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块的知识的重点分别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三个方面的内容,出题形式一般是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
一、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 内发论
主要观点:关键词:内在需要、成熟机制、遗传。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霍尔、格赛尔、高尔登。
(二) 外铄论
主要观点:关键词:外在力量,环境,他人影响,学校教育。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主要观点: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以及主观能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察形式:主要是理论、人物以及人物名言的对应,选择题考察为主。
例如:孟子说“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句话反应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是( )。
A.外铄论 B.内发论 C.多因素论 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
答案:B。解析: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仁义礼智并非是外部所赋予我的,而是我本身就具有的,强调遗传赋予的,其次,孟子本身就是内发论的典型代表人物。
二、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内因
1、遗传
作用:(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具有可塑性。
2、主观能动性
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2)是推动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
(二)外因
1、环境
作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2)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学校教育
地位: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其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考察形式:
1、考察因素的作用,可通过俗语来进行考察,选择题形式。
例:(小学2016年上半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学校教育 B.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遗传
答案:D。
2、考察四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简答题形式。
例:(小学2017年上半年)简答题:请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筛选、过滤和改造的机制作用。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
三、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 顺序性
表现: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教学的启示:循序渐进
(二) 阶段性
表现: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总体特征,所对应面临的发展任务也各不相同。
教学的启示: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 不平衡性(注意:强调的是个体自己跟自己比,强调速度)
表现:一方面是同一生理机能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一样(例如身高),另一方面不同生理机能在同一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也不一样(例如六年级学生的身高和心理成熟度)。
教学的启示:抓住“关键期”,“最佳期”
(四) 互补性
表现:一是身身互补(例如残障人士),二是身心互补(例如霍金身体残疾但是心智很强大)
教学的启示:扬长避短
(五) 个别差异性(注意:至少是两个人之间的对比)
表现:一方面是群体之间的差距,特别是男女之间,二是个体之间,不如说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对教学的启示:因材施教。
考察形式:
1、考察规律的表现形式和教学启示之间的对应。
例如:(小学2015年上半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一特征觉得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答案:B。解析:题目强调的是不同儿童之间在身心上存在差异,根据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2、某一规律的具体表现,简答题形式考察。
例如:(小学16年上半年)简答题 :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一方面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变现在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所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体差异表现在身心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防止上的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