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今天傍晚淅淅沥沥的下起了春雨,很是应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杜牧的《清明》诗,用不着去脑海中搜索,它就自然而然的会自动跳出来。
年年清明,又是清明。吃晚饭时,打个电话给父母,问明天还是后天去爷爷奶奶坟头扫墓。先生让我问一问,然后好决定哪一天去我先生父亲坟头扫墓。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寻根追思的节日。远在他乡的游子,也都尽可能的回老家祭扫祖宗,缅怀追思尽孝道。
清明扫墓,新风尚,大抵会买一捧菊花或装一只菊花篮,鞠几个躬,或拱手拜一拜。我先生去他父亲坟头,会带一盒艾饺,点一根烟,因为我公公生前是抽烟的。然后在坟头上清除杂草,淋上土。
我父母去我爷爷奶奶坟头,则比较传统和繁复。除了带几只艾饺或几块黄花麦果外,父母通常会带上一篮子的酒菜、香烛、银锭、纸元宝、酒盅、碗筷之类。
清明节的时令菜蔬,有螺蛳。绍兴有句俗话叫做“清明螺,抵只鹅”,清明的螺蛳是最鲜美最肥的,所以要吃螺蛳就得趁着时令吃新鲜的。等到过些时日,螺蛳屁股就有籽了,不好吃了。
吃清明螺蛳,最好的吃法,就是清蒸,放点酱油和米醋,切点生姜,就可以了。
清明时节,另一时令蔬菜,就是毛笋了。雨后春笋,春天雨丝霏霏,毛笋蹭蹭蹭地拱出泥土,棕褐色笋壳包裹着的是雪白脆嫩的笋肉。毛笋烧肉,这是一道笋时里的家常菜。毛笋和肉中和,毛笋不“嚆”了,肉不油腻了。荤素搭配,美味又开胃。
可是我先生喜欢毛笋煮干菜吃,他说一物降一物,毛笋和干菜一起煮,是负负得正,毛笋和干菜不“嚆”了。
“嚆”是绍兴人的土话,就是刮油、烧胃、烧喉咙此类的意思。
想到哪,写到哪,心流的记录昨天对面人家送我们一颗毛笋,今天我下班回家,就看到先生他爱吃的毛笋煮干菜。他自己煮好了。
还有一碗清蒸螺蛳,这是先生他想要吃,让我大表哥给买好的。我回家后给他蒸了一下。绍兴还有句俗话,叫做“剁螺蛳过酒,强盗来了勿肯走”,就形象地说明了清明螺的鲜美。
想到哪,写到哪,心流的记录看我都写了些啥呀,思绪如龙蛇游走,想到哪,就写到哪。
就权当是心流的记录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