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二娃,阅读的习惯又一次中断,最近看到公众号里大家都在那么多地看书,自己也想看看,可是深度的怕消化不了,而且还得看情节能吸引人的,不然根本坚持不下去。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之前在《收获》上看过苏童的《黄雀记》,写得很好,苏童的文笔一如既往地好,结构比以前有了很大突破。格非的小说以前总记得好像没看过,我接触当代文学应该来说不是太多,在我的小说阅读范围里不算比重大的。但这次看这部《人面桃花》,却总觉得有似曾相识之感。特别是看到秀米被掳去花家舍那一段情节,脑海中便浮现一副花家舍的图景,不记得是不是以前看过这部小说的简介,还是只看了节选或是与之情节相近的电视剧或电影,总之,是觉得熟悉的。
变化来得太快,自从父亲出走,一个陌生男人闯入,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旧式女子亦或称闺阁女子秀米总觉得她自己被隔离了,她身外的世界隐藏着无数奥秘,却对她保持缄默。她想要弄清楚这些事情的原委,可是她找不到答案,她甚至还没来得及去寻找,一件件事便接踵而至。可是她在这个闯入她生活的男人死去后找到了她想要弄明白的事。
文中第一章采用秀米的视角来叙述她身边发生的变故,第二章在秀米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展开同时进行,通过张季元的日记秀米回到她原来的懵懂生活中找到出口,回忆和现实的同时进行,让现实蒙上一层不太现实的色彩,所发生的事就如同梦一般,是虚幻着进行的。被劫去花家舍,秀米目睹了头目的一个个被杀或逃亡,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其杀人的手法极其残忍,似乎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用极端的方法来发汇心中的恐惧和压抑。第三章以老虎的口吻讲述秀米从日本回来后所发生的事。第四章以喜鹊的口吻讲述秀米坐牢之后回到家中所发生的事。
如果说在一二章里秀米还沉浸在个人的情绪和心结当中,那到第三四章里,换用其他人的叙述视角之后,秀米所做的一切就不是为了个人,她不再纠结于过去或现在,她看到的是未来,因此她能承受翠莲对她的背叛,母亲的去世以及小东西的被杀。
那文章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关于大同的梦想?关于人性的罪恶?还是一种无奈感?总觉得有种虚无的感觉充盈其中,无论社会的改变怎样,秀米的改变与不变都是个体无法摆脱的命运,个体所创造的价值对社会的意义有多大?他们想要建立的大同的理想在现实面前经历了难产的过程,很容易被无知大众误解。大同的梦想也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中发生改变,只是无论什么样的梦,都离不开人心,人心的梦才是最黑暗或充满光明的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