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对自己的伤势瞒天过海,既瞒过了汉军,稳定了军心,更重要的是瞒过了楚军,让项羽错过了大举入侵广武,扭转形势的最佳时机。
刘邦在成皋养伤的这段时间,又发生了两件喜事。一是一些楚兵受不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希望为正义而战,纷纷叛楚归汉,加入到了汉军的阵营。二是韩信平定了齐国,刘邦初步具备了发动楚汉决战的条件。
齐国是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个,韩信之所以能够平定齐国,郦食其功不可没,他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宝宝们,画卷已经展开,请赶快过来围观吧。
郦食其上次出了个分封六国的馊主意,差点害苦了刘邦。为了将功补过,他希望能出使齐国,劝说齐国归顺汉国。
他向刘邦进谏道:“大王,如今燕国和赵国都已经平定了,齐国还游离在我们的治理之外。齐国被田氏一族霸占着,这一族的势力相当强大,是不会轻易屈服的。齐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大海、泰山、黄河、济水都是它的天然屏障。它的南面和楚国接壤,在那里生活的齐人狡诈多变。在臣下看来,即使派出数万名士兵前去攻打齐国,打上一年半载也不会取得成效。硬攻不如智取,大王,请派我出使齐国,我有把握说服齐王。”
刘邦当时已经给韩信布置了攻打齐国的任务,由于他征调了韩信的大部分兵力,韩信不得不重新招兵买马,操练新兵,所以还未启程。既然郦食其主动请缨,施展的又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刘邦痛快地应允了。
郦食其来到齐国,觐见了现任齐王田广。
一开口,郦食其就问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大王,请问,你知道天下的人心归附到哪里吗?”
田广反问道:“你说呢?”
郦食其自信地回答:“当然归附到汉国。”
田广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如此肯定,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郦食其展开了长篇大论。
首先,他把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大王的人品进行了一番对比。
项羽十恶不赦,背负着十大罪状,天下人或多或少都对他心怀怨恨。
刘邦完美无瑕,他率领着正义之师,进行着正义的战争;他知人善任,封赏大方,天下的英雄豪杰和贤才能人都愿意为他效命。
接下来,郦食其把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大王的实力进行了一番对比。
刘邦的实力明显强于项羽。诸侯各国几乎都归顺了汉国,汉军要粮有粮,要兵有兵,汉军还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在各险要之处都设下了防线,楚军是不能轻易将其攻破的。郦食其说,仅凭人力是不能够办成这些事情的,这显然是上天恩赐给刘邦的洪福。
最后,郦食其总结陈词道,就这个形势来看,天下迟早都要归顺汉国,如果有哪个诸侯国胆敢逆天行事,最终逃不脱走向灭亡的命运。他建议齐国现在就归顺汉国,只有这样才能够得以保全,否则离死期就不远了。
田广听得心服口服,他本来在历下(今山东济南)布防了一些用于防守韩信的齐兵,为了表示归顺汉国的诚意,他把这些齐兵撤了下来。他还把郦食其留下来饮酒作乐,同时派使者去回复刘邦。
齐国归顺了,当韩信知道这个消息时,内心翻江倒海——又苦又涩。汉王,为了完成你布置的这个重大任务,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又重新拉起一支队伍,并日夜不停地加以操练。我很快就要攻入齐国了,你让郦食其捷足先登,这叫我情何以堪?
韩信无精打采,茶饭不思,就像生了一场大病。一个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来:“郦食其不过是一介儒生,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分分钟就平定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你率领着数万名士兵,一年多才拿下赵国的五十多座城池。你的功劳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儒生吗?将军,请继续向齐国出兵吧。我们已经准备了这么久,现在不能半途而废。汉王给你下达了攻打齐国的命令,又没有给你下达停止攻打齐国的命令,你为什么不继续前进呢?”
说话的人名叫蒯通,他一直活跃在北方的政治舞台上。宝宝们还记得吗,当天下刚刚反秦的时候,武臣奉陈胜之命前来平定赵国,蒯通为其出谋划策,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来三十多座城池。武臣不在了,蒯通现在做了韩信的谋士。
蒯通这段话思路清奇,前半段是激将法,激将韩信这个武将和郦食其这个儒生比一比;后半段是逆向思维,鼓励韩信心安理得地做他想做的事情。
韩信听后豁然开朗,找到了继续攻打齐国的依据。他的精神重新振奋起来,兴高采烈地命令士兵们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拿下齐国。
宝宝们有问题了,刘邦的真实意思是什么?他是不是忘了下达停战的命令?或者他认为没有下达这个命令的必要?或者,他仍然想让韩信去进攻齐国?
越是接近胜利,就越要谨慎。这么多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一旦在哪方面掉以轻心,恐怕就会在阴沟里翻船。田广虽然在口头上答应了郦食其,但齐国仍然在田氏一族的控制下,他们势力强大,狡诈多变,要是哪天翻脸不认人,楚汉之争的变数就大了。只有在汉国完全掌控了齐国的情况下,形势才能稳定下来。
由于历下没有守军,韩信带着汉军长驱直入,直抵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田广以为郦食其欺骗了他,气急败坏地威胁道:“赶快阻止韩信,否则,我就把你扔进锅里烹煮了。”
郦食其知道自己没有阻止韩信的能力。他既不申冤,也不求饶,铁骨铮铮地说:“做大事的人不顾细节,道德高尚的人不推辞责任。我绝对不会为你向韩信求情。”
田广气得五脏俱裂,毫不客气地把郦食其扔入了热锅。
是时候为这个慷慨赴死的老同志做个总结了。郦食其晚年得志,他虽然学富五车,却落魄半生,直到反秦起义时才加入刘邦的队伍,绽放了光芒。
他做了三件可圈可点的大事,一是拿下了军事重镇陈留,二是说服了守卫峣关的秦将,三是说服了齐王田广。他的一张巧嘴足以媲美千军万马。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曾建议刘邦复立六国的后裔,但张良及时阻止了,没有酿成大错。
在生死的最后关头,他视死如归,守住了最后的气节。他的才华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没有辜负平生所学。
生如夏花,逝如秋叶,郦食其如是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