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已经过去了一半,这半个月我的状态很不好,时常处于患得患失的状态。
这种焦虑大概是源于我总是无法静下心来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做着这个想着那个,抓住了这个又怕失去了那个,结果到头来,猴子掰包谷一样,看似挺忙碌,实则啥也没有做好。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这样写道:“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我也总是在东张西望,想一下子做很多事情,想一下子把所有事情都能做好,结果发现,事情越堆越多,怎么做都做不完。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作者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个企业高管来他这儿做心理咨询,这个高管的生活过得一团糟,然后作者一直也没有找到她的问题到底在哪儿。
结果两个人在吃蛋糕的时候作者就发现,这个高管拿起这个蛋糕,就先把上面的奶油都先吃了。
作者就问她,你平常吃蛋糕都是这么吃的吗?
她说那当然,肯定要先吃奶油啊,奶油好吃。
她就是这样把好吃的奶油先吃光,吃光了之后再去吃蛋糕。
作者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高管的问题在哪儿了:这个人在推迟满足感方面是非常差的。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她在吃蛋糕的时候,都会先把蛋糕上的奶油全部吃光,那么她在做工作的时候,她就总是把最好做的事情先做,然后那些不好做的事情,她就尽量地往后推,一直推到没法再推的时候,就变成了一锅粥,就特别糟糕。
从而她的老板对她的意见很大,她的家庭对她的意见也很大。
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延迟满足感,大量的问题就会出现,因为最困难、最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你不会先去解决。
看了这个故事,我对标我自己,很快我就得出结论:我就是在延迟满足感能力方面非常的糟糕。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总是希望能够立竿见影,没有足够的耐心。
而且每天一堆的事情,我总是先挑最容易做的事情先做,对于那种难以完成的,我总是找理由绕开、逃避困难,而没有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从而也导致我的事情越堆积越多。
作者在书中说,自律的定义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而想要做到自律,首要一点就是推迟满足感。
遇山开路,逢水架桥。
遇到困难不要总是绕开困难,更不要期待困难自行消失。遇到就直面困难,想办法解决。只有解决,问题才会越来越少。
不要幻想一下子全都能解决,要耐下心来一个一个解决,只有去做了,才能减少焦虑。
别把时间浪费在空想上面,空想解决不了问题,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