻居不怎么熟悉。也有朋友劝他走出去,听到这里我附和了句,好的东西应该是要被人知道的。为人所知有时候不是一件坏事情。何况这样好的东西还是一件很有传承意义的事情。
也许小伙伴们看到这里并不觉得今天阿弋这篇文里的主角李老师是多么让人惊艳的人物,但是想想我们从小到大喜欢过的东西,坚持下来的有多少呢?在看看现在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中国的国乐演出,很纯粹于乐器的声音本身而不是演奏的又有多少?而这样纯粹的古筝弹奏者,他的教学甚至于有过去夫子教学生的痕迹,不是刻意,只是为了让学古筝这件事儿从他这里开始就是简单而纯粹的。
但是光有这样的坚持并不能够促成李老师现在的一个成就。古筝既然是乐器,就一定要在舞台演出。说起这个就有个很神奇的事情,李老师本人是能够让人感觉得出,性格是偏内敛的,甚至在最早开店的时候他很抗拒发传单这件事儿,但是他很喜欢在舞台演出,而且人越多越不怯场,反而兴奋。
有时候不得不说,音乐本身就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它有时候会让你变得很自己,有时候,却会让你变得很不像你自己,但是谁又说得清,到底那个自己是真实的你?也许两个都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