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一种很强大的“语言”,它们往往精练而精彩,富有哲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指引我们的生活。但为什么这些口口相传的谚语只对一部分人有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通常犯有逻辑上的错误,所以并不能被视为真理。
举几个例子来说:
1.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按照逻辑语言,这句话的逻辑方程式应该是:
摸锅底→手黑
拿油瓶→手腻
而这条谚语翻译过来的逻辑语言应该是:
-摸锅底→-手黑
-拿油瓶→-手腻
明显犯了逻辑中“否定前件”的错误。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这句话就能知道。
摸锅底是会导致手黑的,而拿油瓶是会导致手沾上油而变腻,所以前推后是成立的,摸锅底和拿油瓶是导致手黑和手腻的充分条件。
但是不是不摸锅底手一定不黑?假设我们不摸锅底,去抓了花园里的土,或者摸了仓库里的煤,手一样会变黑;同样,我们没有摸油瓶,而是直接摸了洒在地上的油,手也一样会变腻。所以可见,否定前件,是推不出后件的,也就是说这个谚语本身逻辑上并不成立。
因此正确的推理方式应该是,“否后推否前”即:
-手黑→-摸锅底
-手腻→-拿油瓶
如此逻辑上才是通顺的。
2.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这句话原本的意思可能是说,越老越有经验,越老越有内涵,所以我们应该多听从长者的建议。这话在逻辑上犯了什么错呢?
它的错误就在于,不是所有长者都是有经验明事理的长者,也不是所有长者的话都是具有普适性的真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假设,A的爷爷是小偷出身,习惯了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在教育A的时候就告诉他,多读书是没用的,重要的是练手速……这样的老人言,你说听吗?
古往今来,无数人运用着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在教育自己的后代,他们对于这些晚辈来说,都是老人,但他们的话,很大一部分却是极具误导性的。因此“老人言”的普适程度以及正确性,往往“因老人而异”。
也就是说,这句谚语在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上犯了错误,通常在不注明为特称命题(即有的,有些,表部分)时,涵盖的往往是全称命题(所有,一切,表全部)的意义。误把适用于部分人的特称命题,用适用于所有人的全命题来表达,就会出现逻辑上的错误。导致这样的谚语,难以具有普适性,从而无法成为真理。
以上只简单举了两个例子,其实翻阅我们的谚语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都不合逻辑。因为很多谚语本身就是经验之谈,就是从个体推向总体的过程,而我们往往不能穷尽所有可能,所以这种归纳演绎的方法很难奏效。我想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谚语只能停留在“谚语”的阶段,只能被部分人称颂和膜拜的原因吧。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简单的逻辑学》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