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5fd6c22d09e0b29f.jpg)
年轻人追求高工资,是正常现象;
但很多人都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误区:错把工资当成能力。
路叔之前看过一期招聘栏目,一个年轻人,错把自己的薪资当能力,最后和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甚至还在现场闹笑话的故事。
这个年轻人29岁,之前一毕业之后就去了某体制单位,做行政岗位,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向上传达和向下沟通。
但是随着年纪大了,他感觉这份工作太过乏味,于是想出来找一份工作。
但他的职业技能水准,可能也就是普通文员水平。
他不断地强调自己之前的工资高达2w一个月,想借此彰显他的工作能力,并且还在现场要求薪资:不低于2.5w。
现场招聘的boss笑了,结局显而易见,没有人选择他。
可能这位年轻人不知道的是:公司和体制的薪资待遇算法明显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企业主,更关注的是你的实力、相关的工作经验,而不是上一份工作的收入。
所以,工资的高低,难以成为彰显你价值的筹码。
我发现:很多人在跳槽后参加面试时,都犯了一个错误:
会有意无意的彰显自己上一份工作不菲的收入,彷佛高薪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一样。
那种感觉,就像约会时,如果一个男人总是有意无意的炫耀自己上一个女朋友有多漂亮,来烘托自己的魅力或者身价的话。那只能说明:这种人,除了前女友外没啥能炫耀的,多半也没啥实力。
人在职场,实力才是硬底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fb7ad22889d9dcb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908d9a24f1490d1c.jpg)
没有实力操持的高工资,跳了也白跳
之前公司有个年轻人,公司把他的能力稍微培养起来,工作小有起色后。
收到了别家公司开的高薪offer,然后他不顾老板的挽留,毅然辞职,投奔新老板。
他在原来公司的薪酬是8k,新公司用了一个超出他实力所匹配的薪资(13K)把他挖过来后,因为他的实力和工资不匹配,这位年轻人在新公司没做几个月,就因为不适应而离开了。
再去找工作的时候,却屡屡碰壁,因为拿过上万的薪水,他的心理预期和要求就提高了,总产生自己的实力值13k的错觉。
结果可想而知,兜兜转转几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为了生活,不得不选择了一份比当初还低的薪水,勉强度日。
错误的认知,容易让人丧失自知之明。
这样的案例不是少数,很多读者曾经和我诉苦过:别人跳槽都是越跳越高,怎么我跳槽后还没有在老东家混得好呢?
答案很简单:一个人在职场一时的工资并不完全等同于他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e383276d375ca53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0d2ec8608f4b0727.jpg)
收入为什么不能完全等同于能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职场上,你上一份工作的薪水,并不完全等于你的能力。
因为哪怕是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岗位,不同的公司因为盈利模式不同、或者薪酬制度甚至HR或者老板偏爱之类的因素等差别,同等能力下的你,拿到的薪酬,肯定是有差别的。
例如你是一个基础的文员,一开始你在一家赚不到钱的传统公司,只能拿到4k;
后来运气好,跳槽去了一家赚钱的互联网新秀公司,老板刚好拿了融资,给你开7k;
但是你如果不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修,你的薪资撑死也到不了8k。
万一运气不好,这家互联网公司倒闭了,你再去其他公司应聘,同样是基础文员岗,你很大的机会拿不到7k了。
为什么?
因为7k是高于行业平均基础文员水平的,换句话说,你上一份工作的工资和你实力不匹配。没有了运气加持,跳了也白跳。
人生那么长,不能只靠运气。
同时也想给大家提个醒:
目前对自己薪水「暂时满意」的年轻人:千万别沾沾自喜,而要赶紧思考:你目前的能力和你拿到手的工资匹配吗?去别家公司,你也能拿到这么高的薪水吗?
目前对自己薪资「不满意」的年轻人:别气馁,哪怕你现在拿着3k的工资,也不代表你的能力只值得3k,好好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实力,去别的公司肯定能翻身。
职场很公平,一切没有实力操持、靠运气得到的高工资,通常都“高”不久。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ba73a9a1ce9623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5916/7e4b4f3e35b52754.jpg)
把“为老板打工”转换为“为自己的履历打工”
路叔驻扎在招聘行业那么久,给无数公司输送过超级多优秀的人才作为高管。
看了成千上万份简历后,发现聪明的员工都有一个成熟的认知——把为“老板打工”的思维转化为“为自己的履历打工”的思维。
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抱着:我一天把8小时的时间出售给我老板了。所以这8小时我就为他工作,踏实的完成工作的任务,做一颗螺丝钉,发挥自己的价值即可的心理。
对于这类人而言,时间对于他们是消耗,哪怕领着高工资,只要一离开旧公司,没有带得出去的工作成果,薪资只会下降。
但是聪明的员工不一样,他们往往会“为自己的履历打工”。
无论是他们接受的任务还是工作,都不满足于只做到90分,而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优化,争取让自己在有限的这份工作里面发挥更大的价值。
说白了,他们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目前的这一份工作,可以成为下次求职时履历的闪光点和谈工资的筹码。
这种情况下,时间对于他们而言,是具有“复利效应”的,他们在收获高薪的同时,履历上有各种成功的工作经历和成果加冕,为他们的职场路保驾护航,这类人的职场生涯,必定顺风顺水。
所以,年轻人,不要把上一份工作的高工资当成面试时和HR谈判的筹码,更不要把工资当能力。
如果你上一份工作工资高,请保持姿态低调,如果工资低,也不需要自卑丧气,一时的工作不等于你的实力。
一定要记得:在职场中要具备“农夫思维”,当你认准了一家公司,就用播种的思维踏踏实实的做上一两年,到时候随着时间的复利,你的实力有了,高工资也会有了。
鱼和熊掌,都属于你。
网友评论