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在沟通训练营的微信群里围观了一场辩论赛,辩论主题是
斜杠青年和本职工作并驾齐驱,还是老老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首先斜杠青年是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正反双方各执一词,激烈的口舌之争,堪称绝美的视听盛宴。
正方认为应该做斜杠青年,可以增加多重收入,双卡双待,给人生增加更多可能,也是给生活多一重保险。
反方认为应该先做好本职工作。
并且举例论证了很多人,比如袁隆平兢兢业业一心扑倒在解决人口温饱问题上,习大大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遗余力,通过两个对社会贡献卓有成效的人来把这个话题拔高,迎来了一波小高潮,火药味很浓。
后期正方辩手不在状态,中了反方辩手的“圈套”认同应该先把本职工作做好,而且有正方2个人后期没有发言,剩余2人用尽浑身解数力挽狂澜,奈何双拳难敌四手,被反方四人直逼角落。
最后经观众投票,反方应该做好本职工作的观点胜出。
仔细想想这个话题确实很有意思,单从这堂辩论来讲我看到了团队的重要性,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面对危机的时候,要有团队意识,明确分工,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
如同小路侠说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就像反方四人的配合,虽然也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总的来说整体感觉是好的,作为一个从来没辩论过的人,我真是太佩服他们了。对啦,获胜的队伍是我们青春派,最佳辩手是我们派的掌门——米雅。(允许我嘚瑟一下)
辩论结束后小路侠做了总结,我很认同她说的几点:
辩论的时候一定不要伤了和气。
观点阐述清楚即止,适当的火药味会让观众感受到强辩论效果,要把握好尺寸,小心言语伤害他人。
团队内部做好分工工作。
四位辩手一定要事先沟通好,免得上了场以后被逼的无路可走,最好是分工到每个人从哪个点开始展开,举例论证的过程用到哪几个例子,最后陈述的时候谁来总结,是否需要升华,用到哪些金句等等,这样事先沟通完再上场至少不会乱了阵脚,然后按照节奏来就好了。
不要紧张,保持头脑清晰。
时刻记得自己的观点,不管对方说什么都不要被迷惑,全场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逻辑来就好,免得被对方的思维逻辑带偏。
最后话说回来:你觉得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还是应该发展斜杠青年呢?
相信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我很认同反方的观点: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的话,拿什么去发展斜杠呢?
越来越多的人都去尝试学习新的能力,告诉自己,艺多不压身,成为斜杠青年,必须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前提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而且必须要出色。因为你只有具备了养活自己最基本的能力,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去学习其他的技能。
彭小六说做斜杠青年的前提是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单杠青年。
斜杠青年需要你拥有核心的竞争力为基础,如果你天天加班,只能温饱,这个时候更建议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成为职场的高手,再去在业余时间不务正业...
所以说到底,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后,再去做一名斜杠青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