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听刘润老师的5分钟商学院,听到一个管理课程,内容是猴子理论。
这一课核心的意思是说:一件事,本来是属下的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有“逃避责任”的天性,他们遇到困难时,在家依赖父母,在公司依赖老板。他们往往都习惯把责任抛给领导。
典型的说法就是:老板,您觉得这个事怎么处理好呢?
这就是他把他的责任,那只猴子,抱过来找你,老板,你帮我照顾一下这个猴子好吗?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原来这样的现象,就是下属把猴子扔给你。
如果你回答:我想一想,或者,你试试这个办法。这时候,就是你接过了这只猴子,你的下属就成功的把责任推到你身上了。本该由他照看的猴子,现在到你的身上了。
如果你有10个下属同事,他们每个人都把猴子扔到你这里来,猴子爬满了你的全身,你会焦头烂额,完全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责任。
想想,我的的工作状态,正是如此。
我的上司,和我的下属,都拼命把猴子往我身上塞。
2019年上半年,是最疲于奔命的一年,我的直系下属,刚提拔上来为中层管理者。事无巨细的都找我过问,问我拿主意。连最细小,原本应该是他分内的事情,他都要来问我的意见,问我拿主意。
现在回想起来,就是他把他的猴子扔到我身上,而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还认真的帮他照看猴子。
最后,自然就是结果不如人意,用内行话来说,就是角色混乱,没有各司其职,他没有看好自己的猴子,导致我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
最后,以他离职收场。
我直系的上司,经常问我的一句话就是,你觉得要如何做?很明显,他不愿意照看我的猴子。所以我常常认为我的上司对我,并没有任何帮助作用。反而,他需要我的业绩给他的创收。
我想,很多职场管理人都会有这种明哲保身的想法,都会把猴子甩出去,这不是因为他们熟悉猴子理论,而是他们躲避责任的天性。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职场棘手的问题?
第一,作为管理者,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转换。
当你成为管理者后,你就不再是基层员工的一员,你已经脱离基础岗位,成为管理者了,管理是一门技术活。
他管理的是人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了解人性,合理分工,共同完成组织目标,所谓“管理出效益”。
既然是管理人性,那么就要承担大量沟通协调工作,你就不再是一个人为自己干活,而是为整个团队,你要考虑的是整个团队的利益。
我刚入职场的时候,那时候团队里有同事升职,成为经理,他一上位,就立刻摇身一变,变成了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还是着装,都大变样,我们这些旧同事一开始很不习惯,觉得他变得陌生了。
现在,我才想明白,他的做法是对的。
他在心里迅速完成了自我角色的转变,而我们这些傻瓜,还完全不清楚什么是管理。
第二,善用“你觉得呢?“
我的上司就是一个非常善于使用“你觉得呢?”的人。每次向他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一定会问“你觉得呢?”,甚至,我们好几个下属一起汇报工作的时候,商量好某件事要如何执行,他最后就会问,那你们谁去做这件事呢?
每回听到这里,我就觉得,他是一个极度喜欢推卸责任的人,巴不得下属把事情全部做完,他就坐享其成。
但根据猴子理论,我的上司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做的正是把下属,也就是我们的猴子扔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为什么我们会不约而同有这种感觉呢?
请注意,猴子理论强调是,大家各司其职。当领导的把猴子扔回去给下属,让下属自己照看猴子,那么领导自己也要把自己的猴子照看好。
一个合格的团队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团队的精神领袖,团队的希望,团队的未来,让跟随你的人觉得前途无限,愿意在有人没人的情况下,都努力奋斗。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看不到更美好的前景,只看到推卸责任和和尚撞钟般的职场生活。
那么,要如何正确用“你觉得呢?”
引导思考。比如,下属来问我,最近招聘真的出了问题,一个都招不到了,我的资源都用完了,该问的问了,该联系的都联系了,还是没有效果,领导,您手里有么有一点资源,可不可以帮我招几个人?
下属说这话的时候,他身上那只猴子,悄悄的把手搭在了你的肩上。
你回答:你都用了一些什么资源?来,我们一起看看,到底问题在哪里?
猴子的手没有再往前伸。
他说,ABCD方法都用了,QWER资源都用了。
你回答:是不是还有什么方法没有想到的?你觉得到底是为啥招不到合适的人呢?
猴子的手,开始往他自己身上靠。
他说,我想了想,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好管了,他们太有个性,工作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
你回答:这样,你回去再仔细想想几个方案,看看我们到底要到哪里去招聘,明天我们定个时间,喊上那几个招聘资源丰富的经理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猴子成功的被你退回到他自己身上。
所以,职场管理者,尤其是高段位管理者,更要时刻小心,别让下属的猴子爬到你的身上。
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好自己的分内职责,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