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还时不时的拖延,时不时的发生自我失控,然而毕竟也是一个和拖延战斗很多年的“抗拖战士”了。虽然离真正的成功还有点距离,但是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也通过复盘有一些经验和感悟。
对我而言,产生拖延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点眼高手低和完美主义的心态,想的多做得少,想过了就好像做过了一样;最主要的难点在于总是在找接口和理由不去开始着手做一件事,启动的势能太大,自我复盘过,其实真的静下心开始做一件事时候也没什么抵触,效率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个开头真的是难,很多时候都想抽自己,当然并没下去手。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也看了很多的资料,学习了很多达人的经验,也知道五分钟法则,什么事不想那么多没用的,先干五分钟再说。然而如果知道一个道理并且认真地贯彻执行,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拖延症患者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知道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大脑总是会帮我们千方百计的找借口,找理由怕我们累着,怕我们受伤害,直接在启动阶段就把我们干趴下。
为了减少启动的阻力还尝试了目标分解的方法,就是把一个任务分成很多个小的任务,每次完成一个小小的目标,这样一方面做事之前没有那么大的负能量,另一方面呢通过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能给大脑一个正反馈,能获得足够的多巴胺和正向激励。其实这个有点像游戏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给足够的短期及时反馈,让大脑不产生太大的抗拒。然而这个方法对于我来说很多时候还是没用的,主要是高估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还有就是低估了自己对外界诱惑的抵抗力。往往总是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总觉得这些事情可以很快就搞完,往后放一下把,等下也可以搞定,然而到最后就全部抓瞎,成功拖延。
曾经做过一个尝试,就是把一天中所有的小任务中最不喜欢做的,或者说最难做的放到第一个去做,或者想起来就不假思索的去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简单点说就是把简单好完成的事情往后排,先干掉难搞的事情,到后面自控力啥的降低的时候不至于没有勇气继续启动下一个小任务。这种小技巧配合五分钟法则还是很有用的,但是主要的阻力和难度还是来自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觉得很容易就可以搞定,然后继续拖延下去,最后只挑了几个简单的小任务干掉,成功的拖延一天。所以还需要比较好的纪律性,以及明确的每个小任务的deadline,就如最近看到的一个time-box工作法,再结合这个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改天准备试试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