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逛博物馆的路线。
早上阳光明媚,恰逢周五,决定去往粤剧博物馆(在广州生活十几年居然没去过,惭愧(✿◡‿◡))
巧得是有好几个朋友要我推荐广州几个地标性的去处
本来想偷懒发发朋友圈,但还是决定动手写一篇
方便大家传阅。(其实是方便自己) O(∩_∩)O哈哈~
以前,“搭棚睇大戏”是岭南一带的常见的景象
来来来,我们与粤剧的距离又近了一些,忍不住又要让泥萌学单词啦o(* ̄︶ ̄*)o~~~
表演行当,就是角色广东大戏=粤剧
睇大戏=看粤剧
爆棚=满座
红船=粤剧戏班
也文也武=装腔作势、不懂装懂
这一条约5米长的红木实木红船,是博物馆重新研究了红船的历史与构造,重新定做的。
红船嵌套幻影成像技术,将制作的三维电脑影像与模型内的实物结合,展现当年船上生活练功场景,不但具有欣赏价值,也拥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见图中红船发亮的地方)
红船内的光影模拟生活景象 博物馆中庭博物馆内,可以看到几近失传的竹水衣、耍牙的技法、广告语精辟的粤剧“戏桥”、真头发做成的须发……
已经几近失传的“耍牙”用的猪牙真品 用真头发做成的“发须” 博物馆里的声光电体验与互动的新科技,让人们看到完整的粤剧的历史、艺术、名伶名家的影像与声音,欣赏到经典剧目和各种唱腔流派的表演。 展品中的重头戏:粤剧申遗证书致经典---那些熟悉的陌生人
博物馆内设置了舒适的视听室与阅览室,可供坐下来欣赏曲目,查阅资料。在戏服陈列区,还可以通过可触控透明显示屏了解更深入的戏剧服装知识。
bling bling 的戏服一边观展,一边听导赏员讲展品的故事,更是这座目标为“国内第一、有世界影响”的博物馆的又一亮点。
查笃笃……锵大戏开锣! 粤剧有几百种排场,这是其中的一种!这一部分,仔仔细细地介绍了唱腔、流派、排场等等各种小知识,还有现场试听,博得一堆票友的欢喜。(见下图)
在如今的博物馆内 ,通过视听器材,可以听到和观看他们独特的唱腔及演出。曾经,粤剧离我们很远,也走得很近
红线女,马师曾,任白,罗家英,汪明荃,盖鸣晖……这些属于粤剧圈的名字,在我们的生活充斥,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红线女、白雪仙、白玉荣、罗品超等多位粤剧名伶的故居都在此
红线女戏服 罗品超戏服听剧院声歌,且凉凉去
荔湾地区曾是广州历史上园林汇集之地,也曾有西园存在。
粤剧博物馆的入口处,取名“西园”,不仅呼应城市之中的南园、北园,更是唤回广州园林历史的辉煌记忆
粤剧博物馆的入口处 “西园”为承继中国青绿山水画的意境传统,主动追求粤剧艺术与岭南园林艺术在精神内涵与园林建筑表现上的气韵相合,粤剧艺术博物馆以岭南传统园林式建筑布局呈现。
“三雕二塑”(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木结构,岭南佳果,岭南园林,一样没有少,在博物馆的园林,都可以一一找到。
这是广州西关,用心做好的一座博物馆。
西园全景图 西园景观 石雕 灰塑 向八和会馆致敬而命名的“八和殿” 全木质结构的琼花堂及大型砖雕《六国大封相》粤剧博物馆:如何到达如何玩
全称:粤剧艺术博物馆
地址:恩宁路127号
如何前往:
地铁1号线、6号线黄沙站步行约10分钟
地铁6号线如意坊站步行约15分钟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门票:免费,需提前预约
预计停留时间:约90分钟
TIPS:
博物馆的预约途径包括了微信公众号及电话
推荐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粤剧艺术博物馆”添加后,在菜单的“预约参观”选项,填写相关资料即可
参观记得携带身份证哦!
(官方要求提前一天预约,目前可以到了现场再用微信预约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