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591/5826f53d24416b2a.jpeg)
《平凡的世界》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巨著,该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生活。路遥用朴实的笔触塑造了一批平凡的人物,但却展现了一代人不平凡的内心世界,带给我们不平凡的精神洗礼。
在该部小说诸多人物中,我最欣赏的是孙少平。欣赏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主角,而是因为他极好地演绎了从平凡到不平凡的蜕变,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丰盈的心路历程值得我们去思索和学习。
孙少平只是一位生于双水村的普通农村子弟,他生存卑微,经历了无数的困苦。但他不甘囿于狭小的天地,他渴望改变自己。他真诚正直,爱好阅读,勤于思考,坚毅的内心永藏一副飞翔的翅膀。凭着对理想生活和完美自我的执着追求,他跟随自己的内心,最终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在孙少平的高中阶段,有个令人心酸的画面。学校饭堂里分了“甲乙丙”三个等级的菜,在排队吃饭的队伍里,每次都不会有孙少平的身影,因为他是拿黑面馍馍的“非洲人”。尚为中学生的他,自尊心极强,每次都是等所有同学吃完饭后再偷偷去拿他的两个黑面馍馍。这样的经历为孙少平的性格里注入了“自卑”的元素。不过庆幸的是,他认识了田晓霞,并与她成为有共同话题的好朋友。晓霞会常借书和报纸给少平看,两个好朋友也常一起谈论时事,畅谈理想。这给少平灰暗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让他的视野更加广阔,也更激励着他走出农村这片天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591/bfb304b44d586adb.jpeg)
可见读书何其重要,它可以改变人们惯常的思考方式,甚至改变人生轨迹。如果少平没有读那么多书,双水村就是他的全部世界,他会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庄稼人,每天的任务就是"拯救家里的烂包光景"。为了生存,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生命庄严忠实,为自己和儿女活下去,从不逃避勤奋劳作。庄稼人的品质无疑也令人感佩,但是,一个人立足于世,并不仅仅只为了生存。理想的生活呢?精神的追求呢?不甘庸碌的少平,因为书的瑰丽世界激发了他更高的追求,他希望见识更大的世界,哪怕只是在黄原城做一个揽工汉。
成为揽工汉后,少平继续每天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纷至沓来的艰辛,但他依然坚持夜间挑灯读书。“因为你能痛苦,就说明你对生活还抱有希望”,少平内心的独白激励着自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智者和强者,艰辛困苦不是生活沉沦的滔天洪水,而是孕育希望和美好的沃土。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591/09bd0b851569f4db.jpeg)
再到后来,少平怀揣着梦想,赤手空拳来到桐城。在僻远的大牙湾煤矿,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他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但是,日子似乎依然枯燥而单调,每天天微亮就下井,夜晚才结束工作,每天都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下度过。现在的我们看来无法理解吧,少平似乎是到处找罪受,他的哥哥孙少安说他做出这些决定可能是书读太多了。这话有些幽默,但这确实是最合理也最无奈的说法了。
其实在做煤矿工人的期间,少平是可以通过妹妹孙兰香的男朋友摆脱艰苦生活的,但他坚决谢绝了他们的善意。苦才不是白受的,在一次偶然坐火车时,他意识到如果没有煤矿,火车是不会动起来的。这让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自己的每一天过得都是有意义的。但他回到现实,旁人和火车站工作人员对他都是鄙夷的。他委屈啊!他多希望能被尊重。不过他很幸运,因为有田晓霞能读懂他的精神世界,所以对这世界,他依然温柔以待,也准备继续学习,报考煤炭大学……最后,孙少平还是选择回到大牙湾照顾那母子俩。他的选择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是令人感动的。也算是奔向了伟大,一种不需要被理解的伟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591/375950c59ea7c49e.jpeg)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孙少平的一生几乎是充满苦难的,但他的人格永远是高尚的。他敢于打破旧有的樊篱,敢于为理想生活而坚定前行,永不止步。他身上这些品质似乎是现代人普遍缺少的,虽然现在较少有那般艰苦的环境,但这样的精神是绝对不能够少有的。
世界很精彩,但对于普罗大众,终归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决不怨天尤人,不自怨自艾,即使低至尘埃,也要在尘埃里让理想之花绽放!这应该是孙少平身上折射的人性光辉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沙一世界,孙少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是灯塔,指引着后人艰苦奋斗,永不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万芊芊 广州市玉岩中学高一学生。此文获黄埔区"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中学组一等奖(由黄埔区教育局、黄埔区图书馆主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