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和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聊了几句:
“忙么?好久没有联系了呢”
“是呀,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
“我呀,感觉每天匆匆忙忙,有好多好多的事情要做,也确实每天从早忙到晚,你呢?”
“我,最近不忙,主要就是看书,很享受一个人的这种时光”
看着屏幕上,朋友敲过来的这句话,彷佛看到她坐在一个案几旁边,伴着一杯清茶,一本书,一只笔的样子......
“这种日子真是太难得,现在的人,能慢下来的人,远比走的快的人少得多。”我敲下了这句话。
回想过完年后,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二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早上,把一天的工作事项排列在笔记本上,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接着,便开始了一日的忙碌,开会、电话、微信沟通,写邮件、回邮件、批复签报,密集的工作,排满了一周的工作日,而且即使如此,也仍有工作需要淅淅沥沥、断断续续排到下周。即使是下班、周末,也几乎没有过完全没有工作信息的时候。
忙碌,已经变成了现代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是一种社会美德。
人少的时候,我们很忙,因为一个人要干二个人或者三个人的事;
人多了,我们很忙,因为大家来自四面八方,急需管理工具把大家以往的文化统一起来;
没有业务的时候,很忙,因为我们要努力去寻找各种机会;
有业务的时候,更忙,因为我们要努力抓住各种机会。
能胜任工作的时候,很忙,因为我们要把这些已经熟悉的内容标准化、流程化;
需要创新的时候,更忙,因为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适应新变化。
可是,即使一天12小时,一周7天,一个月31天,一年366天,都用来上班和工作,我们用忙碌创造的价值就真的比用更少的时间去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的价值要更高?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出过一本畅销书,名字就叫做《穷忙》,我想,这个穷,并不单纯指的是,财富上的贫穷,也一定有精神上的贫穷,一种忙到失去精神世界与灵魂的忙碌,让我想起那个在圆形的轮子上不停奔跑、精疲力尽的小老鼠。
这个社会从来都不缺忙碌的人,缺的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忙,什么时候要停下来休息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