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读了很多书,也会积极跟我分享。比如最近与我分享的是“30岁死,70岁埋”的感悟。是啊,如果选择“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真的要“30岁死,70岁埋”了,所幸,我选择了改变。同时,感谢家里两个孩子的到来,因为他们给我带来了改变的那个重要节点。
改变前,我就是一个“”啥都不肯扔“”的垃圾婆啊:旧衣服不肯扔,剪成布片做手工,塞得到处都是,旧毛衣不肯扔,毛线拆了钩玩偶,纸箱子不肯扔,做成纸抽屉,塞进厨房柜子里。
直到有一天,先生忍不住说:“”我不反对你用毛线钩东西,但是你不能买点新毛线钩吗?一定要用烂毛线?“”一句话点醒我,的确新毛线勾出来的玩偶,要鲜亮很多。
那几年,我在新浪博客上写育儿日记、写手工日记,翻译国外的手工专栏,遇见了喆妈公益阅读,通过赠送书的形式收集一手阅读反馈,我有幸获得了很多书,其中就有一本《断舍离》。
读完这本书,我的人生开始改变,首先进入“”丢丢丢“”时期,当我整理茶叶铁罐的时候发现:家里居然有20-30个大大小小的铁罐,总是想着“可能用得上”,可是不觉知真是很可笑,人生哪有那么多要用的铁罐?
还有一次是彻底整理厨房的一个柜子,仅仅是3平米的厨房里其中一个柜子,我从里面清理出来的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纸箱子,居然丢满了楼道1平米的拐角处。我不由得惊叹自己“”塞东西“”的强大能力。
再到搬家,在上家房子5个房间里,我开启“”丢丢丢“”模式,当我看到我丢出来的东西堆满了整个院子的时候,本次物品清理工作对我来说真是心灵大洗礼,现在想来,还要感谢房子的上家给我留下的海量的清理工作。
后来学习的几年间,又接触了李珏霖的心灵整理课,知道小范围、随时可以进行的断舍离多么重要,直到本次又参加明红带领的“魔法整理”分享,带来了具体整理过程的道具和操作流程,我感觉自己从粗糙的“丢丢丢”又进入了细腻的“”整理“”新阶段。
我头天去学习整理的时候,先生早晚分别打来电话,对我“”一整天跑没影“”表示不满,我只告诉他,我在上课,但是没有告诉他我上什么课。不过,这次,我决定用行动告诉他,我上了什么课。

早起的我,开始整理物品,先是把我的布头收纳柜,按照“”卷卷卷“”的方式整理出来一个箱子。多年前做手工的我,不知不觉囤了很多布,整理出来才发现,就算我想要送或者卖出去,如此整齐的整理工作,也是必须的第一步啊!


接下来又去把浴巾“卷卷卷”起来,家里俩孩子,从小买东西都是双份,包括大浴巾也是,还有在商场搞特价时候买进的,也有在什么活动送的,总之,家里的浴巾也是多条。平时都是随意搭在阳台一个木椅子上,原来不知不觉间埋没了那把椅子。当我卷卷卷整理好了之后,立马感觉自己节省出来一把椅子。


接着又去继续卷卷卷,将藏在门后一个箱子里“要捐的衣服”,分批叠进小纸箱,从邮局寄出去。叠的过程中,我惊异地发现,很多以为早就寄走的衣服,居然还在箱子里。如果是仔细叠过的衣服,受捐人收到的时候也会感觉很好。

先生看我一大早忙忙碌碌,我告诉他,这就是我昨天去上课学的内容,他在我背后嘿嘿乐:“学这个挺好。”
晚间一批收纳神器到家,我又开始整理闺女的内裤和袜子,不禁乍然:孩子袜子那么多,没有归位真是乱啊!孩子自此,每天拿取袜子的时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啦!


魔法整理对我来说,是刚刚开始。我看到群里有伙伴疯狂整理到凌晨,在群里发布了整整齐齐的整理照片,我自愧体力不如她。我想到家里有太多东西要规整,一定有"庞大"的工作量,就只给自己做一点点:晚间量了一个衣柜的一个开门的尺寸,还有两个床头柜的尺寸,就让自己先"收工",缓一缓,怕把自己"累趴下"了。
慢慢的,先开始,然后,让自己逐渐从“”将就“”的人,变成“”讲究“”的人。40岁,让自己的人生从此开始变得不同,再晚的开始,也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