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 由徇真 老师讲述
颠倒饮食的第一大原则: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过”指太过与不及。就如这“端午”二字,不到端午这个点、与过了端午这个点,都叫过。在端就正, 不端就不正。
一天有两个午,半夜的午叫午夜,白天的午叫正午、中午。所以午又叫中正之时,守中守正之医,就是中医。中医出现时还没有中国中原这些个词,所以中医不是中国的医学,而是指中正之认识与执中转化的系统论。
端字由立山而组成,而在汉字中表示类似于半圆样的弧度,站立在一个弧形山上,太到左边,你自己感觉可能站直了,远处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你站的并不正,站的太右、太前、太后都是这样,唯有站立在孤形高点这一点,才叫端,才叫不过。
“午” 字无论是从象形还是会意,都是告诉我们 真正牵引事物方向未必是形式上的最上端 。就像牵牛的绳子并不在牛头上,而在牛鼻子上。所以,把牛字中一竖的最上面的那一点 抹掉 。提示不在头上 。
这就是 “端午” 。
端午之际,阴阳二气冲盈交融,乃自省弃贪之时,养心之始。
颠倒饮食正是中正之食,成人之本。
物无美恶,过则成灾,守中守正,长久之计。
这颠倒之意,是先贤看到能站在端午中正点上的人少,而太过之人太多,给子孙后代留下的自我中正之法。
颠倒饮食的第二大原则:减少损耗。
什么是损耗?你买辆车,天天跑,过几年十几年就磨损成废铁了。人不是车,损耗更复杂,不知道损耗在哪里,想减也减不了,减少损耗还是个认识问题!
吃饭,要消化,消化胃就得动,动就会带来损耗。消化食物并不仅仅是胃在动,肝心脾肺肾、胆肠子膀胱都得为你这口饭动起来。动,损耗就来了。
不动行不行?也行也不行,说不行,是不吃饭人会失去水谷精微的滋补饿死;说行,是一些修家会服气以充,并不是我们常人能做到的。
两个熟人碰面,会问一句中国人特有的问候语:“吃过了?” “吃了”
什么是吃过?老祖宗早就有告诫:吃中守过。只是我们说了几十辈几百辈,话是记住了,但祖训早忘得一干二净。
中医在追溯人的病因时总结出三个致病因,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外因指风、寒、暑、湿、燥、火。因太过而客侵人体,造成伤害,这六邪,因过而对人造成不该有的损耗。
内因指情志因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过,照样会对五藏产生损耗而受到伤害。
怎么才能减少这些损耗而不至于让人受伤害呢?当然首先是是认识。我经常说,一切都是认识问题,你不认识,自然会身处伤害而不自知,把伤害当习惯,把因过而带给人的损耗当作正常,所以你很有文化、很有水平、很会养生,照样身体会出毛病。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隐藏在生活中的颠倒。大家称我“老师”,显得尊重有礼貌。叫久了,我就会在大家面前注意这个“老师”形象,就会动心思什么话能说,什么话有损老师这个光辉形象。
这么动心一想,产生了心动的痕迹,动心即伪,带给大家的就会是各种言行举止的装逼,久了就表里不一了,就会有违大道的“纯”与“真”的要求,内外产生心理负压,持续久了,就装累了,累就是病。
有人说,那叫你老师,你别装啊!不装不行,因为活人的三要素:饮食、男女、虚荣,告诉我们,做到不装比装更难。谁可否想过,叫一声老师竟然会产生这一系列的损耗?这种心神损耗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充斥在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我在群里会“瞬飞”每一个违反群规的人?就是想告诉在我养生营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生活中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耗散一点点心神,既无对错,何必浪费心神时间呢?
要养成不耗散心神处理问题的习惯。认识力越高,能不耗散心神就能处理好的问题也会越多。
什么叫修行? 这就叫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