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游客来到陌生的城市,接触最少的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车。为什么呢?原因很多样适应人群同样各异,以我过往的经验公交车比较拥挤,公交车逢站点必停车没有出租车来的直接,路上堵塞不如选地铁……综合时间精力等成本支出公交车被游客打入了冷宫,但同时也错过了一个体验当地文化的入口。
是不是很少有人将乘坐公交车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这一文主要记载一下美国日常公交车的乘车体验,如我前文提到公交车是本地人文的一个缩影,不言而喻跨城存在着差异,最直接的体现为不同的票价,所以请注意下文是综合美国不同城市具有较普遍性的现象。
想到汉堡就是两片面包中间夹着馅料具体介绍展开前,还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的价值是什么?游记攻略或体验分享类的文章,有一种最为遭人白眼的就是简单复制和改写搜索引擎上的百科内容,从新闻价值的各个纬度来衡量实在表现堪忧,你知道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最易被舍弃的东西,被题目吸引而点入的人只会抛给你愤怒的嫌弃,愤怒为此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嫌弃你还在追求自欺欺人的不会有转化价值的点击量。
所以,分享体验的信息定要真实务实才有可参考性,新鲜特别才有可读性。“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的距离再远如果都是同一张面孔,也就没有必要去看了,正因为大千世界各有不同你我才想去看看。而世界真是大啊,人的一生的时间怎能涉及所有呢?
所以,一篇有价值的分享文可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和间接经验的储备,并有可能促成一次实践活动。而对于作者自己更多的是一段记忆的记录,并愿意将见闻、思考与大家分享。当然这是从个人层面考虑,有价值的东西说不好哪天就是在巴西煽动翅膀的蝴蝶。
以上是否有些跑偏嫌疑?还好了,我借此机会阐述一些对于分享的想法,不论是文字、视频通过简书、微信朋友圈。此文亦属于“外面的世界”单元,就一文多用算是对此单元的序跋。现在我准备出门了。我说过在到达美国前下载好GoogleMaps .
作为游客我要去乘坐公交车了。打开maps 规划目的地,确认可乘坐的公交线路,准备正好的票款(无人售票),并查询即时的时刻表,提前三分钟左右就站在站点等候,因为不是每个站点都停。司机决定停靠一是有人下车,二是有人在站台等候,并示意出你等的就是它,(怎么示意?比如从玻璃候车室走向上车等候的黄线处,或者你已经在黄线处那就提起袋子挥挥手)做跃跃欲试状。
玻璃候车室贴有时刻表、无枪的标志和非候车禁止停留的标语买票。投钱进钱箱,和国内一样。同时司机和你会有一个互动:微笑或简单问候(hello/good morning)。现金购票你可能会得到一张实效为两个小时的转车票(司机可能问transit?你也可以主动问could I have a transit,please?),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免费多次乘坐该线路的公交车。为啥说是可能,因为像芝加哥级别的城市就不会提供此优惠,所以你投完钱直接往车厢里走就好了。
英文不找钱的意思 背面是广告选座位。一、尽量直接往车厢后部走,前几排都是老幼病残座位。二、每人之间空一个座位,你会说一排就是两个座位呢?开辟你自己的一排座。但是,如果车厢真的很满你又想坐下,那么所有入座的就默认了挨着坐的状态。
免费的公交线路册走起,观察起:
车厢里没有司机公放的收音机,很少有人讲话,多在看手机,看纸质书,耳机听音乐。
居民使用的是可以在公交官网和办事点办理的交通卡,种类很多月票、优惠票、十次乘车票等。司机都会等乘客支付或刷卡完成,才会开车,否则就是等。
还有等就是骑自行车的人将车拿上拿下公交车的车头部位的架子。
自行车架子还有等老年人坐下来;等坐轮椅的人找到足够的空间并固定好轮椅,这过程即使有亲属陪伴,司机也会主动帮忙和检查。司机还有一个操作就是降低汽车底盘的高度(仿佛打开压力阀门释放了大量气体),放下一个踏板,方便有需要的人安全上下。
司机在帮忙到站下车。已提到过的不是每个站都停,怕错过可以关注GoogleMaps,因为是第一走这条线路还担心听不准确站名,建议从准备出发时就始终打开Maps,担心流量,我也说过的,将自己常用的手机导航地图下载离线,不仅仅是省钱。所以在目的地车站的报站广播响起时,伸手用力拉这条黄线,(听说还有其他颜色的设计)随之一声叮咚前面的屏幕显示request stop即停车请求,下车时大家多对司机说thank you /thanks,司机也多会有回应,即使你着急下车没听到。
小黄线顺便一句,有关英语,我们常说的火车站、客运站用station,而站点用stop。
原创,不打招呼就动用别人东西的行为,很不礼貌,我很介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