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分析
父亲:
看完纪录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亲的形象,带有典型的中国父亲特色,对于儿女的爱,默默无言,却又自然流转。本部影片中,父亲又是一个四川男人的代表,对于妻子,言听计从,但是一切是围绕对于家庭的责任。当他在与儿子的谈话时,又可以感受到,一个父亲的严格,有着对于下一代的自我要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一种性格表现。
父亲本身在中国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必须是严格、威严、沉稳,对于责任的承担需要强硬,在这部纪录片里,父亲所呈现出威严的一面,却是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没有给人特别强硬的感觉,所有的话,娓娓道来,对于儿子不一样的特点,他有着不同的看法,也会表达出来,但是没有借助更为中国化的强硬手段诉诸行动。这又使得父亲在这个家庭的环境之下,所形成的内驱性行为,淋漓展现。
父亲的行为和语言,借助艺术的表现力,一点点铺展开来,它有着传统中国教育的影子,对于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儿子未来的走向能够给出自己的建议,即使不被认可,也会为大局考虑,借助父亲的威严进行表现。通过饭桌,中国人最喜欢交谈的场景,父亲与家庭与日常想融合。日常的饭,父母之间的吵嘴,夹杂父亲丝丝碎碎的语言,从中能够体现父亲对于子女的一份牵挂,也是一层淡淡的爱。
从性格上看,影片中的父亲,不善言谈,趋向于被母亲管制,这又是对于传统中国式家庭的一种颠覆。从日常的家务,到饭桌旁母亲的唠叨,再到两人共处时偏居一侧的地位,都是一种与传统认知的矛盾。但是,不能说父亲就不是父亲,他柔弱的一面给人的没有特别软弱无能的感觉,相反,在对于儿子问题上,他的立场鲜明,观点客观,分析有理。他不是赞同,但有没有反对,只是表达完观点后的顺其自然。不能说真的接受一个在自己看来有悖常理的事,每一次的独白,其实眼里都会有难过的泪光,但没有和母亲一样,歇斯底里的爆发,他的表现和父亲的形象又完全相似,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父亲就是默默无闻,不善表达,但是控制欲却又很强,就像是一次次突然冒出一句话,打断母亲的大篇幅论调,说出自己的观点。
对于我的问题,父亲坚守的还是最为传统的看法,他没有与我断绝关系,因为这份家族式的爱,束缚着一切。宁可在谎言与面子问题上选择前者,也不想将这种事公布于众,其实这就是传统父母的看法,我不同意,但我又没有办法,我只能不去干涉,但绝不是放手。
影片中父亲不是家庭的核心,因为母亲的强势,似乎掩盖了父亲的大篇幅描述,但是父亲又是一个关键的人物,在每一次的谈话,吃饭时,总会有点没点的说两句,并且是严谨有理的论道。
对于中国家庭的理解
中国有着传统的文化积淀,这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在代际的延续中传承下去。家庭在中国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产业模式里,占据核心地位。从高层的家国一体,到底层的家族血脉都是时代的印记。
记录片里,传统的中国家庭与西方现代化的家庭形成对比,年轻一代与老一辈人价值观世界观的对比,在观念的碰撞中,家庭被放置到台面上可以谈。纪录片里印象很深刻的是姐姐的一段话,她说,她也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是幸福还是不幸。父母经常吵架,母亲占据主导,父母对于儿女的绝对控制,一切的矛盾在不一样的认知中,被激化。
传统家庭,我们认为父母是绝对的权威,没有可以反抗的理由,作为儿女要言听计从,不听话被认为是叛逆,不按照既有的道路前行就是不孝,男婚女嫁,尊老爱幼,在家庭里,这一切都是合理正常的。对于影片里的女儿和儿子来说,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看到了西方更加自由开放的世界,所以对于原生家庭,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这使得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寄予下一代身上,自己选择爆发后的沉默。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家庭,有着它存在的理由,能够延续数千年的传统,不能说绝对正确,但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固有的结构,让一个家庭更加稳固,靠父母对于子女的束缚,是以爱为基础,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父母没有必要什么事都要插一手,什么事都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但是,这就是文化涵养的结果,是一代代的延续。谁能说散养是正确,严加管教是错误。
在纪录片里我看到了传统中国家庭的映照,一代代人延续下去的传统观念,我不认为他是在批判什么错误,什么正确,他将真实呈现,将客观杂糅到人物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家庭,我也知道,这里面需要反思的中国式教育,同时也有值得我们纪念的家庭的感情。
对于传统中国的家庭,我认为它有着自身的演进,纪录片里以上一辈对下一辈的关爱在控制的基础上,想要逃离家庭的一代人,是不是真的就能够逃离出去,难道西方的自由开放就是绝对的完美?我看到了一种家庭的模式,也是一个时代,人的成长方式,在成长为父母之后,是不是真的就是另一种模样。一个家庭,维系的是亲情,在等级森严的文化血脉里,权威有着不可逾越的含义,自然不会因为一点叛逆或者意外就彻底消亡。所以,就像纪录片里说的那样,总有一份情愫在心里环绕,是对于传统观念深扎于心底的难以摆脱。
在西方的文化里,家庭的观念重要程度不及东方,他们的放飞式管理也更像是对于平等关系里的个人意识主导。但是传统的东方家庭,层层圈子,差序格局,就像是波纹,一圈圈荡开,是最传统观念的由远及近。脱离不开的意识,更是摆脱不掉的依附感。终归还是妥协,是双方对于执念的放下,但是终归还是没能走出所谓的释怀,因为这一切是与生俱来的,摆脱不掉。不能说这种执着就是错的,因为,你无法身临其境,所以也就无法评判是非对错。
场景重现
简单装修的客厅,书架上满满当当的书籍,凌乱的推在一起,小侄女在一边的沙发上挑来跳来跳去,阳光从大大的落地窗直射进来,这是夏日的晨光,白色的折线,刺着红棕色的地板,在另一头,半个阴影里是爸妈两人在吃早饭。就像一般的中国家庭一样,简单的早餐,盘碟交错,西红柿鸡蛋汤、鸡爪、小笼包,像是上一夜的残羹冷炙,堆在碗的一边,白色的瓷碗被青花点缀,传统工业化的印记,在这张桌子上显示殆尽。妈妈看向我我说,让我吃一个鸡爪,这是在美国吃不到的,一边说,一边嚼着藕断丝连的鸡爪,言语间,总有一股油腻充溢在房间里面。爸爸用筷子剔了剔牙,年级大了,总会有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吧。
爸爸还是担忧起来我的未来,如何和孩子交代这中非常态化的家庭,他有意躲闪的眼神,也在回应我,貌似不该撒谎的举动。饭菜在他们嘴里,苍白无力的一点点蠕动,如何对孩子说,如何撒谎,如何不再亲戚面前丢脸,妈妈看了我一眼,接着开始设计她的计划,时不时从碗里夹点东西,化解无奈与尴尬。爸爸很严肃的分析事情,断断续续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担忧。相持不下,没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爸妈相互看了一眼,一遍遍翻动碗里的菜,伴着米饭生硬的咀嚼。
不能说实话,绝对不能,哪怕编的再离谱也该学着隐藏,隐匿那些见不得天日的秘密。小侄女依旧自娱自乐,沙发因为她的跳动,更加杂乱无章,小小的身影,在阳光的背面,被细细拉长,一点点吞噬在阳光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