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320/400】《回到教育原点》窦桂梅著。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慎独养身,伸展个性,爱在细节,海纳百川,合作共进,海星角色(教育中微不足道)。教师的激情就是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事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第一章回到素养·核心素养的修炼
一、我的三张名片:微笑,感谢(凝聚在动作鞠躬),赞美。设立校长奖。竖起大拇指。
二、回首生命的来处。阅读:“精”神的底色。声影:“气”魄的张扬,字与画,同构了我的静态生命,横向地拓展开来;身与影,建构了我的动态境界,纵向地延宕出去。基本功:“神”韵的历练,毛笔字,画笔,声乐……每一项技能都能成就自己。
三、凭良心教书,我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训练语言、语文、文学素养,尽心沉淀于课后,“共读,共教,共写,共成长”。以教促读,以备促教,以写促读。
四、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应该是一种“随时”状态。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名著,致力于根部滋养。读儿童经典,读文学社科经典,读经典教育书。
五、在写作中沉淀生命。每一次记录,都会挖掘自己的心灵,把它彰显出来。写教学反思,写备课随想,写困惑……
六、言语智慧从哪里来?语文教师的实践:教育学和言语水平智慧。研究学生是我们课堂实践中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本结构的体现,体裁特点的隐现,文本主题的呈现。课堂知识分布:教科书、参考书;教师个人的素养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建议:读书和反思。
六、经验从哪里来?学生的经验,运用已有经验的学习,过程本身也是经验;教师的经验,教师原有的经验,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教学引领者的经验,深入班级,倡导研究性事件,倡导反复诊断,寻求专业引领。
七、成长,需要回到“学习的常识”。阅读,回到经典。一个人的阅读是成就了他的生命发展史。备课,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生活,融入“共同体”中。
八、“专业”与“职业”的思考。专业指专门从事某一项工作;职业是指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亟待提高。教学目标是否心中有数;教学细节是否有“教育”意识;教学的专业是否等同音乐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七类知识:学科知识,一般的教学法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学科教学的知识,关于学习者特点的知识,教育背景的知识,有教育目标、目的、价值观和教育哲学的知识。
九、语文教师须知道七件事:认识语文的本质;学生,教学的全部意义;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培养终身读书人;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公开课,生命试炼的地方;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修炼你的激情、思想与风格。
第二章回到教研·如何引领教学
一、努力走向有效的听课、评课。“有效课堂”就是学生因此课的学习产生持续学习的课堂向心力。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看透教材,吃透教材,知彼知己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如何“同题异构”?包括教学理念的异构、教学过程的异构、课后评价的异构等。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年级特点选取不同的角度,构建教学过程的课堂,无论怎样异构,最终还要看教学效果。
二、听课、评课、写课——教学引领者必需的生活。听课,听得出门道,听重难点突破,听对教材创造性处理,做一个感同身受的行动者、研究者,带着自己的体验、思考走进课堂;评课,评得出名堂,发现教师教学的亮点,锐利指出存在的缺点,准确解剖盲点;写课,写得出水平,思考教学,表达思想。写课是学校教学工作、传承并发展学校文化的关键所在。
三、共读、共教、共写,共同成长。意想,必须建立共同的教研生活,必须打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局,建立学习共同体;意图,努力实现由课堂到课程思路的转变,从“一课一研”到“一课共研”,课堂教研到课程开发的演进,努力实现教师学科知识,到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新教学理念并实践;意义,师生整体实力提升,师生阅读视野开阔,师生写作水平提高,学习共同体凝聚力焕发。
四、教学三问:教学是一门特别的专业;教学是一种格外的良心,以人为本,树立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目标,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统一,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学是一份集体的智慧,树立共同愿景,改善思维模式,激发高度热情。
五、管理耶?质量耶?立足课堂,落实质量才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之根本。校长要有能力,领导班子要有实力,教师要有行动力。靠“灵魂”的带动,以“学习”牵动“行动”,以“细化”代替“泛化”。管理的细化,也就是思路化,清晰化。即开学时,把要做的写下来,教学中把写的做出来,期末后把你做的检查出来。
六、说课这门功。 把教材分析“透”,学情定位“准”,目标阐释“清”,教学流程“简”,教学设计“新”。说课形象:语言,自信,细节。
第三章回到课堂·思考的教室
一、识字课怎么上?听读儿歌,读准字音,提倡自主学习,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利用韵语渗透“字理”识记字形,观察比较指导写好字体。
二、语文主题单元怎么备课?做到“瞻前顾后”,有“主题单元”意识,注意内容分布的单元性。重组教材,课文精讲或略讲,细读单元主题中的每一篇课文后一定要备“语文天地”的各部分练习,揉到课文里学习,要有统筹和整合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的敏感性,让孩子有感情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要在课文文字里下功夫。
三、主题教学如何深度备课?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备课的过程就是自己的专业走向高度的过程。主题深度备课是指以教材为起点,在深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发可以利用的一切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适度合理,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四、主题教学怎样深度备课?初读教材及参考说明,通读原著和作者生平,读原著及相关评论,再读教材确定主题,确定教学基调与策略,把握好取舍。
五、教学韵味,不仅仅是感觉。一堂好课好在哪?好课看不出教师“教”的痕迹。润物细无声,求真,求实,凡事留有余地。真实情感投入,互动思维碰撞。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圆满与不圆满之间
六、“秀”中方能“眉目清”。看的明白,拼得正确,搭得合理。让学生听得懂落得实。
第四章回到教改·教师应该怎么做
一、教育变革要回到一种慢的教育。回到基础,回到母语,回到儿童。
二、为生命奠基。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三、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研究的缘起,难以形成核心价值观、提升语文素养,导致儿童学习负担过重。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理论构想:主题教学如何确定,特征,理念与实施原则(语文立人,整合思维,儿童立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的阶段成果:重构语文课程内容。多元评价,创新教学模式,建立课程资源库,《乐学手册》,《目标手册》。
四、“1+X课程”是什么?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强调回归基础。“X”指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是在1的基础上的补充、延伸与创新。多样化、全方位的课程整合;丰富性、人性化的课时设置;结构化、弹性化的管理整合。
五、回到教育本身。学科内整合,学课间整合,课内外整合。学习过程:预学,共学,延学。
六、朝向“伟大的事物”出发,“主题教学”的新思考。教学主张:回到母语。课程建设:回到儿童。团队引领:回到教师。共读一本书——组成“专题学习”共同体;共上一节课——促成“深度教研”共同体;共写一本书——养成“拥有尊严”的共同体。
七、从《丑小鸭》一课谈教学中的“三个走向”:走向母语家园的深处,走向儿童心灵的深处,走向专业自我的深处。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
八、我看“人文性与工具性”。从主题单元教材谈起。着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联系进行同质或者异质建构;立足于学生生活领域进行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引起质疑、猜测和期待。
第五章回到本原·立人为本,成志于学
1、做一个永远的读书人。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文化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是就是他的阅读史。
2、做一个永远善良的人。心态决定人生状态。做一个把微笑挂在脸上,把感谢挂在嘴上,把愧疚常怀心中,不见利忘义,而能成为记住恩泽、洗去怨恨、永远善良的人。
3、做一个永远有梦想的人。要热爱,更要有激情;要善良,更要会感恩;要独立,更要去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