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看这种类型的纯言情的小说,我与这本书的相遇是因为一个叫做兰的朋友。有一次,我和兰谈到自己喜欢的书,她说曾经有一本书让她感动到落泪。我问她书的名字,她告诉我:“这本书叫做《山楂树之恋》”
几天后,我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通知我去领快递的短信,我一下课就跑了过去。到宿舍拆开快递包裹,我发现这是一本红色封面的书,上面写着五个字——“山楂树之恋”。原来是兰送给我的,我满心欢喜的打开了这本包装精美的书,却没想到迎接我的是一个如此悲情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文革的后期,主角静秋是一个家庭贫苦的高中生,她在下乡搜集教材资料时遇到了勘探队的孙建新,开始了他们的一段纯真的爱情。两人在情感路程中有过误解、有过排斥、有过阻碍,但是孙建新的不离不弃深深打动了静秋,两人相约一年零一个月后再次相见,孙建新却被病魔带走,但他临死前千方百计的让静秋活下去,带着他们的希望好好活着,最后孙建新埋在村口的山楂树下,静秋学业有成、远渡重洋,并于三十年后重回故地。
这本书最感动人的地方就在于至真至纯,里面的人物是纯洁的,静秋天真烂漫、内心纯洁,虽然文革的阴影给她带来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和对于爱情的犹豫不决,但是她从头至尾都没有改变过内心的纯洁善良;孙建新虽然出身于官僚家庭,但是他追求自由的爱情、心性本善、愿意为爱情付出一切;而长芳、长林等等也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为整部作品奠定了真善美的基调,让我们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爱情也是纯真而美好的,凸显了至真至善的爱情这一主题。
小说文笔质朴,没有华丽的渲染,却以真与善取胜。它带给我们的,是山楂般的甜,是孙建新对静秋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他那句“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的誓言;它带给我们的,又是山楂般的酸,是孙建新为了让静秋活下去不惜欺骗她,让她憎恨自己,是孙建新死前留下的两滴“红色的、晶莹的眼泪”。山楂树是文中一个美好的意象,即是两人爱情的见证,也是两人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故事始于山楂树,终于山楂树,也算是为这场悲剧埋下了心中唯一一点美好的希望。
我不知道读完《山楂树之恋》会有多少人像兰那样落泪,但是它一定会引起你内心的共鸣,那种对于纯真爱情的向往,那种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那种对于命运深渊的阻隔的无奈都会涌上心头。也许人生就是如此,有情人不一定终成眷属,也许会在现实的悬崖前无可奈何,也许会在命运的刀斧前潸然泪下,但是无论悲剧喜剧你都要体验过的,不经历悲欢离合就不算完整的人生。也许这会是一段悲剧,但是起码你在其中曾经体会过快乐,内心温存着那一份温暖美好的回忆,无论何时想起,你都会记住自己和对方最好的模样,这便足够了。
最后用仓央嘉措的诗来结束这个故事:“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以下图片来源于百度)



第一次发表书评,写的不好,希望各位大佬多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