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飘香瓜田
(2)锔匠——这些差点失传的非遗老手艺,个个独具匠心

(2)锔匠——这些差点失传的非遗老手艺,个个独具匠心

作者: 不断长牙齿的大猫 | 来源:发表于2023-05-09 23:53 被阅读0次

手艺,对手艺人而言,是挣钱养家的技能。而对于善于勤俭持家的人,是根本。对艺术和传承价值而言,是无价的“非遗”。

一项手艺,是否会失传,取决于有没有市场需求。

只要这项手艺的产品有价值、有需求,或者说:有人愿意花钱购买,那自然有人愿意去学习,它也会继续得到传承。

而有些手艺,虽然濒临失传,但这些手艺,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这也意味着经济价值),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会彻底消失。

真正会失传的,是:那些——在当今社会,没有经济意义的手艺。

比如:这项手艺——锔匠——这是与小炉匠类似的、一种挑挑子、走街串巷的——锔碗、锔盆、锔锅、或锔水缸的匠人,更有的也锔玉石手饰——他们,都拥有高超精湛的技艺。老百姓称他们为:“锔盆(锅)锔碗锔大缸的”。

“锔”——是一项专门修理:破损陶器和瓷器的手艺——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的出处,就在于此。

锔碗,是把瓷器、陶器、器皿等破裂的地方锔合在一起,也有锔金属制品的——如:锔补金属的锅、锔和盆的——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

锔匠的挑子上,一般也有风箱和小炉子、板凳、锤子之类,但是多了一把钻子。担子一头挂着小铜锣和铅(铁、铜、金丝、银丝等金属)这些“疙瘩锤”,走起路来一晃就叮当作响,省得总吆喝。

他们的手艺,主要是修补陶瓷罐、陶盆、缸之类,陈设的掸瓶、帽筒等。

被修补的东西,一般只是裂道纹、掉个碴等不太大的毛病,如果碎成八瓣还找他们锔,除非是值钱的古董或首饰,否则,工钱要比买新的还贵了。但实际上,他们也真是有那个本事,为你锔补好的。

一、锔匠的发展由来:

“锔活”,也分粗细。“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

据说,锔匠这个行当,与清朝八旗子弟有关。

当年京城里的八旗子弟,喜欢赏花弄鸟、玩瓷藏玉。一旦家藏的珍贵紫砂壶失手碰裂,便找人设法修补。修补的师傅,独具匠心,利用裂纹的走向,用金、银、铜锔钉,锔出一枝梅或几朵桃花,稍经打磨,修补后的紫砂壶,如同镶嵌进金属的工艺花朵或花纹,瞬间便身价倍增。

到了民国,锔匠行当应运而生,逐渐走向民间,很快登峰造极。

不少玩家,有意将新紫砂壶装满黄豆,再注入清水,利用黄豆遇水膨胀的力量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锔,锔成花纹,甚至连壶盖、壶嘴、壶柄都加以纹饰包嵌,于是将锔嵌,上升为一种特殊而精美的手工艺术。

二、锔匠的相关技艺信息:

遇到有上述活要做的人家,锔匠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蒙一块厚布,先用小刷子把要锔的碗碴和坏碗的掉碴裂纹处,仔细清刷干净,然后把碴和碗对好,用一根带钩的线绳,把钩挂在坏碴的碗沿上,线绳从碗底绕几圈把坏碴固定住。

然后,按着拿出杆钻,用类似琴弓的“钻弓子”弦,绕在钻杆上作动力,在碗和碴上钻出成对的小槽,再用砸扁的铜丝,做成的锔子嵌入槽内固定住,外面抹上油灰就算补好了。

锔盆、缸、锅等等较大的器具,也基本是这个方法,不过是要用大一些的铁锔子罢了。

不管是锔什么,最后都是按锔子算钱。当然用大锔子要贵一些。

肯定的,锔各类首饰,更是精细活,用的材料是金或银(必须用“戥子”称重),打磨更光滑和细腻,价钱更贵。

干这种活,最重要的是那根“无坚不摧”的杆钻,据说:其钻头,是用金刚石做的,所以称为“金刚钻”。

东北俗语中所说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就是由此而来。

三、其它相关知识:

遇到谁家铁锅漏了洞,则不能锔而要补,很多锔碗匠是兼带这项“业务”的。

他们,也和小炉匠一样,拉风匣生炉子,架起坩锅,工匠师傅,一只手拿着一块厚布或皮子,上垫炉灰末,中间留出装铁水的的圆坑,另一只手,拿着与锅内壁弧度相合的布团等物,把铁水倒进手里的炉灰坑后,两手一里一外配合,迅速把铁水,按在锅底漏洞处,将洞堵住,随后把锅内壁补痕处理平整,用水试不漏,就可以交工收钱了。

这种手艺,虽不是什么尖端的绝技,却也能给普通面姓家,节省不少买新锅新碗的钱。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炉匠挑子和锔匠挑子,基本上,已经在城市里绝迹了。年纪稍大的人,还能回忆起他们的吆喝声和小锣叮当的响声。

曾记得:那年,在老宅里,我们家小朋友,看到了一口老缸,它锔过后的样子太独特,小朋友瞬间就被震惊了——这是怎么回事?缸上怎么可能钉钉子?还可以再用了几十年?老祖婆婆解释说:这缸是锔过的,再不会漏水。二十几年又过去了,小朋友都长成大人了,他至今看看那口大缸,又想想——觉得:那真是奇迹!

最奇怪的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年纪轻轻,擅长书画装裱,居然也学会了“锔匠”这门非凡的技艺!她帮很多朋友,锔好了许许多多个:裂开或破损了的物件——陶器、瓷器、玉器等等,不一而足。而且,花样翻新、颇有现代艺术的设计感和创新,真的令人称奇咋舌!

我心里,于是,得到的最大慰藉是:这门技术、技巧和技艺,虽然小众,传承也不甚广,但总算后继有人了!

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得到真传、并一代代传下去!

四、锔补过的物件图片欣赏:

(读书笔记  加  个人感悟)

相关文章

  • 锔匠老张

    锔匠老张最后一次到俺村,不但锔好了西街马奶奶的面盆,还“锔”好了三叔的家庭。 老张不是一般的锔匠,除了锔锅锔盆锔大...

  • 越过时空那条河/那些远去的声音(上)

    一.补锅锔盆喽! 锔盆锔碗锔大缸 老头的帽子掉水缸 锔盆锔碗锔大缸 锔老太太的尿盆不漏汤 小时候,每当锢炉匠来到村...

  • 匠事

    《匠事》 过往乡间多匠,木匠、铁匠、瓦匠、锔匠、茅匠、篾匠、劁猪匠、白铁匠、杀猪匠、剃头匠,...

  • “匠”,是指有手艺的人,比如匠人、能工巧匠,也指灵巧,巧妙,如独具匠心,有时侯也可指某一方面造诣高深,如匠手,匠意...

  • 锔 匠

    锔匠走入屯头的土道,肩上挑着颤悠悠的担子,担子两头是多个小抽屉摞在一起的两个木制锔具箱,口里不断唱着“锔锅...

  • 古代志怪故事——锔人

    锔碗是旧社会的一种行当,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锔碗匠,修起来继续使用。 锔碗匠坐在小板凳上,膝...

  • 再谈故乡人的手艺-锔匠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机"...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六)窑匠 窑匠,年轻人不知道是干啥的,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很早以前,人类都是穴居在...

  • 18本书,品味“匠人”精神

    鞋匠、木匠、铁匠、豆腐匠…“匠人”本是指这些工艺高超的手工艺人。“匠”是一门生活的手艺,而“匠人”则是拥有这门手艺...

  • 有些破碎,不必修补

    凡是上一点年龄,曾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基本都听到过走街串巷的手艺人抑扬顿挫的声音:“锔盆子锔碗锔大缸……” 把破碎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锔匠——这些差点失传的非遗老手艺,个个独具匠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ud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