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就是力量 之6
接着上文,找到自身企业文化母体是自救的必要一环,那如何利用企业三观背后的力量找到破界创新的切口就是本文的内容。
上文简要:企业三观蓬勃发展于M国,理解M国文化母体(掠夺)才能更好理解企业三观的精神内核。
在这个不确定事件多发的世界中谈破界,首先需要把【界】做一个定义或定下大致的边界。没有这一步就无从谈【破界】。
【界】就是原则标准。
【破界】就是打破、刺穿以前的原则标准。
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语境下,多方人士达成了基本共识:做事、做人需要有原则。原则是法度之本、是人立足之根。不守纪律是可以原谅、不守原则就会被群起而攻之。“破界”在很多人眼里几乎和叛逆划等号。但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创业年代,我们发现不敢或不愿破界的人或公司面临衰退来临,几乎是抵抗乏力的。
原则的根基是 —— 既得利益
【界】是原则,那原则又是什么?
【原则】的定义:某群人共同遵守、守护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
从该人群的角度:原则是必须坚持坚守捍卫的。对一切敢于挑战的都称为:异端邪说。为此付出高昂代价、鲜血乃至生命都前仆后继。通过分析该人群组成会发现,此人群基本属于非血亲成员。如缩小尺度到行业、企业这个边界里观察、分析,好像此结论亦成立。
为探究竟,提几个问题:此人群能成功链接的原因是什么?让此人群如此团结的原因是什么?让该原则可以隔代传承的原因是什么?
某位大神说: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把朋友联结更紧密,把敌人变朋友的是“既得利益”。拉大一点尺度从行业、企业到用户边界。无非就是利益分配:从1.0 企业内部都获利 到 2.0 企业所在行业的上下游都获利 到 3.0 该行业乃至跨行业的用户都获利的过程。
很多学术界朋友把利益归拢的过程表象化为:企业三观(使命愿景价值观)。并不断宣传文化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我们都知道文化最少是三反馈的(传播者、受众、杂音),信仰最少也是三反馈的(神、人、竞争的神)。
如把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既得利益”,剥离抽象后以缥缈的企业三观形式传播给企业家:要么是为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后谋利,要么就是故意寻求知识垄断带来的高利润。
这也是很多实体企业家,之前风生水起,上了很多课反而更迷茫,更不知所措....。
破既得利益就是 —— 破界
当我们把既得利益人群找到,其获利的数量、周长、体积、时间周期、边界自然可以通过研究和试错慢慢找到。这个过程在企业管理中称为:价值网或在位企业价值述求。不管批什么皮肤,实质都一样:
就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被新来抢夺者破坏的过程。
上文也提到过,讨论企业三观必须找到文化母体。M国为什么近30年是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因为它的文化母体(掠夺)与商业文明进化速度加快(快鱼吃慢鱼)是一脉相承。神州大国前百余年为什么多灾多难,如简单的认为是农耕文明败给工商文明,我们多次讲这是缺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的表现。其实质还是:原既得利益者被新掠夺者破坏。
国家如此,企业也是如此。我们之前为什么生意兴隆,因为我们之前刺穿了前既得利益群体的边界。我们现在为什么生意衰退,因为有新的掠夺者刺穿了我们的既得利益。
认清了此点,我们基本就找到了:边界。既得利益者、掠夺者的边界。也逐渐清晰了掠夺者的工具:刺穿+破坏。
【破界】把原既得利益的势力范围(获利的数量、周长、体积、时间周期、边界)刺穿、破坏。白话就是:把你的“ 抢”过来变成我的。
为什么要创新
这个答案即好笑又简单。
掠夺或刺穿既得利益群体时,对方肯定是会反抗的,而且很激烈。例如:当我们成为既得利益者时,其他人掠夺、刺穿我们的利益,我们的反抗激励、热血。
在多轮次、多角色参与的攻防中,很多手段用多了,就会被破解。进攻方或防守反击方想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就得想新办法。
这个因旧工具被破解又想持续获利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创新】。
怎么创新?
在文化母体的语境下谈创新是我们观点的全部基石。
广泛流传的阿里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使命无可厚非现在看非常好,非常棒。但为什么很多企业采用模仿、仿造、超前等各种方式建立自己的企业三观没有用,乃至后遗症很大?有个前提没有告诉你:他们公司的文化母体是什么!阿里的代表:中供铁军、投资控股到全面收购等是不是可以看出阿里三的文化母体是:掠夺。
(注:掠夺是中性词,是企业进化中必不可少的基因。对失败者是灾难和诅咒,对胜利者是路旁的一道风景而已)
在此我们再旗帜鲜明的提出:企业三观(使命愿景价值观)很有用,但还没有足以救百病、救所有公司的地步。用好企业三观的前提是:把自己企业的文化母体找到,企业三观的建立需要和文化母体高度契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先看看在位企业是怎么创新的:
利益分配 3.0时代—让更多的用户在分享、购买、使用中获利。头部企业或先行企业用免费战术大杀四方(用户不用花钱就能使用)、腰部企业用补贴战术(用户少花钱使用)也跑出了多家、底层企业用消费合伙人--分利益战术。
再看看新选手是怎么创新的:
人: 用户都是商业合作者 + 多维度多元化流量
货: 功能消费 + 情感消费 + 内容消费 + 服务消费
场: 短视频即终端,门店即场景
小节:
功能型产品服务的代差基本被抹平。供给端企业在不断加码:情感传递、服务高质量下多样性的投入。商业竞争的手段也随之从硬运营能力转为软心理洞察力。
切口:
文化母体 — 刺穿既得利益 — 情感传递+服务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