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国庆忆绵阳

作者: 随风似水 | 来源:发表于2019-10-02 23:33 被阅读0次

    离开家乡几年来,每每听到四川话,总忍不住朝说话人的方向看一眼,陌生的熟悉。外地人听不出四川话里的种种方言,绵阳话还是鲜有听到。

    绵阳,我生长的地方。几十年来从未看到她的变化、觉得她的美、感受到她的暖。在行将离别之时方生出丝丝眷恋来。又几年,隔着距离,在烟雾朦胧中回望,越来越清晰看到她的别样色彩。

    我眼中绵阳的色彩是女性的。虽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绵阳被中央确定为“三线建设”重点区域,有电子、机械、冶金、航空、核工业等,但每每回望的还是山呀、水呀、桥呀。尽管没有巍峨的高山、江南的小桥流水,富乐山、涪江、东方红大桥依然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拿当地的风景与此对比,走着走着仍感到走在家乡的土地上、沐浴在家乡的阳光下。

    七十年国庆忆绵阳

    一个地方有水就有了灵气。集涪江、安昌江、芙蓉溪汇聚成的三江湖,近年来变化很大。我印象中八十年代的涪江水是浑浊的,河上还能见到小木船,岸边几乎是鹅卵石、随处可见的煤炭渣、从河里漂到岸上的杂物。奶奶家住在离河边不远的铁牛街,偶尔到河边玩,似乎有鱼腥味漂来,夏天可见到有人在河里游泳。那时,绵阳市里也有高楼大厦,城里也是车水马龙,但涪江边感觉远离了市区,与一些县城的码头相差无几。

    而今的涪江岸边种有花草、铺有绿道。铁牛广场、滨江广场、五一广场、碧水寺、越王楼依次坐落于两岸,与周围众多的文化古迹、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许久没有看城市的夜景了,早出晚归的快节奏生活已让我逐渐失去了观夜景的闲情。难忘绵阳的夜景,尤其是涪江河中、滨江河畔。河中的点点星光、映在水中的越王楼倒影、色彩斑斓的灯光投影在水中让绵阳生动起来,以至走到陌生城市,但凡有一丝相似,倏然会记起绵阳这一画面来。去年回绵,与闺蜜走在滨江河堤铺有塑胶的绿道上,从天明走到夕阳西下走到华灯初上,眼看夕阳的余晖将涪江河水染成红色、金色,转瞬即是幽蓝夜空,映在河水上波光粼粼的灯光犹如星空。我们漫步在星空下,似乎又可走到天明。

    七十年国庆忆绵阳

    “铁牛广场”是我以为绵阳变化最大的地方。三十多年前,奶奶家就住在今天的“铁牛广场”,那时叫“铁牛街”。用“脏、乱、差”来形容当时的“铁牛街”一点不夸张。八十年代,绵阳城内也有高楼大厦、宽敞的马路、繁华的街道,但与“铁牛街”无缘。狭窄的巷子、低矮的房屋、吵杂的环境……小小的四合院在我记忆中却有着丝丝温暖,梦里有时还会出现那近乎“丑陋”的四合院。

    七十年国庆忆绵阳

    那时,奶奶就住铁牛街一个四合院里,院里大约住了四、五户人家,奶奶住最里间。四合院没有自来水、卫生间,倒有一口井,做饭、洗衣可用井水,上卫生间可就麻烦了,只能到外面的公共厕所,既远又脏。洗澡只能去公共浴室,否则只能在家里烧热水用大澡盆凑合洗。我只是在上学的中午偶尔到奶奶家休息,已感到生活上的不便。然而街坊邻居间的那种温暖是住单元楼房感受不到的。而今,那些四合院早已拆了,从前多“三教九流”出入的铁牛街不复存在,在原址上新建的铁牛广场完全看不到先前的影子。从前的铁牛街如今是聚餐饮、茶楼、川剧表演、商贸、民间收藏于一体的繁华闹市,铁牛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儿子小学时,滨江河堤还未铺绿道,但铁牛广场、滨江广场已建成,时常带孩子到此滑旱冰、放风筝。尤其喜欢春天里陪孩子在河堤上放风筝,风筝越飞越高、孩子越跑越远,恍惚我和妹妹在放风筝。没有宽阔的河堤,马路边上小心翼翼地放,一不留神风筝就挂在了树上、电线杆上。渐渐看不见风筝,望不到孩子。孩子不再放风筝时,我们已远离家乡,来到别人的城市。春暖花开,在别人城市的公园里,不时看到放风筝的老大爷,他们不跑,只是拉线,风筝却飞得很高。

    七十年国庆忆绵阳

    当开始回忆家乡时,家乡已在远方;当家乡在记忆中重现时,家乡又近在咫尺。最难忘是涪江水,常忆起是富乐山。没离开绵阳时,每逢节假日总会想到去富乐山,有外地的亲戚朋友来绵也会带他们去。尤其是每年秋季的菊展。因富乐山距当时住的地方不远,风和日丽时,一家人会散步到富乐山,儿子不愿走就骑自行车。有时,我们就在山下走走并不上山。那些景点从小就走过。上学时,学校组织春游总会到这来,孩子上幼儿园,第一个春游的景点也是富乐山。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似乎依旧是那些景,住到别人的城市后再来骤然会感到“绵州第一山”的变化。不说那些早已熟悉的汉皇园、益州园、碑林、富乐阁,畅游在玄德湖、明镜湖,再到桃园、梅花岭、梨园坐坐,穿梭于那些亭、廊、楼、阁、轩、榭中,倏然生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感。

    相比富乐山,西山更深印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父亲带我们全家在西山公园野炊;孩子三岁时,爷爷奶奶从外地来绵,一大家人在公园的湖泊中荡起双桨;待我们即将离开时又来此地重游,风景依旧,却走了许多从前未注意到的景点。那种走路也能走到的景点我只在绵阳体会到,而今连买菜有时也要乘车,出门得备个口罩的大城市生活不时让我想到家乡。当然,绵阳不是没有拥堵,近年来也有了雾霾,然而在我的记忆中,依然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七十年国庆忆绵阳

    在家乡工作时,几乎每天要从东方红大桥路过。无论是自己开车还是坐公交车,上下班时间总会堵车。那时,家就住在离东方红大桥不远的地方。有时,一家人在节假日沿着马路散步到东方红大桥,即使车水马龙也不影响我们看涪江河水游来荡去,看云卷云舒。然而在开车赶上班的路上就没有这份闲情逸致,当车在桥上被堵时,感到车爬得比人走得还慢时,就想着绵阳市里能修高架桥就好了。几年过去了,高架桥没修却建了东原大桥,缓解了东方红大桥的拥堵。若现在再到东方红大桥闲逛,想必即使没有悠然自得也不会忧心忡忡。

    七十年国庆忆绵阳

    虽然我没能目睹70年前的绵阳,但看到了我出生、成长、学习、工作了几十年地方的丝丝变化。中年后离开,无论在别人的城市里生活多少年,记忆中重现的依然是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最心悸心动的依然是家乡的一寸寸、一层层变化,始终在我眼中有着別样的色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十年国庆忆绵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or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