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艺术之家
读白岩松《白说》(二十三)——保持质朴,是对他人的交代,更是对自

读白岩松《白说》(二十三)——保持质朴,是对他人的交代,更是对自

作者: 王自鹏 | 来源:发表于2024-01-12 14:03 被阅读0次

      有一些事情说起来容易,感觉起来也容易,但是真的做起来就相当的困难,质朴这两个字便是这样的存在。

      有人说,质朴做起来很容易啊,就是保持纯真和朴素。话虽这么说,但是实现起来确实困难重重。不信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身边,能有几个人活出质朴的生活状态呢。可见做到质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质朴呢?我个人总结需要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不然想要做到质朴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01

自信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下什么叫自信。自信,《新华词典》的解释是:自己相信自己。在这里,我觉得应该补充一下,这样解释这个词语: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和认可自己。

相信自己,是自己对自己能力的态度;认可自己,是自己对自己客观情况的认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国人员要求严格管理,还有一些特殊待遇。比如,国家会发一笔置装费,让你置办一身不错的行头,给咱们社会主义中国争面子。于是,无论你去好莱坞还是迪士尼,只要看见十几个人全穿着统一的西装,基本上就是中国人。”

“那笔置装费也体现了咱们跟世界之间的关系。从心态上说,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对‘外国’都怀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又好奇,有仰视,又自卑。”

这是白岩松描述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国的一些基本情况,从这段描述里我们能感受到当时的自信和不自信。自信什么呢?自信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比西方国家发展的更好。不自信什么呢?不自信我们需要多久才能赶上。这两点就体现在我所说的自信的两个方面:相信自己和认可自己。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而且可以超越,但是我们对客观上需要多久去超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2009年春天这一次去美国,刚下飞机,从机场出来,我说先别去宾馆,去华尔街看一下。结果到了华尔街,就看到美国的两个废墟。一个是看得见的,‘9·11’双子大厦的废墟,就在华尔街前面几百米,不知什么原因,重建工程也处于停工状态,让人触目惊心。当你一转身走进华尔街,又有另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废墟——金融危机。”

“眼前的一切,突然就会使你的心态发生很大的变化。短短十几年过去,中国人已经不再仰视美国了。”

直到此时,我们才真的开始完完全全相信自己了;可见要想自信这两个方面是不可能缺少的。

02

清醒

如果说质朴的第一个方面是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文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那么质朴的第二个方面就应该是清醒。

清醒,《新华词典》的解释是:(头脑)清楚、明白。也就是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和阶段、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在自信的基础上加上清醒这把限速锁,让我们不盲目自信,也是质朴必不可少的。也只有对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保持质朴的底色,不狂妄自大和飘飘然。

“日本是个忧患型国家,只要受到一点威胁就全民反思、全民惊醒。中国却是乐天派民族,日子刚好点就开始莺歌燕舞,欢呼雀跃。有时候还有点慈悲心泛滥,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人看美国,恨不得帮点是点儿:哎吆,看他们可怜的......再加上G2概念满天飞,咱们更找不着北了,真觉得中国和美国应该联手营救世界。但这是真的吗?”

答案肯定是:不是。什么“G‘’,什么“联手”,这几年血淋淋的现实已经回答了白岩松提出来的问题。可当时又有几个人是清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呢?恐怕答案不太理想。当现实的美好感受冲击到头脑的时候,当惯性心理在作祟的时候,我们就会距离质朴越来越远;所以这保持质朴的第二个方面也是需要我们时刻警醒自己的。

03

现实

现实,它的对立面是想象;今天我们不直接说现实,我们从她的对立面想象去理解现实。想象是什么?想象就是根据一个点或者多个点去联想,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现象进行头脑中的模拟。

既然是模拟,那就不是现实,那就可能与现实会出现的实际情况完全对立;那想象可靠吗?答案是否定的,想象是想象,现实是现实;现实只有依靠行动后才得知。

“当我九十年代第一次出国,脑海中会有很多纠结:方便面带还是不带?榨菜带还是不带?万一外国人挤兑中国,该怎么说?第一次去台湾更麻烦,涉及很多敏感的政治问题,一路都在琢磨:遇到国民党党员怎么办?”

“结果却是很戏剧,离开台湾前一天,围在一桌吃饭的人,各党派都聚齐了: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民进党......其中国民党党员就是邓丽君的哥哥。最后,所有的党都站在我党这一边,跟民进党那哥们儿干起来了。我说干起来可不是打架啊,而是喝酒。”

看吧,想象和现实之间还是具有很大差异的。质朴是一种“现实”主义,把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地做出合理的反馈和反应。

自信、清醒、现实,我个人认为是实现质朴的三个方面,一个人如果能保持自信、清醒,并认清楚现实,那么别人就会对他印象深刻,觉得这是一个靠谱的人;其实质朴不仅仅是给别人一个形象,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不盲目自信让自己虚心学习人家的有点、哪怕是一丁点有点,都是好的,不糊涂让自己看清楚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状态,不幻想让自己脚踏实地、看清情况、脚踏实地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对自己来讲这是一种解脱,脱去自大、糊涂、幻觉。

相关文章

  • 读《白说》白岩松

    重读《白说》白岩松 有一组沉重的数字:在当今世界,每25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每年因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80万,超过了近...

  • 读白岩松的《白说》

    文/小晓花 1.戒骄戒躁:大部分年轻人不是在失败中被打倒的,而是在成功中被击败的。顺风顺水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

  • 碎碎念

    最近读《心经》,对其中的“苦集灭道”的意思始终不明所以,晨起读白岩松的《白说》,他随口一说,让人豁然开朗。 佛教讲...

  • 读白岩松《白说》有感

    1、"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虽然这句话主要针对的是记者,但平常生活中其实也需要大家做到。遇到不合理甚至违反公德的事...

  • 读白岩松《白说》有感

    提起白岩松,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央视新闻频道著名主持人,资深媒体人。前些日子凭借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解说,又火了...

  • 读白岩松《白说》有感

    近来内心无端地烦躁,坐立不安。于是,便希冀从书中得到释怀或慰藉。从昨天傍晚时分,便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许多文字...

  • 读白岩松《白说》有感

    一节好课如同一个好故事 如何讲故事:主人公,故事,戏剧化,悬念 01主人公 越早出现越好,先暴露缺点,缺点...

  • 失败是更成功的开始

    如果说失败是更成功的开始,你听了会不会觉得鸡汤味泛滥,甚至寡然无味。没读白岩松的“白说”之前,我对失败的定义如同“...

  • 《白说》不白说,更不白看

    《白说》是白岩松老师自2000年到2015年期间的演讲集,更是记录他不同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难怪他自承...

  • 多年后,重读朱自清的《背影》,竟有一种潸然泪下的感觉

    读朱自清的《背影》大抵是和初中、高中那会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想起白岩松的《白说》,他在《白说》中说:当你问一个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白岩松《白说》(二十三)——保持质朴,是对他人的交代,更是对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vx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