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共济会佛、儒、道专题菩提树下
学 佛 随 笔 2:砸中佛陀的石头 ——莽析佛陀离家原因

学 佛 随 笔 2:砸中佛陀的石头 ——莽析佛陀离家原因

作者: 宋剑平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08:31 被阅读52次

             佛经把佛陀从孕育、出生、成长、娶妻生子描绘的霞光万照、姹紫嫣红。其母摩耶夫人久怀不上,忽梦一头白象进入体侧,方生佛陀。然夫人在佛陀七日时离世,佛陀由其姨妈养育成人。佛陀自幼聪慧可人、仪表非凡,按钱文忠先生在《珠峰讲堂》所述,佛陀上学第一天就把老师问倒,无师自通,吓得老师落荒而逃。作为王子、才子、俊男的复合体,肯定不愁异性伴侣,传说佛陀夫人有三人或一人,位置最稳定的是——耶输陀罗。

            “她有着如同晨间仙女一样的美丽外表和杰出的领导才能,是一群朋友中最优雅的引领者。她的脖颈如天鹅般修长,却总会在适当的时候温顺地垂下;她的手指如玫瑰般惹人怜爱,她的身体和心灵更是如水晶般纯洁自然。她爱微笑着凝视山峰之巅,再加上她开朗的性格,定能让王宫里充满宁谧、雅致和威压。”(亚当斯-贝克夫人著,张小米译,《释迦牟尼传》第27页)

            多好!完美!但请留意,耶输陀罗有“杰出的领导才能”,具有女强人的潜质。凡能胜任领导的必须要有魄力,具备一定的强势风格,否则无法领着导,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当女领导更不容易,要有比男士更高的抉择之力。我们历史上领导位置最高的两个女人,武则天和慈禧太后,那可是对亲生儿子都能下得了手的主啊!

            亚当斯-贝克夫人的《释迦牟尼传》称耶输陀罗采用的是比武招亲方式,全能青年佛陀闯关赢新娘后,亦惊诧于耶输陀罗的美艳。“他忘了从脖子上拿掉弓箭,就翻身下马迎接他的新娘了。两个年轻人沉醉在对方炽热的目光中。”(亚当斯-贝克夫人著,张小米译,《释迦牟尼传》第30页)

            婚后,佛陀育一子曰罗睺罗。

            传统的说法是佛陀看到生老病死的痛苦后与俗世决裂,离家参道。按照俗人的考虑,我可以相信佛陀抛下优越的家庭环境去深山苦修参道,但我无法理解他为何抛妻弃子?何况是让他目瞪口呆的美貌妻子,在家修行不一样吗?他是不缺房子的。还有他儿子“罗睺罗”这个名字,意为“覆障”,“又称‘行星、流星之王’,有四只手,下半身为蛇尾,喜欢做坏事。也有传说认为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一个恶魔。”(亚当斯-贝克夫人著,张小米译,《释迦牟尼传》第74页)当爹的怎么给儿子起了个这样的名字?佛陀是人,但他的这些所为真是让我无法理解,除非另有原因。原因是什么我一直索查未获,直到听得钱文忠先生的《珠峰讲堂》,再从佛陀是人的角度去理解,我觉得原因找到了——佛陀是被男人最怕的一块石头砸中了,然后含着极大的愤懑离家出走。

              依钱文忠先生所讲,佛陀是选美招亲,自然选中了耶输陀罗。那天耶输陀罗迟到了,去的最晚,佛陀已把纪念品给候选美女发完了,但耶输陀罗不答应,非要,佛陀情急之中把带有家族徽印的指环摘下送于耶输陀罗。耶输陀罗嫌少不满意,撅嘴而走。佛陀父净饭王知儿意,礼聘迎新娘。

             注意,通过钱文忠先生描述可看到:1.佛陀和耶输陀罗没有感情基础。2.佛陀好色,以貌取人。3.佛陀贪色,不惜轻易把身边最贵物件送出。4.佛陀怕女人,意中人不高兴他就慌里慌张。5.虽贵为所有优点复合体的精品男人,却不自信。6. 耶输陀罗不守规矩,原则性不强、随意,选妃大事能迟到。7.自信帅性、胆大性直,管你是王子还是俊男,不高兴我就甩脸走。8. 耶输陀罗占有欲强、虚荣心强,想得得不到就会不愿意。9.最重要的是,人家没把佛陀当回事。

             找个这样的媳妇,够佛陀受的,我对佛陀婚后能否过上幸福生活表示怀疑,家庭存在出现问题的潜因。但他贵为王子,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金钱、权利都不缺,并且他是独子,也没有人跟他争夺继承权,耶输陀罗怎么会和他出现不和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外在的、内在的什么都不缺,那么就剩下了一条——佛陀应该是身体出问题了。身体不行,媳妇不满意,这是每个男人心中的石头,尤其是娶了一个具有领导能力、占有欲强、双方缺乏感情基础不把你当回事的女人,那这个男人就更惨了。不幸的是,我们的佛陀就这样被大块石头砸中了。

             对此,可从佛陀的生活、悟道的理论和对女性的态度加以佐证。

             1.佛陀身边美女多且早婚,伤身。休斯顿-史密斯的《人的宗教》称其16岁结婚,杜继文先生的《佛教史》虽没直接说明他完婚年龄,但写明其娶妻生子后,20岁离家。不再累述,佛陀肯定早婚,并且在他那个年代佛陀作为王子,拥有很大的随意处置权,道德标准也不会认为王子是在干坏事,按佛经述,净饭王怕儿子出家一直用美色挽留他,佛陀是整天在美女堆里生活的,他的男女体验早于婚前是很自然的,古时帝王因欲毁身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佛陀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不过,我倒佩服佛陀的真性情,不像同样美女堆里长大的贾宝玉“不男人”。

             2.佛陀所提的“三戒”指“戒贪”、“戒痴”、“戒嗔”,直接理解是戒贪心、戒痴心、戒发怒,依佛经理论的理解就复杂了:贪,是指陷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而不离的心理活动;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嗔,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我只是简述,依佛经理论这三个字的道理足够编本书。我更倾向于简单、直接的理解,毕竟佛陀无纸无笔,在树叶上推理费劲,另外佛陀本人没有写过一本佛经,所有的佛经都是徒子徒孙所著。我一直不明白佛陀为何独提这三戒做核心?毕竟该戒的多了,并且这三戒听起来更像一个“怨男”的牢骚。

            设想佛陀被石头砸中了,这三戒就好理解了。佛陀因贪色、痴心娶了耶输陀罗,自己不行了,耶输陀罗不满意,这个胆大任性的女人不免嗔怒于他。自幼被捧着长大的佛陀那受过这种屈辱,无药可吃,无法医治,对外人又难以启齿,难受啊!以至于迁怒自己的儿子,给儿子起了一个恶魔般的名字。

              佛陀悟道后,悔恨自己的贪、痴,怨恨耶输陀罗的嗔,把这三戒作为核心教义警示弟子。

            3.“早期僧团的成员都是比丘(男),只有到佛陀晚年,才开始接纳妇女入教。比丘尼(女)相对于比丘,处在不平等的地位。早期佛教歧视妇女,不论在教义还是戒律上,妇女都是被视作卑下的,是与色情相应的象征,必须接受更严格的教诲和限制。”(杜继文著,《佛教史》第25页)

             可见,佛陀刚悟道后对耶输陀罗的怨气仍无法一时消除,排斥妇女,鄙视妇女。直到晚年,尊贵的佛陀想明白了,自己不行是正常的,耶输陀罗不满也是正常的;自己的无是正常的,耶输陀罗的有也是正常的。这就是所谓“无就是有,有就是无”,佛陀真正得道了!

    请扫描二维码进入我的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 佛 随 笔 2:砸中佛陀的石头 ——莽析佛陀离家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em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