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來蘇集》4月24日誦讀內容

《來蘇集》4月24日誦讀內容

作者: 美君 | 来源:发表于2015-04-22 19:22 被阅读0次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陽微者,復少陰之本體,陰浮者,知坎中之陽回,微則不緊,浮則不沉,即暴微而緊反去之謂也,邪從外來者,仍自內而出,故愈。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天以一生水而開於子,故少陰主於子。

    少陰病,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傷寒以陽為主,不特陰證見陽脈者生,又陰病見陽證者可治,背為陽,腹為陰,陽盛則作痓,陰盛則踡臥,若利而手仍溫,是陽回故可治,若利不止而手足逆冷,是純陰無陽,所謂六府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藏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矣。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少陰病,四肢冷逆,惡寒而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陽盛則煩,陰極則躁,煩屬氣,躁屬形,煩發於內,躁見於外,形從氣動也,時自煩,是陽漸回,不煩而躁,是氣已先亡,惟形獨存耳。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上吐下利,胃脘之陽將脫,手足不逆冷,諸陽之本猶在,反發熱,衛外之陽尚存,急灸少陰,則脈可復而吐利可止也,若吐利而兼煩躁,四肢俱冷,純陰無陽不可復生矣。少陰動脈在太谿,取川流不息之義也,其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主手足厥冷,寒至節,是少陰之原,此脈絕則死,伏留在足內踝骨上二寸動脈陷中,灸之能還大脈是少陰之經。

    少陰病,脈微濇,嘔而汗出,大便數而少者,宜溫其上,灸之。

    少陰病,脈沉微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脈微而濇,嘔而汗出,陽已亡矣,大便數少而不下利,是下焦之陽尚存,急灸百會以溫其上,則陽猶可復也,脈沉微細,是少陰本脈,欲臥欲吐,是少陰本證,當心煩而反不煩,心不煩而反汗出,亡陽已兆於始得之日矣,五六日自利,而反煩躁不得臥,是微陽將絕,無生理矣。同是惡寒踡臥,利止手足溫者可治,利不止,手足逆冷者不治,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不煩而躁,四逆而脈不至者死,同是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煩躁四逆者死,同是嘔吐汗出,大便數少者可治,自利煩躁,不得臥者死,蓋陰陽互為其根,陰中有陽則生,無陽則死,獨陰不生故也,是以六經以少陰為樞。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自冒者死。

    [[冒家自汗則愈,今頭眩而時時自冒,清陽之氣已脫,此非陽回而利止,是水穀已竭,無物更行也。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氣息者,乃腎間動氣,藏府之本,經脈之根,呼吸之蒂,三焦生氣之原也,息高者,但出心與肺,不能入肝與腎,生氣已絕於內也,六經中獨少陰歷言死證,他經無死證,甚者但曰難治耳,知少陰病是生死關。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瞼內際黃者,此欲解也。

    [[脈者,資始於腎,朝會於肺,腎氣絕則脈不至,三部手足皆至,是脈道已通,有根有本,非暴出可知,大煩躁擾者,是陰出之陽,非陰極而發也,口噤不能言,因脈氣初復,營血未調,脾濇不運故耳,若所至之脈和調,雖大煩不解,亦不足慮,再視其人之目重瞼內際,此屬於脾,若色黃而不雜他藏之色,是至陰未虛,雖口噤亦不足慮矣,此以脾為五藏之母,又水位之下,土氣承之也。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阳微者,复少阴之本体,阴浮者,知坎中之阳回,微则不紧,浮则不沉,即暴微而紧反去之谓也,邪从外来者,仍自内而出,故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天以一生水而开于子,故少阴主于子。

    少阴病,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伤寒以阳为主,不特阴证见阳脉者生,又阴病见阳证者可治,背为阳,腹为阴,阳盛则作痓,阴盛则蜷卧,若利而手仍温,是阳回故可治,若利不止而手足逆冷,是纯阴无阳,所谓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藏气绝于内者,下利不禁矣。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少阴病,四肢冷逆,恶寒而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阳盛则烦,阴极则躁,烦属气,躁属形,烦发于内,躁见于外,形从气动也,时自烦,是阳渐回,不烦而躁,是气已先亡,惟形独存耳。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上吐下利,胃脘之阳将脱,手足不逆冷,诸阳之本犹在,反发热,卫外之阳尚存,急灸少阴,则脉可复而吐利可止也,若吐利而兼烦躁,四肢俱冷,纯阴无阳不可复生矣。少阴动脉在太溪,取川流不息之义也,其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主手足厥冷,寒至节,是少阴之原,此脉绝则死,伏留在足内踝骨上二寸动脉陷中,灸之能还大脉是少阴之经。

    少阴病,脉微濇,呕而汗出,大便数而少者,宜温其上,灸之。

    少阴病,脉沉微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脉微而濇,呕而汗出,阳已亡矣,大便数少而不下利,是下焦之阳尚存,急灸百会以温其上,则阳犹可复也,脉沉微细,是少阴本脉,欲卧欲吐,是少阴本证,当心烦而反不烦,心不烦而反汗出,亡阳已兆于始得之日矣,五六日自利,而反烦躁不得卧,是微阳将绝,无生理矣。同是恶寒蜷卧,利止手足温者可治,利不止,手足逆冷者不治,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不烦而躁,四逆而脉不至者死,同是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烦躁四逆者死,同是呕吐汗出,大便数少者可治,自利烦躁,不得卧者死,盖阴阳互为其根,阴中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独阴不生故也,是以六经以少阴为枢。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自冒者死。

    [[冒家自汗则愈,今头眩而时时自冒,清阳之气已脱,此非阳回而利止,是水谷已竭,无物更行也。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气息者,乃肾间动气,藏府之本,经脉之根,呼吸之蒂,三焦生气之原也,息高者,但出心与肺,不能入肝与肾,生气已绝于内也,六经中独少阴历言死证,他经无死证,甚者但曰难治耳,知少阴病是生死关。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脉者,资始于肾,朝会于肺,肾气绝则脉不至,三部手足皆至,是脉道已通,有根有本,非暴出可知,大烦躁扰者,是阴出之阳,非阴极而发也,口噤不能言,因脉气初复,营血未调,脾濇不运故耳,若所至之脉和调,虽大烦不解,亦不足虑,再视其人之目重睑内际,此属于脾,若色黄而不杂他藏之色,是至阴未虚,虽口噤亦不足虑矣,此以脾为五藏之母,又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來蘇集》4月24日誦讀內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te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